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绸”飞舞话春秋——《红绸舞》六十年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18    作者:刘海茹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恰逢《红绸舞》诞生60周年。我作为《红绸舞》的创作者、首演者之一,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回忆往事,十分兴奋。

    《红绸舞》是长春市文艺工作团集体创作的,于1951年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获集体一等奖及金质奖章,1994年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金像奖。

    成立于1948年末的长春市文工团在当时以演话剧、歌剧、秧歌剧、说唱等艺术形式为主,随着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文工团的演员们,腰系红绸,扭着大秧歌,几乎天天在街头、广场欢庆解放战争的胜利,向老百姓作宣传,与老百姓同欢乐。在这个团结、紧张、充满战斗力的文艺队伍中,我于1949年3月开始了艺术生涯。

    1949年10月1日,时任长春市委宣传部部长的赵东黎同志(兼任长春市文工团团长),向文工团提出:“把东北民间大秧歌和京戏中耍绸子结合起来,创作一个表现人民大众胜利的集体舞蹈节目。”文工团领导为完成这个创作任务,成立五人创作小组(组长:郑建基 组员:王雅彬、杨兆仲、贾玉珠、刘海茹)。团里当时没有舞蹈队,没有舞蹈编导,没有一个专业舞蹈演员。为了创作舞蹈节目,年轻的演员们向来自老区的演员学习扭大秧歌,向民间艺人学习民间舞蹈,向京戏演员学习耍绸子。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要用传统的民间舞蹈——绸舞,表现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情绪。有了这股子热情,就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创作集体。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终于创作出第一稿,名为《大秧歌》,参加了1950年7月吉林省首届文艺汇演,获二等奖。1950年冬,朝鲜战争爆发,为配合宣传,把《大秧歌》改为《红绸舞》,其中加入了活报剧的表现手段:由一个演员扮演老虎,另一演员挥舞着大红旗,象征性地打老虎,其他演员每人拿着一个“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大标语牌,在台上围着“和平鸽”转动,节目结尾,全体演员挥舞红色长绸,欢庆胜利。

    1951年3月,文化部派任虹同志(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和陈锦清同志(原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副团长),到沈阳选拔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舞蹈节目。东北文化局点名要长春市文工团的《红绸舞》到沈阳作汇报演出。任虹、陈锦清看完《红绸舞》之后说:“《红绸舞》很有发展,可以参加联欢节演出,但要进行认真的修改,要把用红旗打老虎的情节去掉,集中发展长绸舞,让《红绸舞》成为更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舞蹈作品。”团里经过认真修改后,其舞蹈结构是:笫一段是男青年高举火炬,女青年甩着短绸,一对对跳着秧歌出场,然后一起甩出长绸;第二段是抒情、优美的女子双人舞长绸;第三段是两男子舞双长绸,动作奔放、技巧性强;第四段是五女舞长绸,前后穿插,变化队形;第五段是男女十二人集体舞长绸,舞台上组成了火一般的画面,把节目推向高潮。这次修改,充分地发挥了绸舞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

    1951年5月,长春市文工团《红绸舞》的演员们,带着修改好的《红绸舞》来到北京,接受中央有关领导的审查。

    在北京期间,《红绸舞》还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演出任务——在怀仁堂为庆祝和平解放西藏签字仪式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及西藏代表团代表观看了演出。《红绸舞》是全场演出的压轴节目,整场演出气氛十分热烈,当我们谢幕时,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神采奕奕、面带笑容,一边鼓掌,一边向舞台上的演员招手。这是我们第一次走进怀仁堂演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至今回想起来,仍激动不已!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毛主席和《红绸舞》有关的故事:1958年党中央创办《红旗》月刊,请毛主席书写刊名“红旗”,毛主席在写好的“红旗”下面加了小注:“这种写法是从红绸舞来的,画红旗。”由此可见,《红绸舞》给毛主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当文化部确定《红绸舞》参加1951年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之后,《红绸舞》部分演员留在北京与临时筹建的中国青年文工团人员汇合。选调的舞蹈节目除《红绸舞》外还有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的《西藏舞》、华南文工团的《阿细跳月》、辽宁省文工团的《扇舞》、中南文工团的《鼓舞》、内蒙古文工团的《牧马舞》及《鄂伦春舞》等。出国之前有两个月的排练时间,《红绸舞》由陈锦清负责,胡果刚、梁伦等都给予很多指导。为了全面提高《红绸舞》的艺术水平,作曲、配器、服装、头饰等多方面都重新进行了编配、设计,新补上的6名舞蹈演员,都是各文工团的优秀演员,有很好的舞蹈功底,他们在舞蹈动作、姿态、表演上,都为《红绸舞》增色不少。

    《红绸舞》获奖后,拍了电影,还访问了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阿尔巴尼亚等9个国家152个城市。在国外访问演出的歌舞晚会中,《红绸舞》大都是压轴节目,每当演完时,各国观众均报以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演员多次谢幕,那欢腾、热烈的场面,令人难忘。奥地利的一位记者曾评论:“中国的舞蹈像火海。”民主德国的观众说:“这是一幅使人不能忘记的色彩洋溢的图画。”罗马尼亚观众说:“像一群仙女舞蹈在火海里。”保加利亚观众说:“它是美的象征,是火海。”而在世界著名的维也纳音乐厅的演出,演员谢幕达8次之多,这也是中国艺术第一次在金色大厅演出。

    《红绸舞》的成功,不仅使它成为国内许多歌舞团的保留节目及出国演出必带的节目,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歌舞团也都要求学习、表演《红绸舞》,如苏联、日本、加拿大、蒙古人民共和国、泰国、越南、罗马尼亚等国家都曾学习过。苏联莫耶塞也夫舞蹈团在学习《红绸舞》之后不久,便带着《红绸舞》来北京演出。在他们演出的《红绸舞》中,增加了新的场面、动作、形象:一大斜排男演员舞动大绸圈,女演员高举火炬,一个一个从大圈中跃出,场面十分红火、壮观,很是精彩。这是出自舞蹈家莫耶塞也夫之手。后来中央歌舞团再演《红绸舞》时,就保留了莫耶塞也夫创作的这段精彩的舞段。在此后的数年里,中央歌舞团的排练者及一批一批年轻演员,在一次次的演出中,从技术含量到艺术表现力,都在不断地完善、提高,《红绸舞》最终入选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金像奖。

    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绝非是哪一个人的力量、哪一个单位的力量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红绸舞》自1949年底开始创作,到1951年3月到北京接受中央有关部门审查,其间共修改了3次,得到了陈锦清、胡果刚、梁伦等很多舞蹈界专家们的指导与帮助,吴晓邦老师就曾非常中肯地提出:“希望长春市文工团的舞蹈工作者们能做到把绸舞中人的生活感情突出出来,那就会使人更亲切、更可爱。”《红绸舞》正是这许许多多参与、帮助过《红绸舞》创作、表演、音乐、舞美的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红绸舞》创作至今,走过了60个春秋。60年岁月,60年的历程,都难以忘怀。《红绸舞》永远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