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做成大事业——访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
http://www.cflac.org.cn    2009-03-17    作者:丁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中,一曲《四将开台》,没有一句唱腔,不设一段台词,仅通过京剧的锣鼓和京胡伴奏、几个木偶的动作表演便将三军将士的威武雄壮,尽展在舞台。这正是福建泉州提线木偶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近期刚刚结束了在葡萄牙、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演出的福建泉州木偶剧团又于3月15日赶赴宝岛台湾进行交流演出。日前,本报记者对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提线木偶对中国戏曲行当功夫的精确把握加上演员深厚的表演功底让全世界观众为之折服,泉州提线木偶是如何登上这个奥运会这个国际舞台的?

    王景贤(以下简称“王”):奥运会开幕式是建团以来我们登上的最高的展示平台。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百年一梦,能赶上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全国有300多个戏曲剧种,有上千个戏曲剧团,泉州木偶剧团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在开幕式上展示,这是由泉州提线木偶的特点决定的。提线木偶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戏曲的源头之一,早在汉代就有了。而泉州提线木偶又得到了充分的戏曲化,无论是木偶造型、音乐构成,还是表演形式,都有很强的戏曲特点。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的节目表演结束后,观众对中国有这样的木偶艺术形式感到惊讶,演员一到后台便立刻成为大家崇拜的偶像,不断被拉去照相、签名。

    记:我们了解到,开幕式演出结束后,您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祝贺电话,如此看来泉州木偶剧团还是拥有比较广泛的国际市场的。

    王:2008北京奥运会国际舞台上的展示,无疑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我们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国的热情邀请也纷纷而至,让我们看到了提线木偶广阔无限的生存空间。尽管面对生存提线木偶还是有一定的艰难度和危机感,但总体看来比较乐观。从上世纪90年代经历的生存危机到如今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剧团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大家的努力,在对外交流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17年间曾百余次出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在联合国总部做过专场表演。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表明,一个艺术院团的影响力不在于是否有抢眼的明星,而在于表演内容是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创性。通过在国外的多年演出,我们得到了尊重。外国友人称赞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他们尊重我们,甚至崇拜我们。我想,将一个民族的文明自信展现到世界友人面前,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记:我们真为泉州市木偶剧团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当前,剧团是否还面临一些困境?

    王:泉州提线木偶上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作复杂,表演难度系数很高。能在舞台上做精湛的表演,表演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从小学习。泉州木偶剧团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近年来,国人对学习现代艺术有较高热情,对外来文化、时尚文化的盲目崇拜和追随,造成了青少年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提线木偶戏对年轻人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加之,我们也只能为求学者提供中专学历,这使得传承问题一度成为瓶颈制约提线木偶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包括整个奥运会开幕式都极大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想这都会带动国人更加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泉州在这个时候做世界性的展示,肯定也会对青少年具有更强的感召力,有可能促使他们选择泉州提线木偶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记:对于木偶剧团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您有哪些打算?

    王:立足传统,立足本地,设立窗口打开市场是泉州木偶剧团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曾连续几年在北京演出,反响强烈。我想寻找机会在北京设立一个窗口,做定期、定点的演出。以泉州为基地,以北京为窗口,以世界为舞台,小木偶也能做成大事业,也可以有大影响、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