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新剧推新人推动黄梅戏发展——访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
http://www.cflac.org.cn    2009-03-31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出《雷雨》,一出《天仙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对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两出剧目的挑选可谓用心良苦。前者是新编黄梅戏,是剧院近年来在剧目创新上的杰出代表;后者全部启用年轻演员,是近年来剧院培养新秀的一次集中展示。“一个是出剧目,一个是出人才,这才是剧院生存发展的立足所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说。

    记者: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黄梅戏适宜于演出传统戏,一说起来就是《天仙配》、《女驸马》之类。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此次来京演出带来的现代戏《雷雨》让人们对黄梅戏的表现力有了新的认识。

    蒋建国:《雷雨》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于2005年推出的。用黄梅戏演曹禺的这出戏,自然有些出乎观众的意料。但现在进入新世纪,观众有新需求,我们当然不能固步自封。黄梅戏中的现代戏至今仍不多见,这正是黄梅戏创新寻求突破的一个切入点。我们认为重新改编经典剧本把握比较大,所以我们选择了曹禺先生的《雷雨》来排,中外观众对它都比较熟悉,关键还在于《雷雨》中的情感也适合用黄梅戏来表达。

    记者:黄梅戏版的《雷雨》与曹禺的原作相比有哪些改动?在舞台上又是用哪些新的表现手法来完成这一现代题材的?

    蒋建国:改编成黄梅戏的《雷雨》改变了黄梅戏以塑造女性人物见长的局面,具有挑战性地将一位男子作为第一主角,并在改编的过程中拓宽了黄梅戏的表现领域。黄梅戏《雷雨》有意识地采用了话剧中诗意的舞台调度,在人物动作造型上追求雕塑效果,运用打击乐表现人物透不过气来的内心世界,在光影氛围和照明切换上吸收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整个舞台显得扑朔迷离,渲染出人物命运的悲剧气氛。而在舞台呈现上,《雷雨》则利用戏剧空间置换的灵活性,将周朴园一家“迁”到了徽州的深宅大院,故事的空间放在了徽州,使该剧带上了安徽的地域特点,同时徽州建筑本身具有的压抑感与剧情氛围也结合得十分完美。

    事实证明,黄梅戏《雷雨》是广受好评的。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雷雨》一举夺取优秀剧目奖,随后又几度吐芳异国,在北美和日本等地的演出也大获成功。这就说明了,黄梅戏的表现领域是宽泛的,不仅可以演《天仙配》、《女驸马》这样的表达爱情的传统剧目,也能演一些厚重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剧目,这些尝试使黄梅戏的舞台更加丰富。

    记者:据我了解,《雷雨》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几年来推出的众多新剧目中的一出。

    蒋建国:是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发展成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经常考虑的问题。说起来,演传统剧目,已经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我们还要有所继承发展。黄梅戏还很年轻,只不过两百多年的历史,形成剧种也才半个世纪,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一个处在青壮年阶段的剧种,没有什么程式和包袱,探索发展势在必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黄梅戏的创作上多有成就。《长恨歌》、《回民湾》、《墙头马上》、《大眼睛的期盼》、《胡雪岩》都是新世纪剧目创作上的收获,仅2005年就有《雷雨》、《知心村官》、《逆火》、《霸王别姬》四部剧目创作上演。以前我们排戏周期比较长,一般两三年排一出戏,现在我们每年至少排一两部戏,而且是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只有持续不断地有新剧目创作出来,才能保证剧院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状态,在这种创作状态下,才有优秀剧目出现的可能。

    记者:此次来京演出的另一出大戏《天仙配》向观众展现了年轻演员的风采,可见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培养年轻演员上,也煞费苦心。

    蒋建国:剧目兴旺的同时,年轻演员也在茁壮成长。为了培养年轻演员,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成立了有30多人的小梅花剧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年轻演员们独立排演了《红楼梦》、《大眼睛的期盼》、《风摇二月天》等剧目。通过参加各种演出与比赛,他们的表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小梅花剧团独立演出的机会毕竟还很少,但他们常常参与很多大戏的演出,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启发。而此次登台国家大剧院演出《天仙配》,对年轻演员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

    2008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又与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联合招收了40名学员,其中30名学习表演,10名学习音乐,不少老一辈黄梅戏艺术家参与到对他们的指导培养之中。这些学员5年后毕业,将会为黄梅戏发展增添新的力量。不仅如此,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让年轻演员到北京、上海进行深造,不仅学习表演,而且学习导演、编剧、舞美等专业。目前中国各个剧种都是编创人员比较缺乏,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以前比较失衡,现在则要齐头并进,让各种人才都有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