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对于保护的方法途径,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文化遗产商业开发应经专家审定
冯骥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主席):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历史名城名镇和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运作。
应该明确地说,产业化有助于公众接触、享受和认同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集体和精神上的文化传承,这也是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时代继续存活乃至发展不能绕开的途径。然而,很多地方由于对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特性缺乏认识,只将其作为一种产业资源,甚至简单地与地方政绩和经济收益挂钩。把文化遗产开发当作土地开发或矿产开发,而且是开发乏术,随意改造,无度利用,其结果是热闹一时,不仅所获经济成果十分有限,造成浪费,还对文化遗产本身造成根本性的破坏。因此建议:
一、凡列入国家到地方各级名录的文化遗产,都应建立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特别是要把对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的审定与监督列为专家组的实质性的工作内容。
二、任何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种民间手艺)都必须有严格的规划,这些规划必须经专家组签字批准方可进行开发。产业开发的部门必须同时承担对遗产保护的相关责任。
三、在产业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专家组要进行跟踪监督。凡违反遗产保护原则的操作,都应通过政府管理部门予以阻止。
有一种观点,似乎文化遗产被产业化了,赚到钱,就是得到了重视,起到了作用。这是错误的。文化遗产一旦被产业化,就难免被按照商业规律解构和重组。能成为卖点的便被拉到前台,不能进入市场的则被搁置一旁,比如古村落中的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民间史诗、传说、故事、歌谣等)就是消失得最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管理部门要担负起这部分遗产的保护责任,不能推给企业一了百了。政府要牢牢抓住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权,以保护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文化遗产是子孙万代共享的财富。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从文化的经济价值来看,也是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才能发挥文化遗产永久的魅力,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时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真正和健康地发展下去。
创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田青(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对于推动社会的保护意识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元宵节,中国艺术研究院租用国家博物馆的场地,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时间长达一个月,盛况空前,直接促成了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此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民族文化宫,在每一年的“遗产日”,都举办了类似的展览。今年元宵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租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场地,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邀请2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京,用图片、实物、录像、真人示范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传统技艺的无穷魅力,再一次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这种临时展览,虽有轰动性,但是不便于永久保存与陈列,后续的研究也得不到深入。为了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向深入与持久,建议国家投资建一座大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如果短时间内实现有困难,建议可以将其纳入国家博物馆分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国家博物馆里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陈列”,也能体现出国家博物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赵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应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一些优势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有其多样性,但单纯的民间传承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在当地自然传承当然最好,但现实是相当一部分传统技艺已经失去了活性生长的土壤,这时就应当充分利用博物馆可以长久收藏的优势。过去,人们认为博物馆只有文物实物的展示,即使有相关技艺的表演,也只是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实物。现在,这个观念已经转变了。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目前国内少数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博物馆。我们组织专门人才去学习这些技艺,然后在馆里展示,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对馆藏内容的丰富和对博物馆功能的拓展。我们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来研究桑蚕丝织技艺。去年,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联合成都、苏州等地将蚕桑丝织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奥运会期间,又组织人员在“奇技天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文物展”的“锦绣华服”部分进行织机表演,还承办了浙江省的“祥云小屋”里的丝织技艺表演活动。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还应当扩大交流、加大合作,这样可以节约一些资源和成本,比如可以节省专门的展示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