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14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4月17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的“超纵至诚——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作品展”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今年正值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展览将展出他不同时期创作的书画作品80余幅,其中大部分作品是第一次面向观众展出。本版选取了李苦禅先生早期的一些作品,以期读者从中感受苦禅先生早期美术活动在当代美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体味苦禅先生博大的民族情怀和人文精神。——编者

画中英杰——李苦禅早期的美术活动

● 李松

    长时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把李苦禅视为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性画家之一,对他的爱国气节和高尚人品记述也较多,而对他早期的美术活动、他在当代美术史上的作用和价值则比较忽视,值得加以重新研究。

    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美术运动的中心地区是上海、北京、杭州。李苦禅在这三个地区的美术院校(也是美术活动最活跃的地方)都担任过教学工作。

    在这个时期,他先后作出过几个重要的选择,不仅直接决定了他毕生的艺术道路,也是其对当代美术变革运动的直接参与。

    第一个选择是在1918年、1919年,20岁的李苦禅从山东到北京,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学习法文的同时,入画法研究会。该会由蔡元培于1918年2月创办,是业余的学画组织,而蔡元培对其很重视,将其作为实践美育主张的重要试验,聘请了本校的李毅士、钱稻荪等人和校外的徐悲鸿、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担任导师。

    蔡元培主张:“今世为东西文化融和时代,西洋之所长,吾国自当采用。”“故望中国画家亦须采用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①在“五四”前后,激进的文化知识界对于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取向之思考,蔡元培的看法是有代表性,也很有影响的。而陈师曾关于文人画之价值的冷静判断,徐悲鸿的“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的著名观点也都形成于此一时期,且均发表于蔡元培主编的《绘学杂志》上。

    在画法研究会,李苦禅主要师从徐悲鸿学炭画素描:“一九一九年,长余三岁之徐公乃余西画开蒙师也”(李苦禅《忆悲鸿先生》),艺术的入门教育和北京文化艺术界的学术氛围先入为主地深刻影响了李苦禅。

    循此路向,李苦禅作出的第二个选择是在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这是中国现代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林风眠、徐悲鸿都曾担任校长。从那个时期留下的吉光片羽中,可以看出李苦禅在“国立艺专”打下了很好的素描、水彩、油画基础,在同时代人中是出类拔萃的。

    李苦禅在“国立艺专”学习一年之后,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重要选择,投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1917年于54岁时初到北京,两年以后定居。1923年李苦禅拜师之时,正是齐白石衰年变法之际,生活上、艺术上都十分艰难。能得一门生知己,深有感慨,在赠李苦禅的诗中清楚地道出自己的心情:“怜君能不误聪明,耻向邯郸共学行。若使当年慕名誉,槐堂(陈师曾)今日有门生。”

    60年后,李苦禅在文章中追忆说,当时他“很不容易进入了‘国立艺专’西画系,但我更爱土生土长的国画,很想拜一位国画老师。可是,当时画坛死气沉沉,盛行临摹‘四王’,陈陈相因。悲鸿先生对我说:唉,文止于八股,画止于‘四王’啊!当时我得知一位虽不太出名,却很有创新精神的老画师,就是齐白石先生。”②齐白石在早年的众多门生中,最契重李苦禅:“余门下弟子数百人,人也学吾手,英(李苦禅)也夺吾心。英也过吾,英也无敌。”齐白石对于自己的得意门生,最为赞赏的是“苦禅仁弟有创造之心手,可喜也”。

    学生向慕老师,以其“很有创新精神”;老师推重学生,也是出于其“有创造之心手”;老师弟子之结合,其共同的基础,正是推进中国画发展的共同心愿和一致的致力焦点。

    而李苦禅在齐白石还未曾广为人知之时,能够那么早地认识到齐白石的价值,也是具有卓见的。

    1930年,李苦禅应林风眠之聘任杭州艺专国画教授。该校也是由蔡元培创始的,初成立于1928年3月,称“国立艺术院”,1930年改为“国立杭州艺专”。学院也有自己鲜明的艺术口号,即:“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而在学院初创时的《艺术教育大纲》中,有一项特殊的教学安排:“本校绘画系之异于各地者,即包括国画、西画于一系之中……我们假如要把颓废的国画适应社会意识的需要而另辟新途径,则研究国画者不宜忽视西画的贡献;同时,我们假如又要把油画脱离西洋的陈式而足以代表民族精神的新艺术,那么研究西画者亦不宜忽视千百年来国画的成绩。”这是中国现代绘画发展中一次很重要的试验。

    在这种教学试验中,毕业于西画系,又师承齐白石的李苦禅是难得的教授人选。

    李苦禅在杭州艺专任教期间,同时应邀出任上海美专兼职教授,并曾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

    从李苦禅早年学习和执教过的几家院校教学宗旨和活动情况看,都体现着共同的艺术思潮。融汇中西艺术的努力、活跃的创作思想使得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画坛呈现出近百年来第一个繁荣时期,李苦禅的艺术成熟得很早,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分不开,也与他从艺术革新先驱者那里直接受到的影响分不开。

    李苦禅早期的又一重要艺术活动是与赵望云等人结成吼虹艺术社,共倡新国画运动。“我在1929年至1930年又与李苦禅等合办吼虹艺术社,目的是在提倡新国画运动。那时虽然生活很苦,但还是出了两期《吼虹月刊》,并编有《苦禅望云画集》两册,由震东书店出版(吼虹艺术社社址在手帕胡同十九号),自社址被宪兵搜查后,即携带作品出走东北……”③

    走向现实生活,走向民间,是当时有志于改革、发展中国画的画家们在如何走出困境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赵望云的农村写生是影响深远的一次突破。与赵望云合力提倡新国画运动的李苦禅在艺术实践上也付出同样的努力。但目前由于直接材料不足,无法展开作进一步的论述。

    李苦禅早期的艺术活动,始终没有脱离开由蔡元培、林风眠、徐悲鸿、齐白石、赵望云、潘天寿,以及1925年结识的王森然等人所形成的文化、艺术圈。他也属于他们之中的一员,曾经为中国画的革新作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对于李苦禅早期的创作活动和画迹需要作进一步的挖掘、研究,以便对他在当代美术发展中曾经起过的作用,作出应有的准确评价。

    注:

    ①蔡元培《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之演说词》(原载1919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日刊》,见《蔡元培美学文选》,北大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②李苦禅《忆恩师白石翁二三事》(《湘潭文史资料》第三辑,齐白石诞生一百三十周年纪念专辑,1984年)

    ③程征编《从学徒到大师——画家赵望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