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术界的耆老、著名艺术家、百岁老人阳太阳先生,8月25日在广西桂林仙逝。我们当中又少了一位受大家普遍尊重与敬仰的和善长者,一位睿智和富有创造性的大艺术家。在迎接共和国60华诞的日子里,我们回顾和总结新中国美术历程,深切地感到,我们的美术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有一支热情拥护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艺术家们的无私奉献。其中许多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教育成长起来的老艺术家,在新中国的美术事业中起了奠基作用,阳太阳先生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阳太阳先生1909年12月6日出生于广西桂林,自幼热爱绘事,并表现出不一般的天赋,1931年毕业于上海艺专。当时他有感于画界缺乏创新气氛,与刚从国外学成回国的庞薰■、倪贻德等人创办现代艺术的社团“决澜社”,提倡新艺术。1935年,他留学日本,并研究各国绘画艺术。1936年他的油画作品《恋》入选国际性的日本二科美展,与马蒂斯、勃拉克、毕加索等世界绘画大师的作品同场展出,并一同印入画册,被誉为“中华之夸”。富有爱国热情的他,1937年毅然放弃去巴黎从事艺术创作的计划,回国投入抗战,在桂林文化城期间,与郭沫若、李济深、田汉、茅盾、柳亚子、欧阳予倩、艾青、徐悲鸿等人开展民主爱国运动,发表诗文,创作大批绘画作品,反映抗日斗争生活。他还创编《诗创作》杂志,创办初阳美术学院,任院长、教授。1949年他与黄永玉、王琦、关山月、张正宇等人在香港创办共产党领导下的“人间画会”,主笔绘制巨幅毛泽东画像(30米×10米),解放军进城时悬挂于广州最高建筑爱群大厦,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阳太阳先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化艺术建设工作。由于他大公无私、谦虚谨慎和在工作上尽心尽责,受到群众的爱戴,党和政府委他以重任。1949年后,历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与教务主任、广西艺专校长、湖北中南美专副校长、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文革”后,他曾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广西书画院院长、桂林中国画院院长、广西美协名誉主席、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等职。
阳太阳先生有全面的艺术修养,他历来主张艺术家必须深入研究传统,掌握艺术创造的基本规范,但又不能被传统的法则束缚,而要从现实生活中吸收滋养,丰富自己的感受,追求个性的表达方式,创建自己的艺术面貌。他认为中西艺术虽表现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但创造的原理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交融,而作为中国艺术家要努力将外来因素为我所用,而不应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阳太阳先生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能打通中西,他擅长油画、国画、水彩,既有西画坚实的造型功力,又有传统写意画的造诣。在早期的油画作品中,他就不拘泥于自然主义的逼真,而敢于在形式语言上苦心经营,用不一般的构图、有力度的笔触和鲜亮的色彩,表现独特的艺术境界,受到画界的注目。1955年,他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的水彩画《漓江木排》,参加苏联国际青年艺术节,因为作品有时代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获得造型艺术奖。
阳太阳先生被誉为“漓江画派”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的创作成就和他的艺术影响力足以说明他是这一画派的领军人物和旗手。早在1962年,他就提出建立“漓江画派”的主张。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工作,是因为他认为,艺术的民族气派是个广泛的概念,各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和艺术家的个性特色会使民族气派具有丰富、充实的内容。身处广西的艺术家,应该深入本地区的人民生活,研究和体验这里的人文历史和大自然,努力创造有鲜明地方风格的艺术。他认为,地域特色决不是保守和落后的代名词,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才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漓江画派”这一学术主张和这面旗帜,对广西美术的繁荣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阳太阳先生的艺术也正因为扎根于广西,有深厚的生活根柢,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而在全国画坛别具风采。
近30多年来,阳太阳先生主要从事水墨画创作,题材多为山水。他画他熟悉的漓江和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的水墨画创作的重要特色是兼顾丘壑、笔墨,讲究意境。他一贯重视写生,作品多为在写生基础上的加工与提炼。他的书法和诗文修养,赋予他的水墨画以传统的精神内涵。他既把笔墨作为造型手段,又充分发挥笔墨语言自身的文化意味,形成他独特的个性面貌。他的水墨画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而且在国外也受到好评,1993年他的作品参加日本东京国际书画大展并获国际书画最高荣誉奖,便是最好的证明。
时代造就了杰出的艺术家阳太阳先生,他也以自己的勤奋、智慧和才能回报给时代,他是时代忠实的儿子。祖国和人民高度评价太阳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他在发展广西和全国艺术中所做的出色贡献,2006年他获得“造型艺术成就奖”,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阳太阳先生安息吧,人民永远会记住你的名字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