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在京演出期间,6月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区域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论坛也在京举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董锡玖,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冯双白,中国艺术研究院舞研所所长罗斌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主要梳理了少数民族舞蹈多年来在教育和创作方面的发展脉络,就近年来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发展面临的“舞台化”、“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冯双白在谈到中国舞协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研所共同对少数民族舞蹈进行过的一次田野调查时说,不少地方民间原生态的舞蹈传承正在被消解,许多农民放弃了真正原初的民间舞蹈,转而接受更具“现代感”和“舞台”效果的“排练”,追求流行审美观念,模糊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身份,这种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少数民族舞蹈出现离“舞台”越来越近、离“民俗”越来越远的趋势,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趋同的表现之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在当今时代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正是因为人们已经深感到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必要和保持民族文化基因的必要。
对于少数民族舞蹈面临的环境,专家们也进行了分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主任金秋认为,一个时期以来,因缺乏对极端现代性的理性批判,加上市场的功利化需求,部分创作者肢解民族传统舞蹈而失去自身独立性,导致民族舞蹈语言模糊、风格严重缺失、民族舞蹈特征完全抹平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少数民族舞蹈的健康发展,暴露出市场的功利化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之间的矛盾。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金浩认为,被消解了文化分类界线的“民族民间舞”以漩涡的方式粗暴地利用民俗文化的各种材料、形式和主题,将其很快处理成流行的东西,这种在利益驱动下变调走样的发展令人忧虑,使作为源头的真正有价值的原生态民间舞的存在环境越来越恶劣,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在这种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对其重视和大力扶持,我们需要在坚持民族民间舞蹈自主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护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尊重每一种特质文化人群,而在对其进行以“舞蹈博物馆”等“隔离”的静态传承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它的自我更新、自我交流和健康地自我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