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要流行,还是要音乐?
http://www.cflac.org.cn    2009-08-28    作者:王传真 吴俊    来源:新华社

    即将在深圳进行总决赛的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简称“金钟大赛”),引发了一场关于“流行音乐何去何从”的争议。流行音乐究竟是要走进殿堂成为经典,还是要走向广场回归大众?决定一位选手能否晋级的关键因素,到底是过硬的“音乐唱功”,还是媚俗的“流行轰动”?评委打分的依据,是选手演唱的歌声,还是听众尖叫的分贝?连日来,金钟大赛在成都、西安、沈阳、北京、济南、深圳、上海分赛区一一角逐,所到之处无不引起激烈交锋,连评委们都常常产生不同意见发生争论。

    广场放歌:“学院派”不敌“草根”?

    中国音乐“金钟奖”历来与戏曲的“梅花奖”、舞蹈的“荷花奖”并称“中国文艺三大奖”。可是,这项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与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最权威的国家级音乐奖项,彻底改变了“专业面孔”:

    比赛场地方面,今年所有比赛全部在简陋的户外广场而不是精美的音乐厅举行,参赛选手们像“超女”、“快男”一样被置于“秀场”当中任人评点。

    参赛选手方面,一改“深谷幽兰”的风格,首次向社会自由音乐人开放。初步统计,选手50%来自各地音协及专业院团的推荐,50%来自社会自由报名。

    更令人叫绝的是,金钟大赛还特别增加了观众呐喊呼声的“分贝器测试”,有些环节的晋级由现场观众的呐喊分贝数与评委共同决定。在专业评委当中,也出现了跟超女中“毒舌评委”相似的点评。

    在这样的比赛规则下,与观众互动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酒吧歌手、街头卖艺的吉他手们明显占了上风,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追捧。而不少学院出身的专业选手却因不善于和观众互动,反响平淡,最后不得不铩羽而归。

    记者在各个分赛场采访时都发现,一些唱功过硬的专业选手,在舞台上表演呆板生硬。评委们告诉记者,他们并不喜欢歌手炫耀演唱技巧,选手真情流露、平实到位地演绎歌曲会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在沈阳赛区,“学院派”和“草根派”打成平手:众评委对酒吧歌手王立伟和音乐学院出身的高源打出了相同的最高分,但他们之中只有一位可以获得直接晋级10强的机会。最后众评委还是让酒吧歌手直接晋级,理由是他的音色非常独特,表演互动性强,演唱曲目的选择更到位。

    谁是“风向标”:“唱功”还是“流行”?

    根正苗红、师出名门的音乐学院选手,竟然被“草根”歌手们比了下去,这让不少人对此次金钟大赛的比赛规则和公正性产生疑问。有观众认为,国家级的金钟大赛办成这样,是受时下流行的选秀节目的影响,是“媚俗”的表现。有参赛选手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不够“专业化”,很难表现歌手的真正实力。

    6月21日,金钟大赛在西安分赛区举行首场“广场人气战”,两位专业选手输给了自由音乐人,因此当场“炮轰”金钟大赛的赛制。随后,在沈阳赛区,沈阳一家音乐学院的多名师生集体退赛,认为这项中国流行音乐唯一的国家级大赛越来越“流俗”,偏离了专业大赛应有的风格。

    记者了解到,在前3个分赛区成都、西安、沈阳都出现了专业选手退赛的现象,他们对组委会表达的退赛理由大致相同:觉得大赛的广场赛模式和灵活激烈的赛制不适合自己的风格,很难适应“金钟奖”今年如此剧烈的变革。

    评委谷峰认为,不少专业选手虽然唱功不错,但表演明显与时代、与市场脱节,不能引起观众共鸣,这暴露了当前流行音乐教学存在的弊病,音乐教学应该紧跟市场。

    著名作曲家王晓锋、肖白和自由音乐人艾斯卡尔都谈到,流行音乐不应该再区分什么“专业”和“非专业”选手,流行音乐本来就属于大众,硬要把它拔高,脱离了大众,就不是真正的流行音乐了。所以“学院派”的选手被自由音乐人淘汰的现象很正常。

    流行乐坛:沉寂多年只因脱离市场需求

    尽管本届金钟大赛的重大改革引起了部分音乐界人士的质疑,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音乐人还是对此次金钟大赛表现出的时代性之强、公众参与度之高表示赞叹。8月1日,金钟大赛的7个分赛区之旅全部完成,每到一处都引起热烈的追捧,总计报名人数超过15万人。分赛产生的全国70强将在8月齐聚深圳进行总决赛。

    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会长陈小奇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流行音乐的生命力在于公众参与,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东的不少流行音乐创作者和赛事脱离市场,造成了一种怪现象:流行的歌曲不上榜,上榜的歌曲不流行。广东的乐坛也出现了两种音乐人:有一批作家专门创作获奖的歌曲,另一种则是走市场化道路,完全由市场来评价歌曲质量的高低。

    音乐制作人齐国认为,与市场脱节不只造成了曾经是乐坛“一哥”的广东流行乐坛由盛转衰,从1996年开始,整个中国流行音乐创作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那时候多如牛毛的各类歌曲大赛,都打着“推新歌”的旗号,却是彻底地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流行音乐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需要。

    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谈到,以前很多在个唱比赛拿了金奖、银奖的歌手,后来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存在评委选出来的歌手大家不喜欢、市场也不接受的现象。今年的金钟大赛作出了一些尝试,正是为了告诉人们,“‘流行音乐’,‘流行’比‘音乐’更重要。”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对此次金钟大赛的创新表示肯定。他说,希望专业音乐创作者看到“草根”的需要和智慧,“大众的需求就应该是作者的追求。专业人士要做的就是拉近雅和俗之间的距离。”他强调,创作流行歌曲不仅需要学习专业技巧,更需要了解大家的需要。流行音乐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是民众心态的写照。希望通过此次金钟大赛,看到更多大众与评委都喜爱的优秀流行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