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生民: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时代强音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10     作者:段泽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生·生民: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时代强音

——记“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民生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人文思想与艺术传统中,民生问题也一直是一个重要命题。在处于社会巨大转型的当代中国,芸芸众生对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为今天的中国画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反映记录时代的进程也是中国艺术家的艺术理想。为纪念蒋兆和105周年诞辰而于日前开展的“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正是当代画家对这一艺术理念的追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在展览开幕式上说,现实主义艺术思想作为精神层面的学术引导并不等同于创作实践中的写实主义手法。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在其发展过程中,关注人和人的价值及其真实存在,它将把丰富的主题内容、新颖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艺术技艺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它理所应当在主旋律的呈现中尽最大的可能调动手段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艺术家的独特性,并且在这种多样化的追求中努力体现张扬主旋律意识和主流精神,来描绘这个时代和打上了这个时代烙印的当代人。

    以建设的心态关注民生

    上世纪40年代,蒋兆和创作完成了高2米、长约27米的《流民图》,用画笔真实描绘出那个时代民众的悲惨生活,而画作完成后坎坷的命运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如今这张残破的现实主义巨作静静陈列在中国美术馆一楼圆厅中央供大家观赏。

    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当下,曾一度被忽视的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在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后就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不是在面对重大历史事件时,才需要现实主义这种表现形式,而是应将其视为艺术家始终秉承的艺术理念。画什么与怎么画这个艺术界的老话题,再次被展览鲜明地提出来,这也是在当下这个特殊历史年份和历史时期值得每一个艺术家思考的课题。

    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马振声表示,虽然蒋兆和开始画画时,并不了解什么是现实主义,但从一开始他就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应当弘扬蒋兆和贴近生活、关注民生、为民写真的艺术精神。蒋兆和谈及《流民图》创作时曾写到:“我不能在艺术园地里找寻鲜美的花朵,我要站在大众之前,采取人生现实的资料。在这个时代里只有艺术方能表现人间的情景和痛苦的现实遭遇。”虽然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已使我们当代人所处的环境与蒋兆和所表现的社会状况大为不同,但对民生的关注,尤其是对困难群体的关怀应当成为当下一个新的主题。

    在此次展览中我们看到了画家对普通百姓的关注,苗再新的《矿工》、南海岩的《母亲》、李洋的《打工族素描》等真实描绘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生存状态,画家以平民、平视、平等、平和的身份、角度、心态和在场的切入方式,表现生活中的普通人与困难群体,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说,这个展览的策划主旨明确,让艺术家关注民生,但每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画家不应只观察表面,而应通过艺术形式表现生活的本质。现实主义作为当下多元创作理念中的一种,自然不是一味地赞扬或歌功颂德,更不应是盲目偏激地批判,而是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深刻理性地揭示问题。如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田黎明所说,画家要以一种建设的心态关注新时期的困难群体。这种建设就是以一种心平气和、温和敦厚的心态将继承保持中国画传统、弘扬老一辈的学术传统与体验当代的人文境界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展览中,毕建勋的《永远和你在一起》和孔紫的《搭伴》就是这种建设性的一种体现。两位画家将作品表现的内容聚焦在老人晚年生活上,尽管毕建勋表示,他不想刻意强调老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身份,而是想说普通人也有可歌可泣的东西,爱和悲悯是他想真正传达的。但是,对病房里老年人生活关注的独特视角和充满真情的描绘,感动着每一位从画作前经过的人。一位已经照顾卧床不起的老伴3年有余的老者,难掩心中的激动,看完画作后泪流不止,他觉得画面上的情景似乎就是在描绘自己。孔紫创作《搭伴》的缘起是山西偏僻山区老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些或是因为老伴去世、或是因为没有子女的老人在没有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一起生活过日子,相互扶持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这种对于城市居民看来都很前卫的生活方式,通过画家的画笔展示在观众面前,在让我们感动于人间真爱的同时,也为重新看待城市老年人生活方式带来些许的启示。

    以真情与真艺展现生民

    艺术是情感的载体,艺术的魅力在于打动人心。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流民图》时,即使是成长在新时期的年轻人,也会为画中人物所打动,这不仅仅因为画面上描绘人物的悲惨经历,更在于凝聚在画家笔下的真情。对生活真实的描绘,对真情的流露,对真性的表达,浸透在画面的每一个线条上。中国画进入当代,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味迎合部分人猎奇心态和追求视觉刺激的人物形象在当代中国画坛层出不穷,在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下,我们是不可能创作出类似《流民图》或罗中立的《父亲》那样感人的作品的。与此同时,这种感人的力量可能跟画面的尺幅和视觉震撼力没有直接关系。中国画进入当代,确实遇到一些新的变化,为了展览的需要,大尺幅的作品往往成为展厅的主角,不少可远观而不太经得起推敲的中国画很容易吸引我们的眼球,可艺术的真谛在于感人、打动人,而动人的基础来自于创作者自身的真挚情感和对技艺永无止境的追求。

    16岁因家庭败落就流落上海,与流民一起生活,让蒋兆和自己就成为《流民图》的一分子,近距离的体验和长期的生活积淀为蒋兆和的人物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尽管这样,蒋兆和在创作中,画面上的每一个人物都会请模特来画素描,甚至为画好毛驴,他还专门从集市上牵了一头到工作室。这种对艺术的执着精神,与那些在画室里描照片和不闻窗外事的画家有着天壤之别,而作品呈现的面貌也就可想而知。

    有人说,蒋兆和的《流民图》就是一种写生创作。可如果我们自己观察画面上的人物就会发现其实不然,比如小女孩纤细的胳膊似乎是不合比例的。画家李洋表示,如果我们认真研读《流民图》会发现蒋兆和把对模特写生发展为对模特创作。人物情绪对观众的感染不是单纯地写生而是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概括的艺术创作,唯此方能达到如此感人的效果。其实,这里说的恰恰是蒋兆和留给当代中国画坛的一笔巨大财富。他的《流民图》很好地回答了中国画该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这个曾困扰我们许久的命题。

    与黄胄重复线条所具有的生命力不同,也迥异于以方增先为主的浙江画家水墨本体人物创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蒋兆和就提出以白描为造型基础,适当吸收西画塑形之长,适当修正了其先前提出的“不摹古人,不学时尚,面向生活,融合中西”的艺术主张,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在这个展览中,从蒋兆和的学生、著名画家范曾和画家赵建成绘制的两幅蒋兆和像都可看到这种艺术主张在今天的延续和发展。

    然而,追求创新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据马振声介绍,他曾听蒋兆和的夫人萧琼说过,当时组织画展,蒋兆和送作品到西画组,人家不收,说是国画,交国画组也不收,说是西画,这种不类中西、横遭非难的窘境对当时的画家来说,光是承担起来就需要相当的勇气,但蒋兆和秉承对艺术的严肃认真态度和执着探索精神,开创了独到的中国画面貌,其为探索与创新艺术语言的勇气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无疑值得当下画家学习。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人物画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但在80年代以后发生了变化,如今人物、山水、花鸟画三分天下。中国美术馆学术二部副主任裔萼认为,人物画贴近人生就兴盛,远离人生就式微,这应是人物画发展的规律。“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的举办和蒋兆和《流民图》的再次展出,不仅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民生这个问题上,更将现实主义这个命题再次鲜明地在中国画坛提出。当现实主义出现的时候,总是以一种批判的力量针砭时弊,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印刻在几代美术人心中,随后现实主义因过于关注颂扬和一味地歌功颂德而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广受质疑。在多元价值观碰撞的今天,我们很难讲现实主义就是主流或是唯一的表现形式,注重形式语言和个人情感的表达都可视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但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创作要求我们从新的角度观看和体察社会,尤其在民生这个主题上,我们的态度不应是一味地赞扬或歌颂,也不应是偏激地批判和反讽,而应以一种建设的心态深入观察和体味生活,画家的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再现,还是一种发现,现实主义的活力不是简单的反映,而是给人带来启发性的思考。其实,在蒋兆和创作完成《流民图》后就已经揭示出来,这个展览正是这一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传统的延续,是关注民生、反映现实的时代强音。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