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人民文艺团体作用
——写在“百团万人颂中华”国庆60周年大型合唱歌咏会举办之后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 “百团万人颂中华”——国庆60周年大型合唱歌咏会,已于9月25日晚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成功举办。这台歌咏会集结了国内百余支优秀的合唱团队,邀请了毛阿敏、张也、谭晶、吕继宏、王宏伟、郑咏、高保利等著名演员,以及122个合唱团的宏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集中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新中国60华诞献上了一曲壮美赞歌,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汇报”文艺系列活动15项重点项目之一,此次歌咏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媒体反映热烈、群众好评如潮,演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是此次活动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已使其具备了卓越文化品牌的潜质,放大来讲,这对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并使之与今天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无缝对接”,更有其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群众性合唱活动蓬勃兴起,已成为深受全国各族人民喜爱的文艺形式。现阶段,合唱作为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在各个年龄、职业层面的人群中,都拥有着相对固定的参与群体和受众群体。他们对合唱艺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借助合唱言志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歌颂社会和谐,并通过合唱组织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新中国60华诞前夕,全国各地的合唱团体纷纷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庆祝演出活动。在此基础上,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共同策划、主办了此次“百团万人颂中华”国庆60周年大型合唱歌咏会,这次活动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要体现和表达中国音乐人对祖国母亲生日的真挚祝福,也要展示中国合唱艺术的高水平和高质量,这既是对我国群众性合唱的一次大检阅,也是中国音乐界为共和国60华诞献上的一曲壮美赞歌。
“百团万人颂中华”歌咏会的成功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可资参考的经验。首先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文艺工作必须更加主动地围绕中心、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国人民热烈参与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文艺工作者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以更大的热情、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进来、投入进来。通过对本次活动的组织筹备,我们深深感到当前音乐界是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的。活动启动一个多月来,全国各地的合唱团队自发报名、踊跃参加,因受演出场地容量所限,最后只能选定122个合唱团队参演,远远超过了原定的百团万人规模,充分显示了各族各界群众对这次活动的高涨热情。进京演出的外地合唱团队都是自费前来,“自带干粮”参与。包括百团万人的合唱团队和所有演员,都是零报酬参加演出,全体演出人员都表示要用自己的歌声来歌唱祖国、祝福祖国、感恩祖国。广大音乐工作者对祖国的拳拳之心、赤子情怀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广大音乐工作者积极围绕中心、服务社会的努力与付出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这次歌咏会的成功举办昭示出,在社会重大事件中,文联和文艺家协会不能缺位,文艺家协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这一规模空前的合唱歌咏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合唱团队和最具有社会号召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一线歌唱演员,可谓群英荟萃。合唱团队和歌唱演员的积极参与,是此次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石。如果这一活动完全按市场化运作,不仅耗资巨大,演出效果也很难保证。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正是通过广泛的动员和发动,利用自身长期以来在文艺界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坚持公益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尊重艺术创作、尊重艺术规律,并与文艺战线共庆新中国60华诞的迫切愿望相结合,才最终促成这一盛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就是文艺家协会应继续坚持实施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的文艺组织工程。以合唱艺术的发展为例,近年来中国音协立足全国群众性合唱蓬勃发展的实际,把培植和发展合唱艺术纳入到一个科学长远的规划当中,从“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一齐发力,通过搭建推广平台、打造合唱艺术品牌等途径,大力发掘合唱艺术的资源和潜力,着力开拓群众性合唱艺术新的增长点。中国音协先后在福州设立合唱培训基地、举办“放歌海西”中国福州首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中国音乐金钟奖专门设置合唱比赛,奖掖和引导健康向上的群众性合唱文化活动,均取得了喜人成果。前不久,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在重庆落下帷幕,结合重庆市的“唱、传、讲、读”活动,把重庆合唱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水平。今天,成功举办的“百团万人颂中华”活动,则把全国合唱事业的发展成果,作为文艺战线的一份厚礼献给新中国的60华诞。接下来,中国音协还将组织全国的优秀合唱团队赴台,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推进合唱事业展示、交流、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合唱的社会功能,发挥音乐围绕中心、服务社会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