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舞蹈史》出版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17    作者:冀舞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大明著《河北舞蹈史》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河北省“燕赵文化发展中心”设立的第一批立项课题。

    《河北舞蹈史》是以河北行政区划为限撰写的一部舞蹈专史。该书从远古时期写起,直到当今的河北舞蹈现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在河北舞蹈艺术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的舞蹈事件。

    书中一部分古代资料为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独到发现,经甄别首次应用于舞蹈艺术领域。也有小部分为作者第一手材料,使这部书具有了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譬如,第一个引用河北省2004年易县北福地距今8000—7000年间的新石器时期的傩舞面具的重要考古发现,这一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远古傩舞面具,为中国舞史增添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实证。又如,在丰富史料的基础之上,本书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舞蹈的绚丽多姿。王玫罡先生的满族宫廷舞剧脚本《阿爸妞式》交于作者,亦属首次公开发表。该书还整理、分析了汉代著名民间歌舞剧《公莫舞》的最初流行地——冀州(今河北省)中山、常山、邯郸一带以及该舞所产生的时限,针对其是否代言体歌舞剧,还是乐府歌辞、单人舞等问题,做了研究性梳理。起源于北齐、闻名中外的《兰陵王入阵曲》,记录了我国歌舞戏的产生,唐代传入日本。书中对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乃至90年代的多次中日文化交流中的舞乐《兰陵王》作了详细考证和记述。还有,对民国时期河北舞蹈特别是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地的舞蹈活动进行了大量综合性整理、归纳,使之历史面目更趋清晰。对新中国河北舞蹈极其繁杂、琐细的资料进行了大量搜集和认真归整,在较严格的意义上遴选出新中国河北舞蹈的重要活动、代表人物和作品,并对截至目前为止的河北民间舞种数量及其形貌进行了研究性记述。

    本书持论严谨,内容翔实,在中华古代舞蹈史料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深入发掘、整理、研究,穿针引线,钩沉拾遗,按照艺术发展规律塑型,使河北舞蹈史从无到有,为中国舞蹈艺术史的学科建设,也为河北艺术理论建设做了一件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