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的十七大在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问题上,做出的一个具有根本战略意义的科学决策。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于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价值选择,树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具有特别的战略重要性。
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自然地成为政府确保公民文化权益实现所必须采取的策略。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文化商品的生产还是传播、或者是文化服务,都有一个确保公民文化消费安全的责任。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有社会效益的公共文化安全与文化生态安全指标。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应当遵循的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文化产业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和推进文明传承的发展,也就自然地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生态指标。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模式、管理思维和方法,把是否形成循环文化经济作为检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新标准。循环文化经济的核心就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推进文化资源的积累和再生,以文化资源的不断积累和再生,作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生态文明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根本关系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强调的是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努力追求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境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是要削弱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建构方面的能力和职能,而是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新的中国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的创建方式和新的文明形态。
文化产业的文明发展只有在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中才是可能的。没有文化产业的文明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发”与“发展”是我国近几年来最重要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模式。然而,也恰恰是这两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了文化产业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而在现实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现象世界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开发”与“发展”形式:一种是“破坏性的开发”,即以环境和资源的牺牲为代价的开发;另一种是“保护性的开发”,即以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开发,这种开发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和目的性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且延续了文化生态的和规律性成长的需求。毫无疑问,后一种文化产业的开发形式才是我们的生活所需要的发展。
文化产业不是消耗文化资源的机器,而是文化资源再生的工作母机。伟大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只有在文化资源的不断再生和创造中才能得到伟大的实现。这应当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文化发展观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文化生态文明观。
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中国发展应当是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不是削弱这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需要文化资源的涵养。在文化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文化生态也需要休养生息。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的荒漠化,对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乱砍滥伐,也会造成文化生态的荒漠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在文化产业发展到后工业文明阶段会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就是要从文化生态基因库中去寻找发展今天的文化生存所需要的新的基因种群,寻找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减少和避免工业文明对文化资源的大规模消耗之后的资源危机,从而拯救处于困境中的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再生本质上是一种循环经济形态,是一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形态。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生态多样性的物种基因库,保护文化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态基础。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竞争的时代。培育、发展和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国际战略竞争形态。而文化产业正是这一竞争最集中最激烈的战略主场。中国要在这场战略竞争中赢得战略优势,就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态文明”为科学理念的文化产业建设,树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转型,以生态文明的新价值取向,构建中国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