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汇聚中外经典剧目,引发各方关注探讨——创造属于中国人的歌剧记忆
http://www.cflac.org.cn    2009-07-14    作者:高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10余家国内外优秀歌剧院团参与、38场歌剧登台、近500场歌剧主题活动覆盖全国,2000余位歌剧艺术家倾情献艺,近6万名观众争相目睹……刚刚落幕的首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打造了一场歌剧艺术的盛宴。从国外经典歌剧《托斯卡》、《艺术家生涯》、《弄臣》到中国原创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磅礴大气、撼人心魄,这场盛宴密集而又直接地将歌剧艺术的魅力铺陈在观众面前。歌剧,这一来自遥远国度的皇冠艺术正试图加快走近中国观众的脚步。

    西方经典 中国制造

    “这次歌剧节中上演的很多作品具有一流水准,代表了当今国际歌剧发展的前沿潮流。”著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这样概括歌剧节的演出水平。首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所选剧目多偏重于中西方歌剧史上的“教科书级”的经典作品。歌剧泰斗普契尼的四部经典名作——《托斯卡》、《艺术家生涯》、《图兰朵》、《蝴蝶夫人》悉数囊括。与此同时,威尔第、瓦格纳、比才等多位大师的传世作品也都以不同形式得以呈现。尤其是帕尔玛皇家歌剧院、凤凰歌剧院两大意大利久负盛名的歌剧院的加盟,让大剧院的舞台增色不少。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携手里欧·奴奇带来的威尔第歌剧《弄臣》、凤凰歌剧院带来的“新版”《蝴蝶夫人》令中国观众大开眼界。

    而《艺术家生涯》和《图兰朵》的演出更令中国观众兴奋,这两出普契尼的经典剧目经国家大剧院的重新打造,融合中西艺术,为西方歌剧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从首度由中国人续写的《图兰朵》,到将故事移植在中国798的《艺术家生涯》,歌剧节涌现了一批令人瞩目的‘中国制造’,展示了西方歌剧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说。

    1924年,普契尼创作至《图兰朵》第三幕第二场时,不幸辞世,留给世界一部永远没有句点的《图兰朵》。普契尼去世后的80余年间,《图兰朵》的续写一直备受关注。2008年适逢普契尼150周年诞辰,中国作曲家郝维亚进行了最后18分钟的续写创作,至此,中国公主“图兰朵”的命运首度由中国人来书写。郝维亚的续写依然继承了普契尼的风格,采用了不少普契尼遗留草稿的主题,使全剧前后统一。“我把这次创作看成是遵循原有风格的续写,而非依照自己个性的全新创作。歌剧是西方的文化艺术,在中国的基础还很薄弱,我们先不要戏说,把它们原来的模样呈现出来最重要。”但郝维亚又力求在忠于原作的前提下融入中国特色的音乐元素,他为歌剧重新创作的咏叹调《第一滴眼泪》柔美感人,成为新续章的关键所在。而对于中国音乐元素的凸显,郝维亚除了在剧情最后国王出场时加入了中国打击乐以外,用《茉莉花》结尾,别具东方韵味。

    重新打造的大剧院版《艺术家生涯》则是将故事背景放置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集散地——798。“在自由与爱情的永恒主题下,《艺术家生涯》的故事可以放置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导演陈薪伊表示,798本身宽阔、粗犷、自然的建筑风格与《艺术家生涯》自由、真实的艺术氛围极其吻合,这使得创作团队很快达成共识,在观众熟悉的798演绎亘古不变的“波西米亚精神”,让古典歌剧更贴近中国观众。“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把普契尼的精神,让中国未来的艺术家们接过去!”陈薪伊说。

    邓一江表示,无论是《图兰朵》还是《艺术家生涯》,通过国家大剧院的重新打造,意在搭建起一座中西方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并使得西方经典歌剧更易于被中国观众接受,从而让更多的观众认识歌剧、欣赏歌剧、走近歌剧。“这是中国歌剧走向世界的一条途径。”刘雪枫说,“大剧院版《图兰朵》、《艺术家生涯》代表了中国目前歌剧制作的最高水准,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中国制造’由此得以催生,留下中国的印记,并走出国门,亮相世界。”

    民族歌剧 票房喜人

    与“中国制造”相比,“中国创造”则是一条更为艰难、但更值得推崇的创作之路。“土生土长”的民族原创歌剧成为此次歌剧节的重头戏。从60年长演不衰的《洪湖赤卫队》到历经四次复排的《江姐》,从“第一部叩开西方剧场大门的东方歌剧”《原野》到“18年连演350场”的《党的女儿》,这些民族歌剧中的“旗帜性”作品,场场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但掌声与喝彩背后隐藏的问题也令人担忧。举凡观众熟悉并喜爱的中国歌剧,大都是一再上演的老剧目,少有新近创作的曲目能脱颖而出。据统计,我国现有原创歌剧100多部,数量可谓不少,不过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品却是屈指可数。这些有影响力的歌剧中,距离最近的是总政歌剧团1991年创排的《党的女儿》,至今也已过去18年了。在新创剧目匮乏的情况下,近些年活跃在歌剧舞台上的中国歌剧,几乎全都是复排旧剧,中国歌剧创作的活力亟待增强。著名歌唱家魏松介绍说,他曾出演了很多中国歌剧,但是真正流传下来成为经典的太少,很多原创歌剧总是演一次就收场,“中国歌剧的发展其实还处于幼年阶段,和真正的世界经典歌剧相比,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据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介绍,歌剧艺术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从早期的歌舞剧、歌曲剧、板腔体歌剧,到后来的综合体模式、严肃大歌剧模式,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小剧场歌剧、清唱剧以及融合了音乐剧手法的创作等,品种越来越丰富,创作手法更加具有融合性。但在此探索的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引起人们心理和情感共鸣的题材越来越少了。”《白毛女》之所以能够经久流传,就在于它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在此之后,《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等歌剧作品,都延续了这一创作途径,获得成功。”

    贴近大众的题材,要有与之相切合的音乐元素才能得以充分表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则应成为获得灵感的源泉。《白毛女》音乐主要以陕西、山西、河北一带的民间戏曲为基调,又吸收了众多民歌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洪湖赤卫队》的音乐采用具有浓郁湖北地方风格的花鼓和民间流传的小调为素材;《刘三姐》则汲取了广西地方戏曲、广西民歌民乐的营养。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上吸收了民族民间音乐的营养,形成了独特而贴近大众的艺术风格。“中国歌剧毕竟还是给中国人看的,要易懂好听,以旋律为主。现在很多歌剧,以无旋律的西洋现代作曲法,取代了优美动听、通俗易唱的中国旋律,离大众越来越远。中国歌剧发展真正要走的路,应该是贴近中国大众的路,否则倒不如演外国歌剧!”魏松说,“所以,在演出经典的同时,我们更要创作属于自己的中国歌剧,并形成流派。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歌剧等,你一听就知道是哪里的,中国歌剧却少有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来自中国的特色元素,为此我们应该去创造。”

    此次歌剧节中,中国歌剧的演出盛况或许可以激发歌剧创作者的创造活力。“不同于西洋经典歌剧票房的‘由冷转热’,歌剧节中4部中国歌剧的票房从一开始就形势喜人,最后的上座率也都高达95%以上,当之无愧地成为歌剧节最叫座的几场演出。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场中国歌剧的上演,都能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每当《洪湖水,浪打浪》、《绣红旗》等熟悉的唱段响起,观众都会与台上的演员一同哼唱,因为这都是专属于中国人的歌剧记忆。”邓一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