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回望记忆深处的国营电影制片厂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28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中国电影在体制上从私营为主体转化成为完全的国营。国营电影制片厂一直以来是全国观众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在历史光辉的映照下熠熠闪光。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记忆深处熟悉的电影多出自这些电影制片厂;而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电影艺术的创造者、电影产品的生产者,以长影、北影、上影和八一厂为代表的国有电影制片厂无论是在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正确的导向,创造国家电影文化品牌,承担国家的重点影视文化任务,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去”,还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影市场的发展,电影创作的“国家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编者

    长影厂: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20号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其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就开始了。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延安电影团大部分成员先后前往东北,接收日伪设在长春的电影制片机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并于1946年10月1日正式建立了人民电影的第一个制片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袁牧之任第一任厂长,陈波儿任党总支书记。东影成立后,开展了“正规化、科学化、统一化”“三化立功运动”和“艺术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翻译片、幻灯片、新闻照片”“七片生产”,并先后举办了4期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创作和管理干部,在开拓和创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东影刚成立的时候,设备和条件都很简陋,但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难住他们的。冒着枪林弹雨,他们摄制了大量的战争新闻片,1947年1月起,摄制组深入东北解放区和解放战争战场,拍摄大量素材,编成17辑大型纪录片《民主东北》,这在今天都成为了宝贵的史料。为拍摄这些影片,东影优秀的摄影师张绍柯、杨荫萱和王静安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5月,东影完成了故事影片《桥》的拍摄,它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现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长影是新中国第一个国营电影制片厂,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它下设总编室、导演室、拍摄室、美术室、音乐创作室、制片室、编刊室以及美工、照明、录音、化装、服装、道具、剪辑、特技等车间,还拥有自己的洗印厂和电影乐团。

    长影诞生以来,先后拍摄艺术片300多部,纪录片、科教片数百部,译制片数百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向国内外观众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艺术精品,《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甲午风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五朵金花》等影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影的辉煌达到巅峰。翻开长影50周年时出版的画册,每部影片的背后集中着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电影人,苏里、郭维、武兆堤、梁音、浦克、刘世龙等长影老一辈导演、演员为长影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长影成为新中国电影产业的人才基地,新影、北影、上美、西影等电影制片厂均由长影派出骨干力量搭建。到上世纪80年代,长影已拥有7个摄影棚,为全国之最,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洗印车间,并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道具库,成为全国生产能力最强、产量最高的电影制片厂。尤以拍摄农村题材和战争题材影片见长的长影,作品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犷豪放风格。而长影在译制片方面也有着极大的贡献。至今人们仍然铭记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夏伯阳》《瑞典女皇》等优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绍给中国观众的。

    200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建立起国内第一家大型电影主题娱乐园——长影世纪城。如今的长影集团正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为中国的电影产业集群。

    北影厂:中国电影的“金字招牌”

    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中路77号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1948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局在北平成立。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电影制片厂,并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干部,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为田方,1951年由汪洋继任。

    建厂初期的北影厂为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以拍摄新闻纪录片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纪录片为《毛主席莅平》,随后又拍摄了大型纪录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先后摄制的故事片有《智取华山》《新儿女英雄传》《龙须沟》等。1956年,原建制中拍摄新闻纪录片的部门分出,另行组建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改为拍摄故事片的专业厂,汪洋继续担任厂长。此后,北影厂在故事片创作上大胆探索,逐渐形成了清新、质朴、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格,尤其在改编文学名著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在改编、导演、摄影、音乐、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曾先后拍摄了《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优秀影片。同时改编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传统戏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少量样板戏影片外,基本未拍故事片。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北京电影制片厂重获新生。除拍摄了《大河奔流》《伤逝》《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边城》等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外,还摄制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小花》《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血,总是热的》等。还与外国制片厂商合作,拍摄了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立体故事片《侠女十三妹》,并协助拍摄了《马可·波罗》《末代皇帝》等优秀影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样是北影厂的辉煌时期,北影厂的“四大帅”是电影界四位拥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导演。成荫擅长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拥有史诗风格,如《钢铁战士》《南征北战》等;崔嵬则充满激情、浓郁炽烈,既能导又能演,最知名的莫过于《小兵张嘎》;水华的名著改编影片淡雅深邃、细腻严谨,《林家铺子》《革命家庭》都是他的杰作;而凌子风的作品则更为明快和奔放,《红旗谱》是他的代表作。

    200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广电总局直属电影企事业单位合并改组为中国电影集团。对于中国电影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计划经济时代的条块分割阻碍了当时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影集团的成立,将资源、人才、市场整合,通过优势互补,重新焕发了活力。而从今年开始,“北京电影制片厂”几个字将不会在新的厂址中出现,而是被“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取代,耗资20亿元人民币的“基地”于去年7月正式落成,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从剧本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均可以在这里完成。与北影厂相比,“基地”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表示,虽然北京电影制片厂作为一个企业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制片资源或者说一种精神还是存在的,中影集团不会丢掉这块金字招牌。

    上影厂:都市电影的缔造者

    解放前,中国的电影业基本上集中于上海,而在上海有过制片活动的电影企业,总数约200家。上海的电影制片业,若从资金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外商、民营和国民党官办3种类型,而雄踞上海影坛的当推民营电影企业,占总数的90%以上。叙述新中国时期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就必须回望解放前上海电影的传统。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是在上海逐渐发展出社会派电影、人文派电影、浪漫派电影、商业派电影等多种话语类型。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上海曾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一次辉煌,那时的上海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上海电影保留下来的传统也正是以都市题材见长。虽然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在北京,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出生在东北,但是真正把电影的商业性与人文性结合得最完美的却是在上海。赵丹、金焰、吴永刚、孙瑜、郑君里、白杨、上官云珠、黄宗英、桑弧、黄佐临、石挥、刘琼、张骏祥……这些光辉灿烂的名字令人难忘。

    位于上海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是通过对私营电影制片公司的改造而成,第一任正、副厂长为剧作家于伶和戏剧家钟敬之。1953年2月,上海终于实现了国营与民营电影的并轨,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电影基地。新中国成立后,短短十年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相继成立,上海电影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丰收期,各路精英汇聚申城,新片佳作层出不穷,影响深远广泛。上海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的重要基地和“半壁江山”。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上半期,上影厂出品了《农家乐》《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我这一辈子》《聂耳》《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李双双》《阿诗玛》等不同风格的影片。

    1977年到1987年,上影厂迎来了又一个空前繁荣的黄金期。汤晓丹、谢晋“宝刀不老”,在新时期仍有《南昌起义》《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扛鼎力作出现。年轻导演也迅速成长为上影厂的中坚力量,杨延晋、吴贻弓、黄蜀芹、史蜀君、于本正、石晓华等一批具有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导演,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人鬼情》《小街》《泉水叮咚》《女大学生宿舍》等优秀影片,成为新时期初期中国影坛最美的收获。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电影经受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逐渐走上了集团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近年来,经过多次结构调整,新组建的上海电影集团(2000年成立),整合集中了上海电影策划、制作、发行等多方面优势资源,正向着建立一个混合所有制的现代企业集团的目标努力。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表示,上海电影必定会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的标志,上海一定会成为海内外华语电影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八一厂:红星照耀中国银幕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当闪耀着金光的庄严军徽出现在银幕上、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随之响起的时候,观众总是被那些银幕上的英雄们带进一种特殊的崇高之中。半个多世纪前,从全军各部队选调来京的年轻军人和海外归来以及从粤沪等地调聘的电影专业人员,作为军队电影事业的首批建设者,怀着满腔热情,意气风发地用镐头和汗水在北京市六里桥莲花池畔的高粱地上动手建厂。初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1952年8月1日,定名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后几经更名,1956年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八一厂最开始只摄制军事教育片和新闻纪录片,1955年起增加故事片创作生产,形成了军事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三片并举的格局。随着八一厂影片在军内外发行上映,银幕上红星闪耀光芒四射的八一厂厂标和引自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那威武雄壮激昂嘹亮的片头音乐,逐渐为全军官兵和广大群众所熟悉喜爱。

    1952年,八一厂摄制完成的第一部电影为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1952年完成第一部纪录片《荆江分洪》,1952年译制完成第一部汉语教学片《神经系统和条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产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国第一部立体纪录片《漓江游记》,1982年摄制第一部电视剧《考场》,1988年起开始摄制美术片。八一厂为中国电影史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回民支队》《战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直至90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巨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的诞生。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异彩纷呈的电影画面,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画廊增添了光辉一页。60年来,李俊、王苹、黄宗江、王晓棠、田华、严寄洲、王心刚、陶玉玲、翟俊杰、韦廉等响亮而熟悉的名字一直铸刻在八一厂的荣誉长廊中。

    进入新世纪,八一厂又摄制完成了《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情暖万家》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来,在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重大庆典纪念活动中屡有建树: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时,推出了《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在纪念建军80周年时,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击》等一系列屡获大奖的优秀影视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是八一厂电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