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交流与沟通了吗?——观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
http://www.cflac.org.cn    2009-05-15    作者:王晓慧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4月15日到19日在北京东方先锋剧场登场,这次展演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新生力量,35个团队与个人,53支原创舞蹈,带来5个晚上的震撼。它不仅是国内一次精彩的舞蹈盛事,更是年轻的舞蹈爱好者们互相观摩和学习的难得机会,为年轻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互相交流的平台,而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更是用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诉说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示着身体内蕴藏的所有热情,涌现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舞蹈作品,包括台北越界舞团的《秋歌》(编导:张晓雄);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寻找我的阳光旅程之一》(编导:许一鸣)、《片段之一》(编导:訾伟)、《在这个城市里》(编导:刘益峰)、《天空》(编导:刘斌、宋婷婷)、《爱,如此……》(编导:沈钧);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一切随风而去》(编导:邢亮);饭剧团的《支离破碎》(编导:由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的《“新”女性》(编导:华夏、帕兹来提·吐尔洪、王佳丽、苗芳菲);山东艺术学院的《佐佑》(编导:刘旭、宋雯);点典走廊&谷舞社的《稻草人》(编导:黄纯军)等。

    精彩的展演之后,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青年舞者们的期许与鼓励,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发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次展演中,有些编导的真正意图与作品所传达给观众的内容并不相符,或者作品本身并没有表达出编导的意图,出现许多令人费解的舞蹈。究其原因,是因为舞蹈语言的提炼与选择上存在误区。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讲如何欣赏舞蹈作品时,提到过“肌肉同情”的经验,但是,“肌肉同情”是来源于“肌肉记忆”或者叫“身体运动记忆”,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人在肢体动作上曾经有过类似的体验,所以,才会产生对生活动作的熟悉,对舞蹈动作的“肌肉同情”。著名舞蹈理论家约翰·马丁说过:“高度个人化的感情经验无法全部采用并作为舞蹈搬上舞台;它们不仅会像个人忏悔那样,总是让人极为尴尬,而且还会由于与某个个人生活的隐私和复杂事情紧密相关而大多难让人理解。这些经验只是纯精神必须从中提炼益处的矿石,而这个提炼过程则是舞蹈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最要求才能的过程。”马丁所言正是这次展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大多数青年编导们一般都会从动作本身入手开始编创,讲究动作的流畅、联结的方式、空间的占有比例等技术性操作,但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根据主题内容对舞蹈语言的精准提炼,许多舞蹈作品中修饰动作以及技术性操作几乎占据了全部,真正主要表达思想的动作少之又少,再加上结构安排不合理,到最后,可能连编导自己都不明白所编创的作品要说明什么。一些年轻的编导似乎没有明白舞蹈并不纯属个人思想的渲泄,这导致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在中国,现代舞总因难以解读而导致广大观众无法接受,身陷小众艺术的狭仄处境。观众对于许多现代舞无法理解,显然是因为编导没有运用交流式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编创舞蹈作品,更没有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所以,负有历史使命的青年编导们,应该尝试着将自己的眼睛从“自我”的世界中移向更多的人,从个人情感出发关照到更多人的情感,从而提炼那些人们能够感同身受的“身体运动记忆”性的动作,唤起人们深沉的记忆与某种情绪上的共鸣,达到观众情感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