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我从戴云山区调入泉州文化局文艺创作组工作。那时泉州没有文联,文联的工作只好放到文化局,落实到我这里。
1979年春天,我参加了省文联《福建文艺》编辑部举办的一个笔会。在那次笔会上,我听了一个关于解放思想的讲座,萌生了创办文学刊物的念头。未等笔会结束,我就抑制不住激动与兴奋给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写信,建议创办文学刊物,回来后紧接着又打了报告。也许我的办刊建议恰逢文艺复苏的时机,我所在的单位和市委宣传部一路“绿灯”,给予我大力支持。刊物原名《晋江》,后来改为《泉州文学》,于1979年3月创刊。泉州地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学刊物。
1984年夏天,丁玲、楼适夷、秦兆阳、马烽、魏巍、杨沫、陈明、陈登科等著名作家到泉州,我利用“职务之便”采取“雁过拔毛”的办法,请他们与泉州的作家座谈。座谈会上,我向丁玲一行汇报了《泉州文学》创作的情况并分送刊物,令我深受鼓舞的是丁玲等作家特别赞扬了刊物办得好,并鼓励我们把刊物办得更好,办出地方特色。
《泉州文学》创办后,作者队伍逐渐形成,为后来成立泉州市作家协会创造了条件。1984年5月23日,领导同意了我成立泉州市作家协会的建议。紧接着,其他条件成熟的协会也先后成立,筹备文联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1987年5月23日,泉州市文联成立,我即从文化局调任市文联,《泉州文学》也“调”到了文联。我具体负责的泉州市作家协会与《泉州文学》如同泉州文学创作的两翼,却险些因为经费困难而“飞”不起来。1988年,《泉州文学》经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公开发行,成为泉州市唯一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但问题也来了——过去刊物在文化局办还可以吃“大锅饭”,到了文联,下拨的有限经费没有办刊的专项,也就是说没钱办刊物了。我想,文联的工作只能靠自己努力取得成效,一定设法先把刊物办起来。相信只要刊物产生影响,一定能引起领导与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即“有为才能有位”。文联领导支持了我的想法。经过细致的工作,在两位企业家的支持下刊物起死回生。由市文联主办的《泉州文学》终于继续编辑、出版,我们向财政部门送上刊物,又一次打了申请经费的报告,终于得到市财政一定的经费支持。我们同时还争取社会的赞助和海外侨亲的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刊物生存条件不断改善,不但生存下来还有所发展,成为全省地市一家引人注目的文学刊物。
一家大企业曾想高薪聘请我,对于文联工作的热爱是强大的拉力,我还是把所有的诱惑抛到脑后。我高兴留守在文联这块土地上快乐地耕耘。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天,常常是三更半夜突然想到明天该办的事,便一骨碌爬起来,写下“备忘录”;哪位作者要我提意见的文章,该如何修改;我负责的刊物大样中似有差错漏改;自己尚未完成的习作忽然来了灵感……都要赶紧写在纸头,压在桌上,惟恐忘了。天亮了,又匆匆骑上自行车奔忙,即使是刮风下雨,也无所阻拦……一次,我到印刷厂,一个老师傅瞧了瞧我,说:“我年轻时就看到你跑工厂,现在我老了,还看到你在跑工厂!”我笑了笑回答:“你的意思是说我也老了,老了也得跑下去!”
为发现和培养人才,市作协先后举办过“明培杯”青年散文大奖赛、“金鹿杯”青年散文诗大奖赛、泉州历史小说征文大奖赛、“柯顺杯”初出茅庐征文(与《福建文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等征文活动。紧紧围绕“出人才、出作品”这个宗旨,我们经常组织本市作家作品研讨会,总结创作成绩和不足,推动全市的文学创作。我自己为泉州作家的作品集写序、写评论近百篇。
回首从事文联工作的20余年,我庆幸与改革开放同步、与文联的发展同步,走过了一段无怨无悔的人生。
(作者为原福建省泉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任泉州市作协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