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著名艺术家周韶华的“大风歌——周韶华新作展”2月28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开幕。
年已八旬的周韶华将他的创作生涯称为“三大战役”,即围绕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创作的艺术三部曲,这体现了艺术家在题材选择以及文化内涵上不断求新的艺术精神。本次展出的29件作品就是从这“三大战役”中挑选出来的近几年的新作,体现了周韶华一贯的创新风格,包容、开阔、大气、震撼……几乎所有能够描述阳刚大气的词语在这里都能找到注脚,但其中也不乏侧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抒发细腻情感的抒情小品。
与当代具有革新意识的画家不同的是,周韶华的画面中包含着既现代又传统的文化信息。从他那些充满远古文化符号和当代意象的山水图式中,观者能感受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身在何方,我们要去哪里”的哲学命题。
——编 者
本次在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举办的“大风歌——周韶华新作展”和前不久湖北省艺术馆举办的周韶华的回顾展——“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集中反映了周韶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30年间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由于展厅所限,本次展览只能展示其部分新作。但仅从这些有限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周韶华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他的山水画不仅是从纵横几万里的空间跨度中对周流不息的宇宙大生命的体悟,宇宙之大象、天地之大美的表达,更是站在中华文化的源头,极目民族文化峰峦叠嶂,以吞吐古今的文化气度和精神涵量,吟唱着他心中的“大风歌”。
周韶华是20世纪中国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过程中最重要、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大家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提出一系列革新中国画的主张,站在时代的前沿呼风唤雨,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国艺术的复兴,使未来的中国艺术以其金声玉振和辉煌不朽再度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今天,周韶华仍以80高龄继续着他的探索,这种精神,正是处在转型期的艺术家应有的进取姿态和时代风采。
周韶华 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先后担任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现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北省美协名誉主席、湖北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美术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和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因举办大河寻源画展、六十年艺术探索展、梦溯仰韶画展、汉唐雄风巡回展和发表《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为世人所注目。多年致力于中国画理论与创作革新的探索与研究,是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
曾以美术家身份先后在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波兰、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韩国和港澳台地区举办画展、艺术交流或讲学,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70余次。
出版《大河寻源画集》、《周韶华画选》、《周韶华六十年艺术探索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周韶华》、《周韶华梦溯仰韶画集》、《周韶华汉唐雄风画集》、《荆楚狂歌——周韶华画集》等个人画集10余种,出版《大河寻源记》、《抱一集》、《艺海纵横》、《面向新世纪》、《大家之路·周韶华》文集5部。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台湾省立美术馆、德国斯图加特民族博物馆、西柏林东方美术馆等机构以及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