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新唱《咸水谣》
http://www.cflac.org.cn    2009-07-07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打开这张专辑,你就会听到那里的悠长历史、优美传说;打开这张专辑,你就会听到那里的秀丽山水、旖旎风光;打开这张专辑,你就会听到那里的质朴民风、独特民俗;打开这张专辑,你就会听到那里的开放胸怀、前进脚步……”这就是《咸水谣》这张专辑带给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的第一印象,而像这样惊喜于《咸水谣》美声魅力的音乐人,却非止徐沛东一人。日前,在由广东省音协,中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的原创岭南新民歌《咸水谣》北京首发座谈会上,著名词作家乔羽,著名作曲家傅庚辰、王世光、张卓娅等,就古老民谣中山咸水歌的重新发声,畅谈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延续古老民歌的脉搏

    “三妹,爱唱歌的三妹,窄窄的小褂,宽宽的裤腿。夏至时你在堤上牧鹅,唱红了两岸的芭蕉蕾。秋分时你在田里收割,唱欢了无边的金稻穗。生活当作歌儿唱,春夏秋冬都是美……”这首歌名叫《爱唱歌的三妹》,是《咸水谣》专辑中以原生态咸水歌为音乐素材重新创作的一首岭南新民歌。咸水歌,是一种流传于珠江三角洲大沙田地区的民歌,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曾经的大沙田人民就像这首歌词中的“三妹”一样,无论棹艇捕鱼、下田割禾、婚姻嫁娶、生老病死,都要用它来倾诉心中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寄望。“文革”十年加上现代生活的冲击,使得会唱甚至知道咸水歌的人越来越少。2006年,中山咸水歌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才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我从事的文化工作中,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去做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的挖掘工作,我认为文化遗产也要涂抹上时代的色彩,才有另一番生命力。在创作中把创新和保护结合起来,这种尝试也许会失去一些原生态的东西,但在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某些新的东西。与其原汁原味而永远‘养在深闺人未识’,倒不如尝试进行一下‘包装’,让其‘出阁’。尝试不一定成功,可总得试一下,撞到南墙才回头吧。”《咸水谣》专辑词作者郑集思如是说。幸运的是,郑集思拥有一位和他有着同样夙愿与情感共鸣的伙伴,他就是《咸水谣》的曲作者崔臻和。在崔臻和看来,咸水歌就像一块可塑性很强的泥,全看音乐家怎么捏,而他最终把它捏成了现在的《咸水谣》。“传统的咸水歌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上下句结构,另一种是起、承、转、合的歌谣体结构。它属于‘山歌’类,曲调委婉、优美、抒情。在《咸水谣》专辑创作中,我主要抓住三点:一是在保留原民歌风格的基础上,采用嫁接、摘句等方式进行创造;二是吸收和运用咸水歌的音乐元素,进行大胆的创造性的融合;三是在咸水歌音乐的动机中寻找创作灵感,以综合、杂交的方式进行新的创作尝试。”

    打造文化名城的品牌

    “《咸水谣》的创作最开始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切入的,但作品又加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创新改变了咸水谣原来用方言演唱的形式。它的一个很大的意义在于为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有益的尝试,这也提醒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对于挖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对于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刘长安的这段评价,《咸水谣》是当之无愧的。这张专辑共收录12首原创新民歌和5首原生态中山咸水歌,其中的原创新民歌在以“家乡”素材进行创作的同时,又跳出了“家乡”的小文化范畴,做到了笔下不见家乡名,但却处处都是家乡的影。这个“影”是一种民族情感共性的表达,也是不同地域听众的共鸣点。

    “对原生态民歌要分层面,一个层面是纯粹的保护,一个层面可以适当‘包装’,使之能够为现代人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接受和欣赏。这张专辑选取比较时尚的作曲和编配方式,意味着保留传统的精神,但赋予它普适的艺术语言。”著名音乐评论家、《人民音乐》副主编金兆钧,就《咸水谣》对古老民歌咸水歌的创新继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此,乔羽也认为,新创作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二是发展创作新的作品,二者发展好了,就能促成我们艺术的繁荣。通过挖掘、利用本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艺的创作,中山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希望各个地方都能这么做,能有更多人继续发掘本地的历史资源,进行新的创作。

    傅庚辰则突出认可了《咸水谣》创作深入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并表示“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唱出群众的心声;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王世光对傅庚辰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他说:“《咸水谣》专辑中的某些歌曲既是民歌,也有时尚元素,也可以划入流行歌曲的范围,其群众的可参与性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