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联播”现象根在策划缺失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21    作者:尹帆淼    来源:中国艺术报

    前不久,《我的团长我的团》以及《潜伏》在不同地方卫视同时上映,近期《乡村名流》亦是如此,使电视剧“联播”现象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除此以外,各地方电视台节目相近、形式雷同的现象也很普遍,比如“情感天地”之类的节目在晚间时段充斥荧屏,甚至连主持人的谈话和服装风格也难分彼此。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禁思索,同质化的节目令各卫视面目模糊,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无法凸显。

    笔者认为,除了电视频道太多而优秀的节目资源有限这一因素外,缺少专业策划型人才也是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电视台作为大众传媒,不仅需要有具体制作每一期节目的导演、摄像、录音、化妆等人员,更需要宏观层面的策划人才。只有在制作或播出具体节目的前期,拟定合适的选题,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对他人的模仿,从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电视节目。

    要改变这种缺乏个性、跟风从流的状况,应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看到,目前的艺术、传媒类高校在传媒学、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方向中,概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在学生培养与学科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在教授采访、写作、绘画、设计等业务基本原理方面显示出专长。但是,高校不仅需要培养具有高水平业务素质的导演、表演等一线人员,还需要针对社会的需求与当前实际,着力培养真正具有能力和识见的策划型人才。虽然优秀的艺术表演是节目成功的必要保证,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专业的策划型人才,在创意雷同的前提下,再优秀的文艺表演,也只能是在模仿层面花样翻新,而无法真正实现自身的创意价值。因此,具有专业水准的高素质职业策划人才应该是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

    除了艺术传媒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外,电视媒体单位的工作机制也有待完善。栏目、节目的总体策划和把握不仅需要导演、主持人的参与,更应该重视职业策划型人才的介入,以更好地利用其专业技能与策划潜能,发现市场空间,把握传媒方向,完成媒体行业的创新与引导职责。此外,制片厂和各文艺团体等单位,也应做出积极的回应,比如留意与发掘潜在的空间,发现新的创意与人才,减少对固有文化产品的重复制作等等。

    电视剧的过分重播与娱乐节目的流行翻版,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样化的。雷同、重复的电视节目势必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满足社会在创新意义上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快与完善文化市场的分工合作,在尊重表演型人才的同时,加快培养策划型人才。策划与创新对于媒体与社会的意义,应该得到适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