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道,开始或结束
http://www.cflac.org.cn    2009-05-07    作者:宋丽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心骛八极的乐趣更多的是因为不需要成本,只需要在做白日梦的某一个瞬间,随时,随地。比如,想去北海道——我坐在这里写字的时候,仍然可以遨游到那里。春天来了,玉渊潭的樱花怒放了,不知道在北海道或者京都的某一处公园里,数万株樱花一起盛开再一起凋落是如何的惊艳繁华。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这一下子真正是扎扎实实地替北海道作了免费广告,让人们领悟爱的真谛还顺便说了友好、和谐。

    一个人与一座城、或者一个地点的特殊的神秘的联系,或许就发生在幽微细密处。

    常年迷恋姬神的音乐,清澈、空灵、辽远、忧伤的调子,北海道原住民女声合唱里透着生存劳作的艰辛,又有日常生活里细小朴素的欣喜,或者欢快,或者悲凉,令人动容。想象中的北海道总是给我留下白米饭、腌萝卜、海带豆腐、深海鱼生混合的味道,还有虾夷族妇女打鱼晒网或者举行神秘原始的宗教仪式时唱歌的情景。

    知道北海道,是在更遥远的十数年前,算是黑白片时代。

    《绝唱》里的小雪,《血疑》里的光夫,都在北海道出现过。当年看的小画本,或者电视,都是黑白分明的。小雪弥留之际美得令人心醉的面容,光夫知道了最爱的女孩是亲妹妹之后,一个人跑到北海道牧场那凄绝的令人心碎的爱情……后来是高仓健那斧削一样的脸出现在北海道,真由美明亮深情的眼里满含着的那种大胆热烈的爱情,他们刚柔并济的身影在一匹马上贴在一起……

    北海道,北海道,无边的沧浪,漆黑的岩石,天与地之间迷蒙的灰蓝,寒冷的牧场,黑或者白的衣衫,寂寞,荒芜。再后来是《兆治的小酒馆》、《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即使是《情书》里的小樽,漫天的大雪、伤感的初恋……即使四季都一一演过,仍然是黑白感觉。

    少女时代期许的那种生死爱情应该发生在这里。因为我不能到达,所以总是充满想象。

    仿佛一下子把我对北海道的想象带到彩色电影时代的,是令人猝不及防的舒淇们。《非诚勿扰》将重要的情节和场景都安排在了北海道。现在的北海道似乎是美食、温泉、美景、温暖的爱情与快乐的旅程的拼盘,是编剧加导演的冯小刚,或者是制片人理想的演绎浪漫之佳处,简直就是爱情的桃花源,完全没有了日本文化里那种凝重含蓄的气韵和精致闷骚的拿捏,没有了从高仓健到北野武,那种很酷的、总是沉默得近乎无表情的深沉与拙朴。

    温暖的干草一样的大色块橙黄,浓郁的葱绿,深厚平静的蔚蓝,一 一展现在北海道辽阔的田野和海面上。虽然搞笑地掺杂进葛优跪地忏悔的情节,显得突兀,但是谁没有一点在自己价值观里被夸大为罪恶的错误呢?谁没有纠缠内心的一点点庸人自扰的故事呢?而舒淇到北海道,不就是因为爱上不该爱的人,在这里开始,也想在这里结束么?

    上帝说,要有光。在看《菊与刀》的精装本里众多的日本名画时,忽然之间体验到了那种凌蒙初开之际阳光一下子明媚了人间的感觉。浮世绘的构图、用色、人物衣饰、表情的各种线条、透视角度,沿袭了中国画风的传统习惯,西洋画法也被吸收进来,北斋、春信、歌麿等人的浮世绘里或者《枕草子》、《源氏物语》里的那种平面人物,突然有了明暗的对比,脸部有了光。看《非诚勿扰》,多年来对北海道的荒芜寒冷印象奇异逆转,也突然一下子明亮了,温暖了。菜花黄,稻田绿,小镇安静,酒馆温馨,温泉里天人合一,人生苦短,还有什么是一定要背负着放不下的呢?

    中国人的圆满、热闹,在有富裕赞助商慷慨解囊、电影营销手段越发成熟的今天,也走得很远,搬到了异国的布景前上演。

    电影史上有过很多因为一部电影的选景而使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场馆、地点甚至某种品牌的首饰流芳百世的例子。奥黛丽·赫本的罗马,英格丽·鲍曼和亨佛莱·鲍嘉的卡萨布兰卡,《蒂凡尼早餐》的第五大道,《天使爱美丽》的咖啡馆,《夏日嬷嬷茶》的小岛,《悲情城市》的台北,甚至是《千里走单骑》经过的束河古镇……不胜枚举。

    真正因为看了冯小刚电影而选择了北海道旅游路线的有闲人,说不定还要去“四姐妹”酒馆看一看呢……40年前的美丽严妆女子,40年后仍是快乐达观的老年美女,时光就是这么令人唏嘘,也令人感动。也许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们人生最美好的年光从未离开过北海道,是这个地方涵养了如此轻松愉悦的人生。个人认为这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一笔。作为演员的舒淇本人可能在身临其境时会感觉到那一瞬间内心的成长吧。

    也许有一天舒淇也会老去,也许有一天仍然会去寻找爱情,或者努力结束某一段爱情,这将是一个具体的真实的过程,而过程总是那么美丽。电影中一根筋的女子,爱上了已婚的男人,甚至为他而投海自杀。本来是要到北海道疗伤、自省,以图超度旧日纠缠的灵魂,而自杀带来的小高潮将舒淇毋庸置疑地推向了葛优——经历了生死的女子终于明白了眼前人才值得珍视,生命由此获得了脱胎换骨的质变——如此老套的故事。

    一个成年的观影者,也许不会在意爱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种生活智慧里本来就有的疏离感令人在纯粹的观影愉悦之外,很快就会忘记别人的浮皮潦草的故事,而真正恋恋于电影画面里那神奇美丽的地方。到底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成就了一段故事,还是渺小的普通人们被一个传统深厚的地方吸纳了并逐渐沉积?

    可以肯定的是,冯导们那一代人在长心智的年龄也看多了12或14寸黑白屏上的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