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回望老一辈电影人的光影人生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28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大会上,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年的老一辈电影人站在台上接受荣誉和表彰,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从影的时间比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还要长。这些电影人多在炮火中度过青春岁月,在新中国的感召下投入到电影事业中,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和热情在中国电影的画廊里书写辉煌。正如中国影协主席李前宽在“与共和国同行——银幕上的新中国形象”主题座谈会上所说:“薪火相传,真正传承的是老一辈艺术家对电影的痴情,那种心里面揣着人民和祖国的精神境界,我觉得这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一种‘金不换’”。本版撷取了以谢铁骊、于蓝、于洋、田华、王晓棠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从影经历和经典作品,以此向诸多电影前辈为中国电影的执著奋斗致敬。——编者

    谢铁骊:“战地才子”的电影情缘

    在硝烟弥漫的前线,宣传优待俘虏政策来瓦解敌人,帮助医护人员输送伤员、掩埋烈士;战斗间歇部队休整时,编排文艺节目为战士们消除劳顿、鼓舞士气……谢铁骊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作“战地才子”。1925年谢铁骊生于江苏江阴,1940年入新四军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41年入苏北新四军淮海剧社任演员。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年轻的谢铁骊已经是新四军十旅文工团团长。1949年底,中央组织部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全国各个军的文工团抽调三名文艺骨干进京,谢铁骊就此走出军队,步入了中国电影界。当时他才25岁,之前仅看过一次电影,还是零碎的几分钟的默片。就这样,他跨入了电影的大门。

    1953年中央电影局演员剧团成立,田方担任团长,谢铁骊担任常务副团长。1956年,谢铁骊随着演员剧团的一部分人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先是做了《林家铺子》等两部电影的副导演,1959年独立执导了第一部影片《无名岛》,从此一发不可收。后又顺利执导了电影《暴风骤雨》。就在此时,谢铁骊开始考虑改编《早春二月》剧本。

    据谢铁骊回忆,当时他看过许多作品,非常欣赏柔石的《二月》,觉得可以拍成电影,对《二月》小引中的那些话印象非常深刻,在柔石的《二月》中主人公的情感交流、发展是通过书信来表现的,这对于电影要用形象、动作来表现其实是个难题。但是他对肖涧秋这个人物很熟悉,虽然没有经历过主人公所处的大革命时代,但是这个人物身上有他长兄的影子。小说中陶岚的形象,也能从他一位远房亲戚的身上找到感觉。选择这部小说,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那些江南水乡小镇的风土人情,常使谢铁骊想起家乡,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许多时光,所以有着很强烈的愿望想拍这部影片。在《早春二月》中谢铁骊有意减弱了原作中过于消极低沉的成分,增添了积极、明亮的色彩,影片的结尾也把肖涧秋为摆脱矛盾而从芙蓉镇“逃跑”了,处理成现在的结尾:丢掉逃避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投入社会的洪流之中。《早春二月》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之后,谢铁骊先后导演拍摄了《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海港》《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8部“样板戏”他拍了5部。“文革”结束后,谢铁骊又导演了《知音》《今夜星光灿烂》《红楼梦》等优秀作品。

    于蓝:为电影 为孩子

    于蓝在总结自己的从艺经历时,一再强调:艺术家必须有理想、有感情,否则就创造不出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17岁之前她叫于佩文,17岁之后她叫于蓝。后来,她成为一名好演员,在银幕上挥洒着多彩的艺术人生。继而是一位好妻子、一个好母亲。1921年于蓝出生在辽宁岫岩,1931年随全家流亡北平,后寄居天津姑母家,并进中学念书,1938年由天津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1939年转入妇女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因爱好文艺,经常参加业余演出,1940年入鲁艺实验剧团作正式演员,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代文艺战士。打开流金记忆,于蓝十分怀念那逝去的延安岁月,她说:“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也是最快乐的地方。”在那里,她走上了艺术道路。

    1946年,于蓝在东北兴山参加电影工作。1950年3月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科。1954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学习。1956年毕业后留在中央实验话剧院,出演了《同甘共苦》《小市民》等剧。1962年,于蓝再次回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参加了《白衣战士》《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侦察兵》等影片的拍摄。其中《革命家庭》使她在1961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女演员奖。上世纪60年代她被评为观众喜爱的22大影星之一。

    银幕上,于蓝展现给中国电影观众的则是另一番景象:《龙须沟》中那个贤惠而又泼辣的程娘子,《林家铺子》中那个深沉的张寡妇,《革命家庭》中那个坚强的母亲周莲,《烈火中永生》中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号称“中国魂”的江姐……1965年电影《烈火中永生》拍摄完成。后来这部影片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而江姐也成为了于蓝最为辉煌、也最引以为傲的银幕贡献。于蓝回忆拍摄《烈火中永生》时谈道:我们那个时候就是为党工作,就是为人民工作,为人民服务就是真的为人民创造这样一个角色,告诉人民有这样一个人,她为革命牺牲。

    值得敬佩的是,1981年,已经花甲之年的于蓝竟然在只有几间房子、几个工作人员的困难条件下,领导筹建了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她任厂长、艺术指导,组织拍摄了许多儿童电影、电视片,为开创中国儿童电影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30多年来,她为中国儿童电影费尽了心血,她对艺术的执著和对儿影尽职尽责的精神激励着年轻的一代。

    于洋:铮铮铁骨 银幕硬汉

    在60年从影生涯中,于洋塑造了许多出神入化的角色,倾倒了无数观众。他伟岸的身躯、洒脱的风度、深沉的情感、坦荡的胸怀,使其成为许多人崇拜的偶像。他的青春魅力和艺术形象影响了几代人。一位观众曾在刊物上写文章,其中写道:“刚从‘文革’的沙漠中走出来,迎接我们的第一道阳光、第一捧清泉,便是于洋他们。他们改变着我们的审美,改变着我们的情趣,甚至改变我们的一生。”

    于洋1930年出生在山东黄县,1945年任东北长春市公安局侦察兵。1946年任东北局土改工作团队员。1947年,他参加影片《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扮演一名八路军连长。从此,他踏上了电影表演艺术的道路。1949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他参加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1953年任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演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于洋电影表演生涯的黄金时期。他塑造了许多英勇、机智、刚毅的银幕硬汉形象,曾被评为观众喜爱的22大影星之一。《英雄虎胆》里的侦察科长曾泰、《青春之歌》里的江华、《大浪淘沙》里的靳恭绶、《水上春秋》里的华小龙、《飞跃天险》里的赵忠凯、《暴风骤雨》里的肖队长……他塑造了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银幕形象。于洋以自己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赋予角色以时代的气质和品格,让人过目不忘,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革”后期,于洋主演了《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表现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以及解放军官兵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民族气概和奋斗精神。粉碎“四人帮”后,电影迎来了新的春天,于洋也迎来艺术生命的第二个春天,他作为编剧、导演继续在银幕上耕耘。他参与编剧并自导自演了《大海在呼唤》《戴手铐的旅客》,以及《万里征程》《驼峰上的爱》《孤帜远影》《骑士的荣誉》等影片,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影坛一颗璀璨的明星。

    田华:从“喜儿”到“女儿”

    “记得拍摄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地里割谷子,王大婶送饭来喊着:‘喜儿吃饭了!’我从谷穗当中一抬头,一抹汗,怀里抱着谷穗一亮相,大家都说一个地道的河北农村姑娘活脱脱地出现在银幕上了。”田华回忆说。

    1928年,田华出生在河北省唐县一个农民家庭,原名刘天花。12岁那一年,一个偶然机会,田华被选进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当上了一名小演员,从广袤的沃土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小姑娘,成长为一个抗日前线文艺战士。剧社经常到各地进行宣传演出,她在许多话剧中都担任角色。长期的转战生活,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她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戏剧演员。田华的个人命运,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要将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她被选中扮演喜儿。从舞台到银幕有一定距离,这又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然而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朴素的感情,出色地完成这一人物形象塑造,获得电影界内外的好评,她也因此片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新中国电影画廊带来经典形象。1955年,田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在校期间,她从专家、老师那里吸取了很多表演方面的营养,并在多部舞台剧中扮演角色,毕业后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任演员,这期间,她拍摄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江山多娇》三部影片。田华凭借在《党的女儿》中的成功表演,赢得电影界和电影人士的高度评价,由她塑造的共产党员形象也一度成为经典。影片更为她本人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1959年田华被调入八一厂,从此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田华进入八一厂后先后拍摄了《碧海丹心》《夺印》《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四部影片,还参加了几部话剧的演出。“文革”之后,她又拍摄了《奴隶的女儿》《猎字99号》《峥嵘岁月》《法庭内外》以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影片。她在众多的人物创造里,个性鲜明,感情逼真,不仅在演技上逐渐成熟,也注意了她自身的气质与角色性格间不同的再挖掘。她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成熟的艺术经验,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批有民族品质,有血有肉的新东方女性形象,是中国电影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艺术家。

    王晓棠: 将军明星 “美丽女神”

    在上世纪60年代,曾有“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之说,他们是近半个世纪前的“金童玉女”,集出众外表与精湛演技于一身。即使在黑白片的年代,王晓棠依然能让观众赞叹她的惊人美丽。

    王晓棠1934年生于河南开封,幼年随父母迁居重庆。因受家庭熏陶,从小就拜师学唱京剧。1948年举家迁居杭州。次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中专,继续自学京剧。1953年,19岁的王晓棠因出众的才艺被特召入伍,进入总政京剧团,虽然不是名角,但她凭着刻苦和努力,在第一年里就荣立了三等功。第一次登上银幕是1955年,王晓棠被长影厂选中,出演平生第一部电影《神秘的旅伴》,片中她扮演一个黎族姑娘,传神的大眼睛、奔放的性格,让王晓棠随着影片的公映一炮而红。观众们不仅记住了影片中的“小黎英”,还传唱着影片中的插曲《缅桂花开十里香》。随后,王晓棠又在《边寨烽火》一片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玛诺,1958年获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1958年,王晓棠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专业电影演员,并开始了她电影生涯中的旺盛时期。《英雄虎胆》中的阿兰、《海鹰》里的玉芬都成了那个年代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上世纪60年代初,又成功地塑造了《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性格不同的金环、银环姐妹俩,再次显示了她的表演技巧,一举成为那个年代的“美丽女神”,深受观众的爱慕和喜欢。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与于洋共同出演的电影《英雄虎胆》中,王晓棠的反角风头竟然盖过了主角。片中她演的是国民党特务阿兰,舞会上阿兰勾引打入敌人内部的解放军,还跳了一段当时闻所未闻的热情激昂的伦巴,苗条的身躯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50岁时,王晓棠走上了导演岗位,执导了八一厂《大转折》《大进军》《较量》等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大片,后出任八一厂厂长,1993年晋升为将军,是中国电影界唯一的女将军。2001年,王晓棠自编自导的反映海峡两岸同胞的亲情乡情的电影《芬芳誓言》,荣获当年“金鸡”“百花”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