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给每年的舞蹈专业毕业生带来无形的压力,面对残酷的竞争,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和未来的期许究竟如何?本刊记者专门对几所舞蹈专业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见下图),大致发现毕业生对于毕业的意向主要集中在找到合适工作和继续读书深造两个方面,而选择首先找工作的占多数,达到了72%,由此可见如今的应届毕业生已不再为了追求学历而盲目读书,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渴望更为强烈。在对于理想工作的选择上,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到院校当教师,这其中包括表演、理论等各专业的学生,其它工作如院团的演员、编导和文化公司的策划等,则多是学习与此行业相关的表演、编导和传播方向学生的首选,选择比例均等。而被问到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有65%的学生选择了“就业面窄,选择少”。可看出,舞蹈专业就业单位受限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毕业生多,竞争激烈,行业人才饱和也是因素之一。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假设情况下,学生中33%选择考研、博,16%选择出国深造,27%选择从事其它行业,其余则选择自主创业或是其它。由此我们发现,从事其它行业与自主创业是新形势下舞蹈毕业生们的新选择,但是目前来看,自主创业难度较大,成功者为数很少,学生还需要在摸索中艰苦开拓,同时也急切需要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为学生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得到的情况,本刊记者又专门走访了院校和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请他们对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由此搭建毕业生、院校、用人单位之间交流的平台,有针对性地解决毕业生的燃眉之急。
2009年北京舞蹈学院供需见面会一瞥
今年,北京舞蹈学院共有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舞蹈编导、舞蹈学、社会舞蹈、音乐剧、艺术设计等8个系、13个专业方向的299名本科毕业生以及39名硕士毕业生毕业。在3月19日-21日北京舞蹈学院2009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北京舞蹈学院向全国350余家单位发出邀请,截至供需见面会结束,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149家单位向我们发送了邀请函的回执。其中130家单位前来选才,较去年增加了22家。这些参会单位包括国内各大高校、中等专业学校、艺术团体以及文化公司等。他们为北京舞蹈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近500个职位,相比今年毕业生总人数多出近162个职位。
见面会期间,各系共精心编排了10场汇报展示表演,让用人单位更直观地了解毕业生的能力与水平。在3月21日的洽谈会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截至供需见面会结束已有10名同学和用人单位签订了正式就业协议书。
谈到毕业感想,民间表教专业的曾希卓和舞蹈学专业的蒋琪儿两位同学说,4年的大学生活是一个成熟的过程,系统的知识学习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使他们提高了专业水平,拓宽了思维角度,增强了感悟能力。总结大学期间的学习经验,她们强调主观性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建议师弟师妹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获取知识;勤与师长沟通交流,获得其引领性的建议。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成绩优秀非常重要,同样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不断地自我调整与完善,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未来的规划,毕业生应看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对自己最有益的选择。
近年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的择业更趋于理性化。他们不再坚守“非北京单位不去,非高校教师不当,非国家级艺术团体不进”的择业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期望值,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实现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双赢。
理论人才滞留事出有因 未来就业前景值得期待
● 罗 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
据文化部教科司的统计,当前包含舞蹈专业的高校共有五类,即专业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以及某些理工科或文科专业的院校。这些院校不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主要招生来源,同时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而近五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毕业生的就业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人才滞留方面。
从整个舞蹈学科对于理论或史论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中国舞蹈理论的本体建设来看,舞蹈的理论建设与其它学科相比尚有待提高和完善,但在普通高校中却十分缺少专业舞蹈理论人才和推广型人才的,因此,舞蹈理论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理当不困难。
至于为何会出现当前的这种舞蹈理论人才过分集中滞留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舞蹈学科的发展与实际中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产生矛盾以及舞蹈教育在观念上的误区。按照当下舞蹈学科的类别划分,主要包括创作、表演、教育和理论四个领域。在以往的舞蹈教育中也较为注重高、精、尖的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而缺少基层和普及型的建设。但现实需求中则以全能型或实用型为标准。而这种人才需求标准的原因在于舞蹈学科本身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换言之,当前舞蹈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在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不是全能型的实用人才,另外,过于关注高、精、尖的人才培养而忽视基层的普及型人才以及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当前的舞蹈理论专业学生在就业时产生学无所用现象。因此,以上所说的舞蹈学科本身的建设和观念问题导致了目前人才过于集中的滞留现象。
如果按目前舞蹈理论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我预计在未来可能会出现当前北京舞蹈学院本科生的就业趋势。即是说,人才流动量可能日益增加。原因在于舞蹈理论专业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与表演、编导等术科学生有所不同,从事舞蹈理论要依附于某一单位,而不像编导或演员那样可以选择自由职业甚至无职业等较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与走向。再者,舞蹈理论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以及本身的不够成熟也显示出舞蹈理论人才的空缺与需求。
掌握扎实基本功 提前着手定向实习
● 丁 伟(中央民族歌舞团艺术总监)
中央民族歌舞团最早是由少数民族地区歌舞团的演员和民族地区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主构成。由于体制方面的变化和对演员要求的限制,目前主要是招聘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和北京舞蹈学院及其它各艺术院校的应届毕业生。
民族歌舞团其实每年都需要很多演员。但是近年来,由于生源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少数民族演员越来越少,现在基本上是以汉族演员为主。2007年和2008年歌舞团分别只招收了一名演员,原因是基本功好又有特色的舞蹈演员很难找。
对于将要面临就业的在校生们,我希望在校的大学生们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一名好的民族舞演员首先基本功要扎实;其次,在读书期间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充实自己的舞台经验,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比赛对演员能力的提高和锻炼都是很有裨益的。最后,希望在校的学生能尽早对自己的就业进行规划,仅靠供需见面会的机会很小,很难让用人单位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如在大学3、4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定向到歌舞团实习,增加双方的了解,对于毕业后的就业也是一个捷径。
尽快转变心态 随时迎接挑战
● 曹诚渊(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艺术总监)
近年来,好多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怀着对舞蹈的一腔热爱,甚至放弃进入国家级知名院团的机会来报考我们现代舞团,我很高兴。我想他们更主要的还是喜欢现代舞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如果团里有空缺,或是要成立新团,或是有新剧目上演时,我们会招聘演员。我们的招聘方式主要是来我们团参加招聘考试,一般不去高校面试,所以如果要报考我们团要留意我们的招聘信息。由于我们现代舞团的体制问题,无法解决留京户口、编制等,我们与团员采取的是一年一签的合约关系,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很自由的,团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去留。这些信息希望要来应聘的学生首先了解清楚。
对于演员的要求,近几年,毕业生自身优势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需要的演员不仅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基础,比如身体的软度、开度,跳转翻等各种能力、技术,还需要演员具备应对编导各种要求的能力,思想要开阔,能够接受各种形式的表演,具有可塑造性。另外,演员认真的工作态度、品性的优良,与其他演员的融洽及团队精神在工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招聘中发现一个突出问题,学生没有准备就来报考,让做什么都不能完成,甚至是即兴。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心态没有调整、转变,还抱着学生在学校的心态,老师要求什么做什么,这点是亟待改善的。因为作为用人单位,我们希望招到人后立即就能进入工作状态,应对各种情况,要把这件事当作个人的事业来对待,再就是报团的资料要真实,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因为这本身就显示了一个人的品质。
(本文系焦皎、孙茜、尹力、高思远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