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个小展览,不是很重要,是个简单的捐赠活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谈到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靳尚谊捐赠作品展”时如此表示。作为国家美术馆收藏工程的又一重要收获,靳尚谊日前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油画14件、素描25件,这些作品与他多年来向各地美术馆捐赠的作品以及中国美术馆已有的收藏共61件汇集一堂,组成了5月17日至25日举办的这个靳尚谊所说的“小展览”。
在这个“小展览”的新近捐赠作品中,有在上世纪80年代“新古典风格”的代表作《侧光人体》,他曾将这幅作品一直挂在家中的墙壁上,有他在新世纪初致力于探索现代人精神面貌的代表作《惊恐的妇女》,还有其在2006年的新作《八大山人》等,连同以前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包括名作《塔吉克新娘》在内的一批油画经典,使中国美术馆所藏靳尚谊作品形成了一个充分完备的系列。这些作品经常在各种展览中与观众见面,并作为中国油画的代表赴海外进行艺术交流。同时,他也积极支持其它公立美术馆,在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了《青年女歌手》等4幅作品之后,近些年他又陆续向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捐赠了作品。因此,对于“小展览”,艺术界却没有如画家本人一般简单的评价。“靳尚谊先生的捐赠之举是中国美术界和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
自从1979年首次踏出国门进行艺术考察开始,靳尚谊就非常重视考察国外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中央美院发起过一次捐画活动,号召学校教师向学院美术馆捐赠自己的作品或收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想公立美术馆应该以固定陈列为主,把现存的好的东西留给美术馆是我的心愿。”靳尚谊说。他认为美术馆在保存优秀视觉文化、培养公民文化素质、提高社会审美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各地大规模兴建美术馆,但光有房子没作品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快中国的美术馆建设,缩小与国际著名艺术类博物馆的差距,努力发挥藏品的作用,以体现美术馆的文化功能。”
近些年来,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使艺术名家的作品为市场竞相猎取,靳尚谊的作品尤其受到欢迎和追踪。但是,他始终认为,一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应该留在美术馆,捐赠才是艺术品最好的文化归宿。古代中国没有美术馆和博物馆文化,而美术馆和博物馆对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艺术的进步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他愿意从自己做起,把最好的作品有目的地捐给国家美术馆和一些地方美术馆,支持美术馆文化建设,为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今年75岁的这位画坛名家,以自己清醒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以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国家文化建设的情感、热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