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震救灾一周年暨抗灾救灾优秀电视作品表彰文艺晚会5月7日在德阳举行,图为晚会现场。中国文联网 余宁 摄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见证灾区重建成果
纪念抗震救灾一周年暨2008年全国抗灾救灾优秀电视作品表彰活动在四川德阳举行
本报四川德阳讯(记者 冉茂金 余宁 驻四川记者
邓风)《美丽的汶川》、《压不垮的脊梁》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也让灾区群众对重建美好家园更加充满信心。5月7日晚,纪念四川5·12抗震救灾一周年暨2008年全国抗灾救灾优秀电视作品表彰文艺晚会在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德阳市举行。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视协名誉主席杨伟光等有关领导向获得专题报道、纪录片、音乐电视、文艺节目、特别节目等类别一等奖和特别奖的电视艺术工作者颁发了证书。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见证灾区重建成果”——纪念四川5·12抗震救灾一周年暨2008年全国抗灾救灾优秀电视作品表彰活动由中国视协、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旨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表彰为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做出突出贡献的全国优秀电视艺术工作者。杨伟光、黎鸣、徐宝玉、李树声、张华山、王锋、黄启国、杨时川、吴宝文、陈新有、郝跃南等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的近百名电视艺术工作者参加此次活动。
杨伟光在5月7日上午举行的表彰大会上说,在去年我国遭遇的大雪灾和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电视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抗灾一线,及时、准确、客观地向外界传播了受灾地区的灾害实情和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记录了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情境和永不磨灭的瞬间,塑造了同心同德、万众一心、自强不息、战胜灾害的民族形象。在抗灾救灾报道中,记者始终把人作为报道的中心,把对每一个生命的救助作为报道的聚焦点,凸显了以人为本、互相关爱和尊重生命的可贵之处,发挥了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重要作用,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钦佩。
此次表彰活动分电视专题报道、电视纪录片、音乐电视、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特别节目等类别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及特别奖作品共160多部。其中,《5·12汶川特大地震灾情纪实》等11部作品获得电视专题报道一等奖;《西进汶川
拯救生命》等3部作品获得电视纪录片一等奖;《因为有爱》等3部作品获得音乐电视一等奖;《2008年中央电视台“六一”儿童节大型专题晚会》等3部作品获得电视文艺节目特别奖,《风雪心连心——湖北省抗雪救灾文艺晚会》等3部作品获得电视文艺节目一等奖;《向祖国报告——2008年迎“七一”暨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等2部作品获得电视特别节目特别奖,《开学第一课》等7部作品获得电视特别节目一等奖。由业界专家推选出的这160多部抗震救灾优秀电视节目,集中反映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严峻考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坚强战斗力;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畏艰险、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在全国人民抗灾斗争中发挥极大宣传作用的优秀电视节目作品,不仅显示了我国电视艺术工作者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更显示了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电视人的道德良知、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电视艺术工作者还深入东汽集团和德阳市人民医院等地考察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并给灾区人民带去慰问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