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艺术性与大众性并存——由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所想到的
http://www.cflac.org.cn    2009-08-25    作者:徐沛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盛夏八月,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的总决赛在深圳火热开赛。至今为止,在中宣部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的比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7个分赛区的比赛圆满结束,吸引了15万人报名,150万人上网点击关注,得到了参赛选手、各位评委、现场观众,以及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观看比赛的观众们的广泛肯定与认同。

    今年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的成功举办对中国流行音乐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我个人来看,大赛至少取得了三大阶段性成果:

    第一,本届大赛完成了比赛形式上的华丽转身。作为国家级政府大奖,今年的大赛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坚持“让流行音乐回归大众,全民共享”的理念,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创新性地让国家级流行音乐赛事走入广场。既保证了大赛的艺术质量和专业水平,又达到了吸引大众积极参与,形成广泛社会影响的预期目标,使其成为具有大众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国家级赛事。广场赛的形式获得了大多数评委的肯定。他们认为广场赛可以让流行音乐真正成为与大众互动的艺术,而且这也是不少国际比赛的通行做法。我们的广场赛也遭遇过某音乐学院6位选手集体退赛的风波。教育的目的是服务社会,音乐也不能例外。尤其对于流行音乐来说,你觉得自己是学院派,心里没有观众,连广场都唱不好,你就不能称之为流行音乐歌手。

    第二,金钟奖作为国家级艺术大奖,其评选机制的创新和实践是可持续发展的,流行音乐大赛今年在赛制上的探索势必对未来的赛事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参赛对象首次突破专业推选的单一渠道,全方位接受社会自由音乐人报名,设置港澳台展演选拔赛和网络报名选手分赛区等等,旨在摈弃门槛,在最广阔的范围内选出最优秀的音乐人才。一方面强调大众的参与,让大赛带给大众的是一种节日般的快乐。但随着赛事的不断进展,比赛可能会越来越残酷,越来越职业化。这就是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的独特之处。例如,广场赛中,王立伟这一地地道道的民间草根歌手脱颖而出,同时也出现某音乐学院老师冷声指责该项比赛近十分钟的情景。这种比赛制意味着,你光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没有评委的首肯,你不能最终获胜;你光有评委的首肯,没有观众的认可,你连获胜的门槛都进不了。应当说,此次大赛面向大众,将来源于大众的流行音乐重新回归到大众之中,一方面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让长期“养在深闺”的歌手们接受来自“江湖”的冲击。自由音乐人可藉由此次比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体制内歌手也可以走出演播厅,直接面对大众,砥砺自身的风格,应该说,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的这一改革,对于两种体制下的歌手都是利大于弊,是个双赢的局面。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就是想探索出一条在专业化和娱乐化两者之间平衡的新路子,实现“专家叫好,市场叫座”的目标。国家级艺术大奖若要寻找“专家叫好,大众叫座”的新路子,必须面向大众,走向市场,同时对艺术创作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三,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广泛关注,在某些方面甚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敢问路在何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正面临如此困惑,随着大赛的推进,一些创新探索逐渐引发更深层次的有益思考——在当下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流行”与“音乐”究竟哪个更重要?现有的国内流行音乐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同时,大赛评委也在一场场的比赛中不断澄清当前流行音乐比赛中“唱大歌、唱老歌、比难度、忽视与观众情感交流”的误区。新华社记者报道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时撰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流行音乐:要流行,还是要音乐?》的文章,这样思辨性的标题在往届的比赛报道中尚不多见,由此也可以看到本届大赛在受众群体中引发的关注与思考。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我相信,不同人物的争辩、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理念的交锋,都将在接下来更为精彩的总决赛过程中得出逐渐清晰的结论。

    改革和转型的阵痛是难免的,但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能一改以前“孤芳自赏”的清高,果断地向社会自由音乐人敞开大门,走向广场,推崇个性化演唱,这是一种走近大众和推广流行音乐的诚意。我们用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借助于本届金钟奖的选拔平台,从民间挖掘更多的草根明星,期待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创造出神奇的组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