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摄影师在具有顶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新闻摄影赛事——“荷赛”上表现抢眼,仅今年就有7人获奖,且多有大奖斩获,让中国新闻摄影界大受鼓舞。然而,世界新闻摄影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荷赛”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中国摄影师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与调整,以在世界新闻摄影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部分“荷赛”获奖者和有关方面专家相聚中国摄影金像论坛,围绕“‘荷赛’的中国解读与新闻摄影的转型”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当前,新闻报道摄影的个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作为资深新闻摄影师,2006年、2007年连续两届“荷赛”的评委,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推介部主任黄文从近几年“荷赛”获奖作品中总结出了这一论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荷赛”的评奖结果就是世界新闻摄影的风向标。黄文分析说,这种个人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新闻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法、摄影语法、摄影工具以及出路的变化等方面。比如2007年获得“荷赛”肖像类组照一等奖的瑞士摄影师Nicolas Righetti拍摄的作品《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呈现出摄影师冷峻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又以其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超越了传统报道摄影的纪实范畴。又如2007年获得“荷赛”艺术与娱乐类组照三等奖的马格南图片社新一代摄影师保罗·佩利格林的作品《纽约时装周》,整组照片以出焦、倾斜、破碎的构图,对传统摄影的表达“语法”规则进行了颠覆。在摄影工具方面,一些摄影师特意采用了速度较慢的老相机,与当前流行的数码相机的快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2007年获得“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的中国摄影师常河拍摄的《中国动物园》,使用了老式HOLGA(一种间谍照相机)和过期的彩色胶卷,最终形成的暗淡效果与作者希望表现的孤独、忧伤意境高度吻合。与此同时,摄影者们也在为自己的摄影作品寻找新的出路,比如定位于博物馆和画廊以及照片收藏者,而不是发表于报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一批反传统、反经典,或者以传统介质为外壳,但强调全新影像呈现理念的摄影作品诞生,并逐步拓展着其在西方主流影像传播圈中的影响力。“凡此种种变化趋势,对中国的新闻摄影师而言,都值得密切关注。”黄文说。
世界著名新媒体发展研究学者、中英联合摄影硕士研究生班主任David (James) Clark作为“荷赛”组织方的重要成员,对“荷赛”的“内幕”与“游戏规则”则更为熟知。“在‘荷赛’的参赛作品中,90%的照片其实只讲了10%的世界。也就是说,大部分照片都在重复地讲着同样的事情。”从近几年的参赛作品看,中国摄影师关注最多的是穷人、农民工、少数民族、病人、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的破坏、妇女和名人等题材。由于“荷赛”的影响力,每年的获奖结果一出来,下一年肯定会有无数模仿同类题材同类手法的跟风作品。“其实‘荷赛’在初评中,评委对每幅作品的关注时间只有短短几秒,那些重复的、跟风的题材与手法自然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注定很快就会被淘汰。”David (James) Clark还建议,在报道世界时,中国摄影师要注意讲述自己的观点,“别忘了你是中国人,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他补充说,“以我对中国新闻摄影的观察,中国人习惯展示乐观、向上等正面形象,包括整个中国艺术都习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反映社会。而这与西方新闻摄影的传统正好相反,西方人更习惯反映社会的阴暗面、负面的东西。我不想说这里谁对谁错。相反,中国的摄影语言方式在‘荷赛’这样的国际大赛上有时更容易出奇制胜。”
获得今年“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的杭州《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拍摄的《西湖边的一棵树》便是对黄文的论断和David (James) Clark的建议的最好注脚。这组照片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呈现作者对杭州西湖边的一棵树的观察,相同的相机、相同的镜头、相同的拍摄距离、相同的拍摄主体,唯一流动的是时间和这棵树边的人物和事件。在照片中,我们从完全类似的场景中,可以看到四季的变化,以及一个又一个幽默的细节。这组照片拿出其中任何单独一幅都不足以受到“荷赛”9位评委的青睐,但是当它们组合以后,便产生一种独特而强大的力量,绝对会让早已疲倦不堪的评委眼前一亮。傅拥军表示,作为一个杭州人,他爱杭州,爱西湖,爱这棵树,前后拍摄了两年,就是想表现生活本身那平凡而温暖的感觉。对“荷赛”历史颇有研究的《新京报》副总编辑、视觉总监何龙盛总结说,“长期以来,‘荷赛’的关注点一味指向外在冲突世界,而不是身边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内心。”于是,像《西湖边的一棵树》这样个性化的观察世界讲述故事的方式,这种东方式的平和视角,对“荷赛”的价值与评判传统可以说是一种有益“补充”,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纠偏”。而在迈向“荷赛”与世界新闻摄影之巅的路途上,这组作品与它背后的拍摄手法、拍摄理念,无疑很值得中国摄影师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