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舞,也叫耍狮子或舞狮子,与跑龙灯、走旱船一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是正月十五民间“社火”、“闹红火”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三晋大地上,狮子舞渊源很深,原来是西域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大约在东汉末年流入中原。新中国成立后,狮子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各种狮子舞不仅在舞台上与中外观众见面,而且在重大节日或迎宾仪式中被列为重要节目。1953年,中国的狮子舞在第4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
狮子是人民心中吉祥、威严、神圣的化身,寄托着人民消灾除害、吉祥如意的愿望,和龙一样,已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每逢年节喜庆之日都要跳狮子舞。狮子舞一般为两人合作,一人扮狮头,一人扮狮尾,身披假狮皮,俗称太狮;一人披狮形扮狮的俗称少狮。引舞的人,扮成武士、狮子郎等,手持绣球、蒲扇等道具,在大鼓、大锣、唢呐及笙管等乐器的伴奏下,狮子翩翩起舞,雄姿相映成趣,场面壮观热烈。狮子舞发展到现在,形成了“文狮”、“武狮”两种表演。“文狮”,顾名思义,主要表现狮子温柔驯顺的动作神态,如搔痒、抖毛、打滚、摔跤等等较文弱的动作,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武狮”表演,则鲜明地突出了狮子凶猛的个性,如跳跃、登高、腾扑、争球、滚球的多种勇猛、威武的动作,“狮子出洞”、“狮子踩球”、“猛狮下山”、“二狮抢球”、“过天桥”等,在强烈的打击乐声中,有节奏地表演出各种高难技巧。
狮子舞按照地域还分为“南狮”和“北狮”。“南狮”以广东潮州狮子最具特色,其造型为大头、凸额、钩角、身形斑驳有花纹;“北狮”造型与真狮酷似,不如“南狮”庞大,头部亦没有五彩缤纷装饰,纯粹是兽毛颜色,看起来更像是惟妙惟肖的狮子。
民俗摄影,要注意把表演者的基本形态、神态及现场环境的关系交待清楚,这也是摄影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大型的民俗艺术表演,一般参加人数较多,场地环境多样,现场秩序较混乱,不是很容易拍到精彩的画面,所以摄影者的占位很关健,而且要因表演的变化,及时调整方位角度。《狮子舞》原片就有些杂乱,后经过剪裁等手法处理,突出了舞狮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