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上演 彰显领袖精神境界
http://www.cflac.org.cn     2009-06-23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在京成功演出

    本报讯(记者 孟祥宁) “今天,我们就要从这里走向华北,走向中原,走向全中国。中国人民的最后胜利势不可挡,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毛主席独具韵味的普通话在舞台响起,一下子把观众带回到1948年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作为参加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的剧目之一,由总政话剧团创作演出的政论体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6月21日在北京八一剧场成功上演。该剧以真实的历史史料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立什么样的新中国的思考和遐想,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领袖风范和博大胸怀,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由中国剧协副主席、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编剧,讲述了一代领袖毛泽东,在万众瞩目的西柏坡、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场景中,以他诗人的性格、领袖的胸怀对中国命运所做出的深邃思考。在思考中出现了他的家人毛顺生、杨开慧;出现了斯大林、列宁、蒋介石、李自成;出现了正驰骋疆场的将军粟裕、陈赓、罗荣桓;出现了哲人智者郭沫若、费孝通、黄炎培……这一个个人物与毛泽东的对话推动着他的思考,构成了全剧散文诗式的风格。

    政论体话剧兴起于苏联“十月革命”,它直接描写领袖人物,抒发政治观点,但不是刻板说教,而是将领袖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人,充满了浪漫和想象。政论体话剧需要严格尊重历史,同时又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作为政论体话剧,该剧是总政话剧团继《突围》、《圣地之光》之后,以有别于传统戏剧创作规范的主题、人物、情节和结构处理的又一个成功尝试。

    政论体话剧所提供的宏大的历史空间对导演和舞台美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剧由总政话剧团一级导演宫晓东执导,中央戏剧学院章抗美教授担纲舞美设计。剧中巧妙地再现了大家所熟悉的经典场面:土地改革、送子当兵、三大战役、开国大典……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戏剧空间进一步延伸,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史以及与世界革命的关联。

    该剧集合了总政话剧团最强的创作力量,是总政话剧团近几年来参演人数最多、群众场面最大的一个戏。魏积安、翟万臣、王丽云、孙涛4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悉数上阵,分别扮演毛主席、蒋介石、邱大娘、张排长,周恩来由刘劲扮演,郭达在剧中饰演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

    该剧受到了专家学者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认为,这部作品冷峻而庄重,像是一场讲演,更像是一种仪式,整合着情感,统领着思路,使我们别无选择地集合在共和国的旗帜下,背负着这一代人所无法推卸的历史使命,前行!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袁德金认为,《遐想》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原则,把尊重历史与现实思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采取时空转换的手法,在有限的历史时空里创造了无限遐想的精彩篇章,是一部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作品。厦门大学教授陈世雄则认为,该剧成功地使“理”和“情”交融在一起,一方面使“情”成为“理”的注脚和依托,另一方面使“理”成为“情”的必然升华。

    西柏坡纪念馆馆长王荣丽在看完演出后表示,该剧表现形式跟传统话剧表演完全不同,场景的刻画震撼人心。希望这部剧能够尽快到西柏坡演出,让村民们也一饱眼福。

展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恒久艺术魅力——评政论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

汪守德

    适逢新中国60华诞,作为全军唯一仍以“话剧”冠名,且是最高级别的话剧团体,拿出什么样的剧目参加盛况空前的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显然是需要认真斟酌和考量的。当我们观赏了这部颇具宏阔主题意蕴和崭新艺术风格的话剧新作《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之后,内心里仿佛被一种异样的力量深深地震撼和拨动了。窃以为这是一部与总政话剧团身份和地位相称的、充满艺术探索精神的、够分量的力作。

    在文艺创作生产日益繁盛和观众口味更加挑剔的当下,选择怎样的题材来进行作品思想的表达和艺术的探索,进而锻造品质上乘、受到各方喝彩的佳作,是艺术家们最感困扰、也最费心思的问题。该剧从西柏坡这个为人们所熟知的题材切入,我认为这既是一个困难的选择,更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困难就困难在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题材,以话剧的形式加以表现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其聪明之处亦或具有胆识之处在于,剧作者从历史变迁和时代风云而获得的政治感怀出发,敏锐地体察到西柏坡题材不仅具有恒久的思想含量,而且是历久弥新的。众所周知,对于像朝阳一样即将冉冉升起的新中国而言,西柏坡的意义无可替代,它既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真正的发端,这一历史关头本身有着重大的历史、军事和政治的承载和意味,同时它对今天仍有光华烛照的意义,也正是创作柳暗花明、可以结出硕果的地方。

    剧作聚焦毛泽东这个人物,自始至终赋予其思考者的形象,他站在历史的交叉点上“遐想”,面对着八面来风,思接千古心游万仞,高瞻远瞩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显示出宏大的气魄和高蹈的境界。沿着剧作所展示的毛泽东遐想的轨迹我们可以深切感到,西柏坡的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乃至整个中国最为激情飞扬而极具想象力的时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百炼成钢的真正精英,他们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新中国的诞生,这不免要让他们满怀豪情、浮想联翩。然而洞察历史而又抱负远大的他们,并没有沉醉在胜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中,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建立和巩固人民的政权,将要遇到的困难、挑战甚至危险,对此他们保持了高度的清醒和警觉,适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剧作切入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切出的是历史的断层,让人可以清晰地了解那个时代的脉络和肌理,闪射出的是警示的思想光芒。

    该剧在艺术表现上,颇具匠心地处理和把握好了四个艺术辨证关系;一是宏阔和浓缩的结合。该剧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把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和纷至沓来的各种问题收于眼底,使剧作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历史视野和艺术视野;同时对细节的选取和提炼又都是相当精心和精到的,对特定环境下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尽量提取最浓烈的部分,能够给观众以强烈的触动。二是写实和虚拟的结合。如农民斗地主、分土地的场面,是那个时代的生活现实,具有相当强的历史感和冲击力。三是冷峻与诙谐的结合。毛泽东同粟裕、林彪等人关于解放战争战略问题的研判与推定,同斯大林关于中国未来问题的较量与博弈,对张排长所流露出的向往奢华生活引起的警觉等,都具有凌厉而尖锐的锋芒。四是政论与抒情的结合。这是该剧最为着力的地方,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关于中国未来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重大问题,该剧极力形成一种纵横捭阖的思辨色彩和政论风格,不仅使剧作具备了汪洋恣肆、大气厚重的独特品格,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和震撼力。而剧作设置的邱大娘为革命无私地献出三个儿子,领袖们对其表示深深敬意的情节;从毛岸英的婚事联想到杨开慧的殉难引发的毛泽东“一家人死得只剩我老毛了”的痛彻陈诉,都是颇为荡人心魄、催人泪下的篇章,这无疑是该剧最具灼人温度的地方。剧作从今天出发向历史回溯,意在对历史进行新的审视和观照;同时剧作又试图向未来挺进,努力达到某种发人深醒的思考彼岸。

    这部表现领袖题材的戏剧,显然在寻找合适的演员解决形似和神似的问题上是颇下功夫的,但我们注意到剧作的真正重点又是放在人物性格内核的揭示上,竭力表现人物特别是毛泽东的血肉丰满的形象和深广的思想世界。

    从该剧追求的强烈而鲜明的风格看,从剧场观众的热烈反映看,它完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探索和尝试,因而该剧的创作演出,可以视为早已硕果满树的总政话剧团的又一重要收获。

形式新颖 内蕴丰厚——政论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观后

丁临一

    看了总政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感觉新颖奇特而又回味绵长。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作,该剧以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全国胜利前夕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为戏剧重心,创造性地塑造了共和国创建者真实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给当代观众带来了新奇而又深刻的欣赏感受。

    西柏坡是中共中央指挥人民解放军夺取国共双方战略决战的最后胜利,指导创建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宜的前沿驻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统帅部在这里做了什么,多年来新闻媒体以及许多文艺作品已经有了大量的记述描写,但毛泽东在这里想了些什么,确实是我们难以揣测却又很期望了解的。《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正是知难而进,把创作笔触大胆地探入领袖人物的内心世界,别开生面地展示出领袖的风范与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

    统揽全局的领导艺术与严明纪律的统帅魄力,是该剧塑造领袖形象的第一个着力点。在中共中央统帅部指挥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华东战场的粟裕、西北战场的陈赓、东北战场的林彪与统帅部战略指导的意见分歧。该剧以毛泽东请三位战将“喝茶”的巧妙构思,以自由的时空转换把三大事件集中在一起加以展开表现。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毛泽东科学务实的领导作风与胸怀,更加领略了毛泽东的战略眼光。

    永远不忘人民的养育,永远不忘先烈的重托,是该剧塑造领袖形象的又一个着力点。老区人民的代表邱大娘的人物设置,在剧中有一条完整的情节线。邱大娘的两个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又毅然把最小的儿子送到了解放战争的刘邓大军中。在毛泽东筹划要为邱大娘的70岁生日祝寿时,传来了邱大娘的小儿子牺牲在前线的不幸消息。最后,在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邱大娘和乡亲们前来送行,领袖和人民难舍难分。面对邱大娘这样质朴坚强的老区人民,毛泽东浮想联翩。剧中相呼应出现的毛泽东与长子毛岸英思念杨开慧的片段,更引发了毛泽东对于李大钊、瞿秋白、黄公略、方志敏等千千万万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的缅怀敬仰。正是在这样强有力的现实支撑与理想支撑下,毛泽东对于斯大林发来的要求中共中央与国民党反动派“直接谈判”的电报,拍案而起,断然拒绝。该剧对于这样的情节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领导,忠诚人民、不畏强权的高风亮节和丰富饱满的内心情感世界,令人深深感动也给人强烈的震撼。

    在人民共和国即将建立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人未来怎样书写历史的新页面,是毛泽东此时所思所想的重中之重,也是该剧塑造领袖形象的华彩篇章。当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时,毛泽东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民主党派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走来了,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与毛泽东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起源与出现;共产党人的革命导师列宁走来了,从革命者夺取政权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得失角度与毛泽东倾心交谈;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走来了,与毛泽东探讨了历代封建王朝建都北平的历史更替;农民起义的悲剧英雄闯王李自成走来了,与毛泽东探讨了起义军失败的惨痛教训;匆匆逃亡海岛的下野“总统”蒋介石也走来了,悻悻然地对于共产党人能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治理建设好一个新中国提出了质疑。在面前尚没有现成的平坦大道可走的历史环境下,毛泽东深邃纷纭的思考的确代表了彼时彼地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高度。剧中的毛泽东虽然没有对历史的新课题作出正面的明确的回答,但他的遐想与忧思,却引导我们进入了更加深远的思想境地。

    该剧以思想性、政论性见长,对于历史画面的再现和领袖人物的塑造予以别开生面的艺术处理,可以说成功地达到了忠于历史又超越历史的思想艺术境界。该剧对于话剧创作的大胆创新与探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学习总结。

创作体会

    孟冰(总政话剧团团长,该剧艺术总监、编剧):

    我在读书时就非常喜欢看以革命领袖为题材的政论剧。1987年,苏联导演扎哈罗夫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的《红茵蓝马》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政论剧。看完这部戏后我很受震撼,因为这部戏思想深刻,突破了以往的创作方法,用政论剧的特殊方式表现出来,让我很受启发。

    我创作的第一个政论剧是1999年创作的《突围》。该剧演出时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大家普遍认为,该剧在表现方式上跟通常政治题材的戏有很大区别,很有新意。在《圣地之光》这部戏中,我又稍微往回走了一些,我自己称之为政治历史话剧。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应该说是《圣地之光》的姊妹篇,或者说是上下篇,虽然在风格上不尽相同,样式也不完全一样。西柏坡在影视作品中都有过展现,但大多没有集中去写,仅仅是作为一个片段来展现。在我党发展的里程碑当中,同井冈山、延安一样,西柏坡是一个革命的圣地。我写这部戏,就是想以西柏坡作为一个落脚点,通过毛主席的遐想,在角色与扮演者时进时出的转换中,将当代观众与历史人物情感、思索重叠在一起,从而引发观众既与剧中人物共同体验,又与剧中人物保持一定距离,引导观众以当代意识去探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又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当今社会,深刻思考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在写这部戏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大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吸收大量的历史资料。创作中,我专门请两个助手帮我找那段时期的历史资料,然后,我们在一起认真交流,讨论资料的取舍。经过这样的工作,我就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有了一个恰当的掌握。

    但写政论剧跟写现实主义题材话剧不同,可以说写起来更难。一方面,你要严格尊重历史真实,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戏根本立不住;另一方面,戏剧都要有相应的艺术处理,政论剧也不例外,否则就会流于说教,显得枯燥,观众自然不喜欢。因此,这个戏如何刻画领袖毛泽东?如何对整部戏进行架构?我很费了一番心思。最终我想到了通过“遐想”的叙述形式,将毛主席当时在西柏坡的一些活动渐次表现出来。在我看来,用“遐想”非常恰当,因为想象的张力就有一种梦想的成分,而且有浪漫的诗意。这样,我的思路逐渐清晰,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作为政论剧,在《遐想》中,我的思考没有停留在现实矛盾的表层上,而是延展到了一个更深的层面。在土地改革这一历史事件的展开中,我让毛泽东说出了“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要是出乱子,天下就不太平了……”毛泽东跟父亲的观念冲突是表面,而发人深思的却是:中国共产党如何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就是为天下穷苦人着想,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政话剧团在历史上就有善于表现重大历史题材、表现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传统。《遐想》这部戏应该说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以当代人的思维方式,注入了更广阔的人性思想和一种对社会、对历史的更深刻的思考。

    全团为了这部戏可谓倾尽全力。该剧是我们团近十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无论是场面的布局、节奏的把握,还是转台的运用、多媒体艺术功能的发挥,我们都力求做到最好。演员们为了这部戏付出了很多,魏积安、郭达、孙涛、翟万臣、王丽云、刘劲等演员在这部戏里悉数上阵。更让人感动的是,大多数名演员在这部戏里的戏份非常少,有的甚至出演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但他们排演起来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自1953年成立以来,总政话剧团就始终不渝地在革命历史题材中筛选“金子”。我们希望这次筛选出的“金子”《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能够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魏积安(总政话剧团艺术指导、该剧毛泽东扮演者):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是我继2006年在话剧《圣地之光》之后第二次扮演毛主席。《圣地之光》通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工作、生活和战斗时期里的几个小故事,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共产党人高尚的品德。第一次饰演毛主席,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我已经演了30多年的话剧,对自己舞台上的表演非常自信,我忐忑不安的原因在于我觉得自己在外形上跟毛主席一点儿都不像。但既然自己决定要演这个角色,就一定要演好,不能辜负观众的期望。

    为了演好主席,我下足了功夫,前后几次去延安、湘潭,深刻体验人物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在舞台上,毛泽东讲的是湖南普通话,我就向湘潭当地人请教,同时,我还从音容笑貌、行走坐卧等细节方面研究学习主席的姿态,甚至连手机音乐也换成《东方红》。化妆师打消了我担心在舞台上跟主席不像的顾虑。化完妆后,很多人都说我像主席。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帮助,在外形上找到感觉之后,表演起来我就游刃有余了。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这部戏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挑战,毛主席是剧中绝对的男一号,在1小时50分钟的演出中,他的戏占到了1小时30分,甚至更多,台词量非常大,而且这个戏排练时间也比较短。

    坦率地讲,演毛主席有压力。我觉得演员有压力,就像运动员跑百米,没几分紧张,后脊梁上不觉着有一股冷气走来走去,在舞台上的表演就会淡而无味。作为演员必须认真,否则就是对自己作品的不负责任。这段时间正是我精力高度集中、创作力勃发的状态。

    扮演毛主席是我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创作。有人认为塑造人物,不一定形似,重要的是追求神似。其实我追求的是通过形似和神似,做到“我是”。这也是话剧这门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的,我认为有这样的创作空间。相比于《圣地之光》,我在这部戏中更加自信和娴熟,同时更不会重复自己,因为这部戏跟《圣地之光》相比,无论是在剧情还是人物情感状态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我希望通过自己在舞台的塑造,来充分展示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