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2009·辽宁文艺论坛代表共同探讨
开拓“工业题材” 重塑“工业精神”
作为共和国“长子”,辽宁在国家工业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辽宁的工业题材创作也一度成为辽宁地域文化的代表和标志。近日,由辽宁省文联、大连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工业精神与辽宁文艺”——2009·辽宁文艺论坛在大连举行。面对崭新的历史机遇与起点,如何突破传统的“工业题材”概念,挖掘、阐释和确立新的“工业精神”内核,为辽宁文艺开创出新的天地,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话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工业的勃兴和经济腾飞,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也为文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辽宁文艺也在与辽宁工业相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辽宁“工业精神”,成为辽宁文化的重要标志和地域特色。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所谓“后工业时期”以及“新媒介时代”已经到来,新型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企业已经建立。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辽宁工业题材”的概念和提法,已无法概括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下那些反映后工业时代和新型工业企业的文艺作品,因此突破“工业题材”概念的樊篱,寻找新的“工业精神”文化支撑点已成为一种必需。
大连市文联副巡视员王晓峰认为,我们处在一个大媒体或新媒体时代,技术革命可能将改变文学现状以及文艺创作的方式,我们的创作思维、研究方法也要随之改变。面对文学形势大好的现实,辽宁工业与辽宁文艺应抓住新的机遇。工业生产方式已与过去完全不同,现代性、新型工业与都市的关系、时尚流行元素等都应纳入到辽宁大工业文艺中来,其内涵应注重人与人、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张扬和尊重。辽宁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则辨析了新的“工业精神”的内涵。他认为,新的“工业精神”已不复是传统国有工业企业所塑造的“铁人”精神,但其精神内核已传承下来。新的“工业精神”应包含现代性、当代性、先锋性、理想性。在商业精神盛行、精神现实缺失的时代,“工业精神”的理想性格外突出,是对健康、向上的生存理念与理想的追求。洪兆惠认为,文艺工作者应面对精神现实进行写作,关注个体的精神状态、生存困惑、道德困惑、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等。辽宁的大工业环境孕育出的东西,已深入我们的骨髓,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整个大工业环境与辽宁人的生存密切相关,艺术家就应该反映这种精神现实。
如何在开创与确立新的“工业精神”的过程中,发挥辽宁文艺的地域特色,以“工业精神”丰厚辽宁文化底蕴,创作出具有现代性与先锋性、内涵深刻的反映后工业时代的文艺作品,是辽宁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王晓峰认为艺术家应该“进入”和“发现”——“进入”一线、“进入”现场、“进入”都市;有意识地在企业现场“发现”有知识的新型工人,以他们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胡崇炜认为,随着旧的工业体制被打破,新的经济体制尚未完善,近年来辽宁书法创作力量也有所减弱,这是一种工业改造中必须经历的阵痛。他表示,要适应市场体制,尊重规律。许多书法作者在自由的竞争中发展很快,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未来的书法将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服务和融合于新的“工业精神”,这是辽宁书法正在努力的方向。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和书法大省,工业精神之中需要书法这种民族文化艺术的滋养;书法作为一种工业文化精神的载体,也将为工业精神服务,并在服务中逐渐找到自己更好的生存空间。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副秘书长汪敏认为,随着时代发展,音乐表达的形式与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新时期的生活气息和“工业精神”融入新的音乐语言形成新的艺术格调,在新的音乐形象中塑造和蕴含着新的精神。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对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作品的创作,重塑“工业精神”,挖掘“工业精神”的现代性与理想性,倡导健康、积极的理念,正是新“工业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努力的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