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和书评人的尴尬
http://www.cflac.org.cn    2009-08-11    作者:宋蒙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识字的人都会阅读,可是书怎么读,读得怎样,大有讲究。因此除了文本,读书还需要老师,老师是用来求解的。书评的作用就相当于老师,客观、公正、遵守自身规范的独立书评尤其如此。时下,国内的书评栏目很多,《读书》《中国图书评论》《中华读书报》《博览群书》《书城》《书屋》等等都是专门的书评报刊和杂志,还有其他很多杂志定期或者不定期开设书评栏目,刊登书评文章,所评论的对象包括一切公开出版、发行的著作,书评的写作群体也不断扩大,著述人、自由撰稿人、出版人、媒体人甚至草根文化人。

    在所有类型的书评文章中,学术性书评具有最严谨的批评规范和标准,因而享有最高声誉。无论评论者还是被评论者都视之为极其严肃的事情,现行的学院制度虽然没有直接对学术书评制定出写作和评审的规范,但是就内容与方法而言,为学术论文制定的相应规范对书评的写作方式、质量以及评价应当具有同样的效用。这样的书评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因此也被称为独立书评。然而,当下种类繁多的书评很难以被明确分类,书评的独立性更加难以界定。

    在一般意义之上,独立书评的存在是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因为它的批评是被预设的,建立在对完善的追求上。书评是book review,而不是book critique。单纯地指责他人的作品和成果是没有意义的,那是怀疑论的做法。真正的书评属于创作,或者说“再创作”。独立书评就是一种“再创作”,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作为所评价对象的依附,而具有了自己的生命,有的时候,其价值甚至超越了所评价的对象,成为能够被独立阅读的对象,带给人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安慰。

    因此,独立书评的写作不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独立书评与普通书评的区分包括以下两种方式:按照内容区分、按照篇幅区分。内容当然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一篇好的书评中,读者不仅能够看到著作的风貌、中肯评价,而且能够了解到其研究的背景和相关内容,甚至不同的见解。而就当下各种学术、非学术书评而言,篇幅短的,两三千字以内的大多是以褒扬为主的应景、捧场、推介性文章,缺乏批评性。这样的书评不是独立创作,而是属于文化产业链中的传播范畴,是图书出版和发行等商业销售中的一个环节,等同于商业广告,属于市场行为。

    除此之外,独立书评的写作身份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个方面。并非学者、评论家、专家等写的书评就是学术性书评,“学术性书评应该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它不同于书讯,更不是广告。学术性书评的目的在于提高学术水平,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这样的书评,其作者至少应做到以下三条:第一,必须对所评论的书做过深入的研究,从头到尾,反复阅读;第二,本人对所评书的研究对象也做过一定的研究,或至少有所涉猎;第三,应该熟悉同一领域的其他研究成果(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这样才能对所评书的成就和不足加以客观的评论。因此,学术性书评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件严肃认真的研究工作,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学术性书评不等于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书评,要为学术书评划定一个大概的范围,这样一些条件不能不被关注。即:学术书评的对象是以在思想、学术、艺术、科技等等领域里进行严肃的探索为目的书籍;学术书评的内容是对所评书籍的一切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果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合理的评价,并给以定位;学术书评的作者是相对而言的专家,对所评书籍涉及的领域(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领域)应有一定的发言权。具备以上条件的书评,无疑在质量上有保证,不会信口开河,能做到客观、公正。

    反观国内林林总总万余种书评专栏和刊物,除了少数几个之外,试问有多少在篇幅和内容上达到了独立书评的目标和标准?公开的学术批评很可能涉及被批评者的权力之争、利益分配,很容易激起被批评者的过激反应;而学术思想之争,自然很容易就变成意气之争与利益之争,门户之见,甚至是人身攻击,所以挺身而出的批评者也越来越少。

    在国内现实中,书评、甚至学术书评的写作中马虎、潦草诸种现象丛生,师生、同门、同行之间的互相包庇和吹捧,为彼此歌功颂德、锦上添花,这样的书评和文字根本缺乏公信力。由此,引发一个有趣的现象,各高等院校的学者、学生们不停在写作书评,但是某些高等院校却明文或不成文地规定书评不得纳入学术论著以及个人成果考评范围,也就是说,书评不得算作专业论文纳入考核。

    在这样的条件下,究竟谁来写书评?前面提到的《读书》《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评论》等书评报刊和期刊,积极组织书评写作,然而,无论评论人还是被评论人,如果长期处于非良性的发展状态都将会导致不甚理想的结果出现。既然在学术评估大环境下,书评的专业性被怀疑,那么势必影响到独立书评的生存,也就可能出现少数人负隅一角坚持理想性写作的状况。

    独立书评的核心应当是知识分子的一次知识再创造,其本质不允许它成为以另一个作者的名义对同一主题的重复叙述。独立书评因其专业性和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对于学术问题的反思,其专业性的对话与思考在大众传媒中的公开剖析和传播。反过来可以说,独立书评的写作体现出知识分子思想的独立性。

    《文艺研究》自2005年改刊之时,开设“书与批评”专栏,一改过去那种不单独设栏、混同于其他栏目、广告式的说好不说坏、刊发仅限于两三千字文章的风格,改为固定栏目每期刊发一篇长文,篇幅基本上都在一万字左右。书评作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不见面,只作为学术同行或者阅读与被阅读者的身份关系。有两种情况是该栏目采稿过程中所避免的:一是有的作者出了书,主动投来一篇书评,那基本上是表扬稿,满纸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类似于广告,一味说好,好得不得了,填补了国内、国际多少空白,做出了空前绝后的成绩。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婉言谢绝。二是一路骂过去,狗血淋头,满纸杀气的那种酷评。这种酷评的出台大都有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原由,有的甚至是打着学术幌子和各种名义的私人或群体权力和利益争斗。这样的稿件也只能被拒之门外。这些都不是出于积极的、正面意义上的学术批评,缺乏公信力,不具有建设意义,而真正的批评一定要有建设性。几年来,《文艺研究》书评的作者包括陈燕谷、肖鹰、杨春时、夏中义、汪民安、董炳月、王彬彬、张三夕、陶东风、吴兴明、陈晓明、葛家锋、王绯等一批学者,书评涉及文学、美术、戏剧、历史、美学、哲学、社会学、翻译等学科、领域。不断摸索,坚持客观、犀利、公正的风格,按照学术规范树立起自身的选稿、用稿原则,致力于打造和维护公共领域内的独立性和话语权,是《文艺研究》这个老牌刊物的一贯立场。即使是这样一个有着三十年历史的老牌刊物也遭遇到了某些冷遇——北京几个最著名学府中有的学者一听到书评就明确表示拒绝,不想“惹事”是听到最多的理由。

    撰写学术书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正确反映对他人的评价,更能直接反映出评论者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素养。学术书评的写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积累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的确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无论发表了多少成果、具有多少头衔,一旦到撰写独立书评的时候便暴露出很多问题。所以写独立书评是一件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它对于写作者的要求往往更高。在中国当下的学术环境内,对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没有做任何规定,如果学者们纷纷跳着脚争着上“百家讲坛”,成为一个接一个文化财富与权力榜上的符号,那书评的孤独与潦倒就将成为一种不久即会出现的现实。

    所幸的是,独立书评的生命不由财富、权力和短暂的潮流所决定,它的价值是由时间来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