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雨》:从敦煌壁画复活的曼妙舞姿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28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发掘民族文化瑰宝

刘少雄

    1977年,舞剧《丝路花雨》开始投入创作。在一次创作研讨会上,时任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舜尧向创作组发出了号召,她说:“不要走别人的路,要大胆创新。世界闻名的敦煌石窟就在我们甘肃,为什么不去发掘它?”同年10月,创作组的部分同志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奔赴敦煌,开始创作实践。

    敦煌县委派出专人专车带我们走访了敦煌地区的名胜古迹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最后落脚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现为研究院),请研究所的老专家为我们讲课,指导我们观摩洞窟。经过一段时间的看洞、听讲课、看资料、讨论研究后,我们勉强搭起了一个“唐代建窟、清代盗宝、现代修整”的思想框架。这是一个极不成功的初步设想,我们匆匆回兰州向上级汇报。此时的省委宣传部部长已由复职的原宣传部副部长吴坚担任,他负责我们的创作。汇报后,为了抓紧时间,他让我们先投入排练,边排练边改。首先要我排第一场,可是第一场排完以后怎么衔接下去?一千多年后是怎么衔接?人物如何贯穿?故事怎样发展?我们感到了问题的严重!但是有人依然坚持原来的框架,认为好就好在全面地反映了敦煌石窟的状况。创作组内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1978年,中国歌剧舞剧院《文成公主》创作组途经兰州,看了我们排练的片段以后,他们坦诚地说:“你们的舞蹈是成功的,但是你们的结构是不行的!”经过他们的劝说,我们创作组大部分人同意修改,还请来话剧团创作组的部分同志共同研究,终于决定修改结构,将全剧集中在唐代,以反映建窟中画工的命运为主题,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同时又组织了人力,让许琪、朱江也参加创作。同时领导让我带两个青年演员作为助手,参加创作,徐成华、安健也参加了我们创作组。

    1978年春节刚过,我与安健、徐成华再次去敦煌,敦煌文物研究所段文杰老师领着我们看洞,详细为我们讲解,使我们受益匪浅。史苇湘老师拿来一百多幅敦煌舞姿白描图,我们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就着烛光(当时文研所没有电灯),仔细地描绘,将一百多幅舞姿全部描绘下来。这是我们复活敦煌舞姿的主要依据。

    为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当时的甘肃省歌舞团(今甘肃省歌舞剧院前身)团长易炎带着我们创作组部分同志,到临夏州委党校借住,开始敦煌舞姿的创作实践。

    我们把一百多幅舞姿图贴满墙上,逐个仔细地分析和观察,越来越清晰地感到了敦煌舞姿的风格是那样独特、别致,那样富于民族的、传统的特色。经过无数的白天与夜晚,渐渐地我们感到眼前的白描舞姿活了起来,动作连了起来。就这样我们集中地完成了创作,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直到1979年,该剧在兰州的黄河剧场搬上了舞台。那年国庆节前,我们将录像送交文化部审查。文化部决定《丝路花雨》于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际赴京演出。后来文化部为《丝路花雨》颁发了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丝路花雨》1979年上演以来,先后走访了朝鲜、意大利、法国、日本、泰国、俄罗斯、拉脱维亚及我国的香港和宝岛台湾,前后一共演出了一千多场,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作者为舞剧《丝路花雨》编导之一、原甘肃省歌舞剧院创研室主任。)

回眸英娘之舞

贺燕云

    “英娘”是舞剧《丝路花雨》中女主角的名字:一个纯真、质朴、美丽而舞艺高超的唐代女子的艺术形象。当年22岁的我幸运地担任英娘的首席扮演者,倾情投入了面对敦煌壁画“复活”敦煌舞蹈和塑造英娘形象的创作。于后,我跳着“反弹琵琶”的敦煌舞,伴着《丝路花雨》在国内外巡演,竟持续了7年多的时光……

    如今又逢北京金秋十月,我们在京首演成功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适值《丝路花雨》演出30周年暨1600场之际,我又观看了《丝路花雨》的新编版,禁不住浮想联翩。抚今忆昔,我特别想表述一下自己对英娘角色和英娘舞蹈的表演体悟,藉以纪念《丝路花雨》演出30周年,并向这部经典舞剧致以深挚的缅怀之情。

    我感到,以往评价《丝路花雨》艺术成就时,对它的戏剧性魅力似有所忽略。戏剧性的核心是塑造剧中人物形象的问题,没有一部人物形象苍白而能在艺术上立得住的戏剧作品,舞剧也当如此。《丝路花雨》中英娘和她父亲——“神笔张”的艺术形象,以及他们悲欢离合的戏剧故事,是使这部舞剧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当年《丝》剧创作中,编导对如何塑造英娘、“神笔张”和伊努斯等人物形象,都费尽了心血,通过反复修改,巧妙地把古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壁画与剧中人物的命运勾连在一起,编织了一个神奇的唐代戏剧故事。英娘是唐代舞者,“神笔张”是莫高窟画师,两者结合,一下子找到了敦煌壁画舞姿与戏剧人物故事契合的表现空间!当时我年纪轻,历史文化底子薄,为了塑造英娘这个角色,我虚心向敦煌学专家和编剧导演学习,在他们指导下阅读史料和唐诗,使内心世界丰富起来,面对敦煌壁画,在揣摩角色和提炼动作中把握一个古代少女的美好情怀,在舞蹈表现中传递出她的性格基调。戏中英娘在不同场合身份有所变化,如“闺女”、“卖艺人”、“传艺老师”、“仙女”、“归侨”、“孝女”、“复仇者”等等,但命运坎坷却不能改变她善良纯真的品性和自然质朴的情感。《丝路花雨》演出后获得了国家级的创作、演出两个一等奖,广大观众和专家对《丝》剧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对“英娘”的形象也给予好评。记得傅兆先老师对我扮演英娘的评语是“内心情感充实,动作节奏鲜明,舞姿准确,气韵生动”、“有较深的性格体验和舞蹈表现”、“在花样繁多的舞姿中,始终贯穿着朴实自然的形态,毫无矫饰造作之状……”

    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我回味当年对英娘形象基调的把握,仍然觉得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英娘应以“纯真善良、朴实自然”的形象保留下来,表演中应追求“纯”和“真”,避讳“妩”和“媚”;应表现质朴自然,而提防“矫饰”、“肤浅”。譬如说,英娘卖艺的舞段,要注意表现被迫卖艺求生时忍辱负重的悲苦心境以及与父相见时的真情,表演的情感要内敛,“含着”、“压着”跳。若忘却或淡化形象塑造,这段舞蹈容易变成单纯的“炫技”,若不留意糅入了一些媚态,就会伤害形象;反弹琵琶舞的表演,要把握英娘和父亲真挚的情感交流,把她性格里天真、甜美、欢快的一面表现出来,倘缺失了轻盈的青春气息,英娘就会变得呆板而不可爱,整场戏都缺少灵动;再如,英娘从波斯回国途中,手捧故土以及同父亲生离死别的戏,体现感情起伏颇具深度,一定要让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气韵贯通,使悲剧效果震撼心灵……不知这些体会,会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失去价值,对后来的扮演者变得不甚重要,但我愿说出真实的艺术心得,尽管它来自历史回眸,微不足道。

    没有舞蹈艺术价值的舞剧不会成功。《丝路花雨》的一大贡献是复活了敦煌壁画上的舞蹈,成为一种独具体系的中国古典舞种诞生于当今舞台。而《丝》剧中英娘的舞蹈集中地体现了“敦煌舞”特殊的舞蹈语汇和韵律。在面对壁画舞姿“复活”敦煌舞的过程中,我先后和6位编导合作,根据壁画上数以百计舞姿瞬间的动感提示,千百遍地试跳,把孤立静止的舞姿片断,连接成流畅自然的舞蹈动作和段落。著名的“反弹琵琶舞”、“盘上舞”、“英娘卖艺舞”、“凭栏仙女舞”、“霓裳羽衣舞”等就是这样诞生的。编导们由此总结出了敦煌舞歪颈、拧腰、移胯、勾脚的三道弯式的典型特征和S型的韵律特点。我在跳英娘的舞台实践中,也总结出敦煌舞表演的三个要领,即把握S型或8(麻花型)韵律,寻找特殊曲线的游送感;感悟慢动作要领,在高度弯曲倾斜中获得稳定性支撑;体现内韵为上,以心灵掌控舞蹈的始终……近十年来,我在北京舞蹈学院开设敦煌舞训练及表演课,深深地体会到当年扮演英娘的舞台实践,赋予了我丰厚的、开掘无尽的艺术储藏。我感谢《丝路花雨》,感谢英娘,感谢神奇的敦煌!

    我祝愿《丝路花雨》中的敦煌舞在未来表现中,依然保持它的“纯粹”,韵味十足;也祝愿许许多多的英娘,依然纯真、美丽。

    我想,这是我对《丝路花雨》演出30周年,或者以后更长的时间——最真诚的、不变的心愿。

    (作者为舞剧《丝路花雨》英娘扮演者、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丝路花雨》走上银幕

柴怀民

    今年正逢舞剧《丝路花雨》走上舞台30周年。我已年近70,从事舞蹈事业50多年。在《丝》剧中我有幸扮演“神笔张”这一角色,每每回想起一路走过的历程,总是感慨万千。回想当年一个省级歌舞团,演员技艺、各种物质条件都不是一流的,但《丝》剧为什么会有如此辉煌的成绩?我想,首先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全团演职人员解放思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同甘共苦,不懈努力;其次,敦煌艺术博大精深、浩瀚无穷,它能从壁画走到舞台,让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艺术在舞台上闪光,是因为抓住了根本;再次就是舞蹈动作和服装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觉领域,在古典舞的基础上发展开创了一种新的流派——“敦煌舞”。

    198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决定把《丝》剧拍成电影。我们这些没接触过银幕的人,当时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琢磨自己该怎样在银幕上刻画出一个鲜活的老画工“神笔张”呢?在西影厂拍摄电影的这段经历,成了我这一生中的一段鲜活记忆!西安是全国“四大火炉”之一,当时我们要在数十个上千瓦的灯下排练,演员们还要穿上厚厚的演出服,大家真是挥汗如雨啊,但这些困难都让我们一一克服了。记忆最深的是导演颜学恕(已故)要求我拍一段像戏曲演员一样单腿跪走的镜头,几次三番下来我的膝盖又红又肿,电影拍摄是不等人的,所以再疼也必须坚持(使膝部落下了后遗症)。可是在当时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在银幕上塑造好人物形象,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舞蹈是一种动态艺术,可是当摄像机对准你的时候,要在音乐的瞬间、特写、中、近景镜头中刻画人物的感情变化,这是舞蹈演员从未接触过的。我们通过多次努力排练后终于克服一个个难点,最终以较完美的人物形象展现给广大观众。1982年,电影《丝路花雨》在全国上演,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肯定。当时观众的反应让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作者为舞剧《丝路花雨》“神笔张”扮演者、原甘肃省歌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