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托斯卡》作为首届歌剧节的“开幕大戏”上演之后,《艺术家生涯》、《图兰朵》等普契尼经典歌剧也将陆续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便是国家大剧院大力推出的歌剧节。从4月15日至7月2日,13部经典剧目、近百场普及讲座、形式多样的现场互动和中外剧院的高端对话将让公众从不同层面感受歌剧艺术的魅力。在此之际,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接受本报的采访,就中国歌剧如何拓展市场的问题给出了分析与建议。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当前中国歌剧的发展状况。
俞峰:近十几年来,可以说歌剧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目前,中国歌剧的创作远没有达到繁荣的程度。要为更多观众所接受,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一些外来因素造成了我们审美上的隔阂,比如复杂的地名、人名,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等。外国歌剧中人名的简化问题仍需考虑。另外,西方的经典剧目,比如19世纪现实主义歌剧,距离现在长达百年的时间跨度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是,歌剧表现的是“人”的故事,只要对题材有基本的了解,对它的音乐有所熟悉,从形式到内容,接受起来都不是太大的障碍。
记者:影响歌剧进一步推广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俞峰:首先是歌剧的成本太大。演出一场歌剧,装台、布景、对光等前期工作就需要5天。除了彩排费用、场租费,服装的耗资也非常大。要准备两三组演员的服装。一个主要演员的服装近万元,而一部歌剧的主要演员近十人。此外还有数十人的合唱队、舞美队和交响乐队……歌剧的创作、演出是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另外,作曲家的创作量大,歌唱家完全背谱背词演唱,这些都决定了歌剧的生产周期较长。因此,如果一部歌剧只演出两三场,完全收不回成本。所以观众数量对于歌剧的演出非常重要。其次是剧场因素。歌剧受演出条件的限制很多。上演歌剧需要复杂的舞台设备,所以演出必须要在剧场。如果没有灯光、音响等演出的物质基础,歌剧就会面目全非,达不到应有的艺术效果。
记者:目前的歌剧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
俞峰:现在演出市场很好,但主动生产的能力还不足。通常表现为被动生产、“来料加工”。所谓“来料加工”就是应一些单位邀请而演出。这就要分别来看。国家大剧院等文化单位的上演剧目是高品位、高水平的,可以代表国家的艺术水准。而一些文化公司和演出商,则会为所谓的“市场”考虑,迎合各种人的心理。但是,艺术应该具有引领性。它源于百姓,还要高于百姓。我们要使群众欣赏到更美、更好、“踮踮脚够得着”的艺术。要引领大众,而不是一味迎合大众。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的高额票价问题?
俞峰:制定票价的基础应该是基本的劳动成本。目前的市场情况是“谁出资谁定价”。举办演出的剧场一方,出于人员、设备等因素的考虑,自然会定出高额的票价。但由于歌剧的成本太高,仅凭票价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成本。
我们兴建艺术团体,就是为了服务百姓。因此,提高票价是没有道理的。普及艺术的低票价演出常常满座,说明歌剧等艺术还是有群众基础的。因此,还是希望政府给予艺术团体足额的补助,使艺术团体和艺术工作者能够静下心来从事艺术。这样,文艺团体每年排练多少次、演出多少场、演出周期多长,就必须要有硬性的、合理化的规定。
记者:扩大歌剧市场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您如何看待歌剧市场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俞峰:创作是艺术市场的“发动机”。创作繁荣才能产出精品。现在,很多艺术团体的创作室“名存实亡”。命题性的规定不能产生艺术精品,应该恢复创作室,让作曲家自主、自愿地创作。而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则要依据整个社会的环境,创作的方向需要政府来提倡。
要更加积极地创作,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定位。我们可以将创作分为几类:一是社会性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类现实主义剧目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正确引导观众,是蓬勃向上的优秀作品。二是唯美主义的、纯艺术的,它带给观众审美的享受,在引领观众的同时,达到艺术和市场的良好结合。三是改革创新的,做一些具有现代性的“都市歌剧”。这是“入门级”的作品,面向一般性市场,以吸引年轻的观众。其旋律简单优美、带有一定的流行色彩、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是对其的要求。四是国际化的,使歌剧真正具有国际水准。它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国际前沿的。
发展歌剧市场,需要完善的东西还很多。最根本的是国家的艺术政策。以下几个方面是要考虑的重点:第一,艺术要引领观众。我们要努力做到最好,达到国家级的艺术水准。第二,要完善艺术市场。真正的艺术市场要有合理的分工、构成,交响乐就是交响乐,歌剧就是歌剧,而不是在混乱状态下盲目迎合观众。第三,要提高我们的“艺术人口”数量。台湾的省立交响乐团隶属于省教育厅,让艺术带有教育功能,这种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