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191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锝�棣栥€€椤�锝�瑕併€€闂�锝�鍦般€€鏂�锝�缁存潈琛屽姩锝�鏂囪壓璇勮锝�涔濆窞鍓垔锝�涔︺€€缂�锝�鑹烘湳鏄熸渤锝�鐗瑰埆鍏虫敞锝�鐧惧璁鸿壓锝�鑹烘捣鏄ョ锝�涓栨儏鍐欑湡锝�
锝�閲嶅ぇ鎶ラ亾锝�涓撱€€棰�锝�閽熼紦妤�锝�鑹鸿嫅璧扮瑪锝�鍚嶅璁胯皥锝�璁拌€呬笓鏍�锝�鎶ョぞ鍔ㄦ€�锝�鍒婄櫥骞垮憡锝�璁㈤槄鎶ョ焊锝�鑱旂郴鏂瑰紡锝滄姤绀剧畝浠嬶綔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
http://www.cflac.org.cn    2009-07-14    作者:陈东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审美教育,我在日常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

  一、在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欣赏课中的美术作品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属于艺术美。作为现实美的集中反映形态,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比现实美更细致、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因而在欣赏课中教师就应注意运用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画面中的美。

    一是中外人物画欣赏。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不同的学生不仅在审美感受能力上有高低之分,而且在审美趣味、审美标准方面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欣赏人物画,除了看画面中的单个人物是否符合美的特点外,还应注意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否美。同时应欣赏各种人物画的技法特点,它为表现画面人物美采用了那些技法。最后还必须注意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之间的区别。

    二是山水画欣赏。中国山水画欣赏课程,要改变过去欣赏课由老师自己津津乐道一幅画一幅画一讲到底的作法,应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第一,感受画面所绘祖国壮丽山河之美,循着画面一睹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姿、大自然的壮丽雄奇;第二,体会中国山水画用笔、用墨、着色、构图之妙,即创作者的技巧之美。然后,拿出一幅幅画,要求学生按老师所教的方法去欣赏,并比比谁感受得最深刻、最全面。经过多次的欣赏练习,学生对欣赏中国山水画能做到有章可循,心中有数。如在欣赏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时,有的学生从画面本身分析:万里江山,两岸崇山峻岭,村舍阡陌,浅滩险礁,长江之水,碧波浩荡,使人觉得祖国山河美丽无比,令人自豪;有的学生从技法上分析:画家为表现绵延不绝的青山绿水,以墨为主,墨色交融一体,泼墨泼彩,使画面景色气势磅礴。学生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在课内外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艺术作品中的美因其形式、内容和风格的独特性,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感受,而在各种课内外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所在,则是鉴赏美能力向深层次的延伸。

    一是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发现美。校园建筑物、环境等无不充满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熟悉的校园环境中的美能够激发他们爱学校、爱老师、爱生活的感情。对学校的建筑物,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两幢教学大楼的空间组合之美、体形之美、比例尺度之美、质感色调之美、象征手法之美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气势情趣等,并让学生感受主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和谐交融之美,还是对比烘托之美。

    二是选择能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和激情的写生对象,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城里的双珠公园是学生比较爱去的地方,但带他们去写生,一阵新鲜感过去后,却又不免有些失望。这便应引导学生: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美也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一片小草,几簇小花,长得那样茂盛,充满勃勃生机,正是一种自然美。在人工湖划船的一家三口,是那样悠然自得,这正是一种生活情趣美。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审美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说,人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是成正比的。当然,创作中眼高手低的情况是常有的,要想创造美,还必须有相当的技巧基本功。作为一个美术教师最引以为自豪的莫过于自己的学生成名成家,但能成为“家”的,毕竟寥寥无几,我们要培养的更多还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如果能通过美术教学,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很值得自豪。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教学研究室)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鐗堟潈鎵€鏈� 涓浗鑹烘湳鎶ョぞ
涓浗鑹烘湳鎶ョぞ鍦板潃锛氬寳浜競瑗垮煄鍖哄墠娴峰崡娌�11鍙枫€€閭紪锛�100009銆€鐢佃瘽锛�010-64025528
淇$锛�cflac@126.com銆€銆€浜琁CP澶�0506736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