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年过九十。近两年来,不断得到老朋友去世的讣闻。前些天,朋友电话通知我,丁聪老哥逝世!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我国有两位神童,一位是吴祖光先生,一位是丁聪先生。我和丁聪相识有60多年了。1946年我到上海当“漫画小兵”的时候,他已经是出名的“漫画老兵”,是“漫画老兵”黄嘉音兄介绍我们相识的。当初我还不会画单幅的讽刺画,开始就是向他的画学习,也向米谷和张文元的画学习。直到现在,许多事上我还得向他学习呢。别的不说,就是他作画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肃认真态度,就够我学的。作速写和画肖像是他的一手硬功夫,我可学不了,没那本事。现在书刊上见到的文艺界名人的速写像,大都是他署名“小丁”的作品。
丁聪令尊丁悚先生是著名漫画家,朋友们称他“老丁”。丁聪从小随父亲画漫画,由此可想见署名“小丁”的来历了。他作画非常勤奋,一进剧场,一边看戏,一边画舞台上的角色,练出速写和绘画的深厚基本功。他20来岁就以画漫画出名,随后从事杂志的编辑业务和舞台美术工作,在作漫画之外,也作电影广告和各种舞台美术设计,还常作书籍装帧、插图、广告设计、速写……钢笔画、毛笔画、彩笔画、炭笔画,小幅、大幅的都有。鲁迅、茅盾、老舍的小说,都有他画的很多插图。他作画极勤,甚至在日军侵华、1948年他从上海避居香港期间,以及在“反右”落难期间,他的画笔也是不停的。日本大举入侵时,他在逃避路上得空就画他逃跑时的情景,落难时得空就画当地的景物,作速写,画得很用心。他的每件作品都显示出他纯熟的漫画艺术技法,格外传神。像他这么勤恳、有锲而不舍精神的画家,那真是不多见的。几十年来,如今被尊称“丁老”的“小丁”先生,从十几岁开始作漫画,他那不停的画笔所作的画多得难以计数。他的大幅名作《现实图》和《现象图》早被国内外人士收藏。画家各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丁聪的画风细致周密,一丝不苟,有如传统工笔画法。俗话说:画如其人。果然,看他的画,大体可想见其性情之一斑,勤恳、认真、细致、有耐性、性情温厚……和他相处多年,人们确实会感到丁聪果然是很温厚和善的。但是在1946年至1947年从报上看到他所作的那些针对腐朽旧社会的讽刺画,可一点也不温厚。他是非分明,正义感强烈。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讽刺画针对的是社会上存在的阻碍社会进步的种种歪风邪气和人物。多年来,他经常与作家陈四益合作,一文一画,相得益彰,效果非常动人。
我的宿舍在北京东三环路外,他家在西三环北,过去我骑车上他家,要走大约一小时。平时多是在会上见——会议或展览会上。他老伴沈峻,我称她“大嫂”,他尊称她“家长”,和他寸步不离。当年在他落难,后来生病,从小胖子变为小瘦子时,都是靠这位“家长”随身调理,还给他生了个如今已长成比他高得多、在美国留学的壮小伙子。近来我去看望他时,我们耄耋之年,依然谈笑风生,画漫画的人在一起总会是这样的。
我曾写篇文章,向上海市长建议,建立中国漫画博物馆,就是先请丁聪先生看过才发出的。他几十年来的大量作品原稿,就曾捐赠多家博物馆。在上海枫泾镇里我就见过有个丁聪漫画馆,在那里观赏了他创作的许多漫画的大幅复制品。
丁聪爱读书,买书是他的嗜好,进他家就像进了书库。先前他们家是在高层楼上,再次去看望他时,原住的房间已经被书所占,不得不另寻安身之间了。像他这样的大画家,几十年来就是挤着住的,安心读他的书,画他的画。如果不是近年因病瘦了,他本来一直就是心宽体胖近似弥勒的神态,很和善的老人啊。
他去世了,虽已达耄耋高龄,我还是深怀难舍之情纪念这位多年交往、亦师亦友的老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