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中谱写深圳文艺事业新篇章
http://www.cflac.org.cn     2009-03-03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深圳市文联成立于1981年,28年来,深圳文艺事业紧紧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深圳特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已拥有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评论、民间文艺、杂技、曲艺等12个文艺家协会、6个区文联和2个行业文联,共有4805名会员,其中国家级会员500人,省级会员1243人。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艺工作者队伍和一个比较完整、健全、覆盖全市的文联工作网络。

    近年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深圳市文联举办了一系列高奏时代强音、富有深圳特色的文艺活动。当前,深圳文艺事业进入了历史的最好发展时期,深圳文联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深圳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对于中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深圳文艺界,则是热血沸腾的一年。在新春南方罕见的冰灾中和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文艺家充满真情的歌声、书画、诗文化作温暖的阳光,慰藉受灾民众的心灵;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文艺家以迸发的激情、深情的礼赞成为动人的旋律中最生动的一曲;在思想大解放的号角声中,深圳市文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率领广大文艺家,谱写出精彩的篇章……在深圳市文联的带领下,全市文艺工作者运用各种文艺形式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充分凸显文艺战线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灾难面前鼓舞斗志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2008年,中国遭遇数次灾难,在灾难面前,文艺工作者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创作热情给灾难中的祖国和人民带来温暖和力量。深圳文艺界正是这条文艺战线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深圳市文联在组织发动文艺活动中,发挥了重要力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2008年春节期间,雨雪冰冻灾害肆虐南方。在深圳,数百万来深建设者不能返乡与家人团聚。深圳市文联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抗灾救灾硬仗的指示精神,迅速组织了5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市作协承办的“风雨送书行”,市剧协组织创作的《情暖人心》等小品,市音协承办的声乐器乐专场音乐会,市舞协承办的“激情跨越2008年综艺晚会”,市摄协承办的“和谐深圳创意摄影展”,市书协承办的义务挥春活动,市民协承办的“山歌送给来深建设者专场演出”,市杂协承办的《梦幻西游》杂技剧专场演出等,为留深过年的建设者送去了热情洋溢的文艺大餐,注入了温暖的精神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抗震救灾活动在全国展开,深圳文艺界同样迅速行动起来,以各种有效的方式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深圳市文联积极参与筹办了“抗震救灾,深圳有爱”大型募捐义演晚会,并为晚会录制主题曲《爱在你身边》。市作协与《深圳特区报》合作举办了募捐诗歌朗诵会,并推出了“我们一起扛——深圳文艺界为灾区祈愿”系列专版,以“诗祭”、“文祭”等多种形式推出了《感动中国》等诗词、散文作品,另外还组织几十位诗人举办了诗歌朗诵及赈灾募捐活动,吸引了上千市民参加;作家高成更亲赴灾区采访创作,历时77天,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在四川灾区的77天——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口述实录》;作家摩卡在作协支持下,在重灾区什邡洛水镇,创办了帐篷学校——洛城伞花学校,吸收了300多名学生就读。市影视协自费拍摄了专题片《特殊党费》,记录了深圳市党员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市剧协与深圳广播电台等单位合作推出了“心系汶川”大型空中诗会,35首饱含情感的原创诗歌,通过电波传递了爱与坚强;市美协、市书协联合承办了“丹青寄情,鹏城有爱——深圳书画界赈灾作品汇展义卖竞拍活动”,组织了近600幅书画作品,吸引无数爱心企业和市民积极参与,活动筹得善款超过120万元;市音协迅速组织创作了一批优秀抗震救灾歌曲,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其中歌曲《孩子,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在全球华文广播联盟旗下200多家广播电台同步播放,激起了广泛共鸣,成为在全国抗震救灾行动中最受关注、广受好评的文艺精品之一;市舞协组织创作了《众志成城》、《走出深渊》等舞蹈作品。这些文艺活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服务抗震救灾的时代大局,大力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践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

    无论是抗冰救灾还是抗震救灾,深圳文艺界在市文联的引导和组织下,都举办了有声有色的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深圳文艺在抗冰、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书写了深圳文艺界历史上令人感动的篇章。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展现特区文艺新风采

    200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深圳这座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深圳市文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举办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的文艺活动,展现30年来深圳文艺界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人们展示了深圳文艺界的新气象和值得期待的美好未来。

    2008年12月10日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派的百人合唱团与上海十余位著名艺术家联袂,为中国文联主办的“改革开放颂”大型系列演出精彩压轴,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领导观看了演出,整场演出于大气磅礴中蕴含深情,于历史回顾中抒怀展望,体现出艺术的感人力量;紧接着,“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入选的30幅深圳原创美术作品,以激情笔触描绘了30年来的改革进程,洋溢着深圳气息的“春天的故事”特展,采用新媒体艺术表现深圳的青春活力,成为展览亮点;12月16日,以“我们走在大路上”为题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成就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此前不久,“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论坛”在深圳举行,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学创作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和深入研讨,以开放的形态面向社会,贴近大众,充分体现与群众的互动性和交流性,让市民分享改革开放30年文学建设的成果……这些全国性大型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深圳的文化品位和深圳文艺在全国文艺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各文艺门类精品创作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铺开,各文艺家协会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启动于3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汇聚了体制内外的作家力量,主流文学、打工文学、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共筑文学阵地,52部作品签订了立项合同,并先后在北京、深圳举办了《岭南烟云》等作品学术研讨会、打工文学论坛、第二届“我与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等重要活动。文艺创作室起草了《文艺创作室实施方案》及《文艺创作室未来设想》等文件,组织创作电影剧本《跑过罗湖桥》等作品,拍摄了《公仆》等多部纪录片,并参与了电影《画皮》、电视连续剧《兵峰》等的创作和制作。市影视协与民营文化团体合作策划创作出纪录片《三十而立——改革开放民间记忆》,并参与电视连续剧《情系大鹏湾》、《深圳湾》的策划、审片工作等。市剧协组织创作了话剧《失忆》等作品。市美协以全国全省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画展为契机,组织了200多件作品上送参展、参评,其中24件入选,5件获奖;同时组织了50多件作品参加全省专题展,其中1件获金奖。市舞协积极推进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文艺项目——国标舞剧《一座城市的舞蹈》。

    除了围绕改革开放的文艺活动之外,深圳文艺界还举办了其他活动,表现出深圳文艺界的崭新气象。书法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形成创新的独特书风,在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上,深圳书法篆刻界一举夺得全省各市中最好的成绩,其中一等奖1名,提名奖2名;参加第二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共16件作品获奖。舞蹈以创新和创意为手段,继续打造全国性舞蹈大赛,“第五届深圳舞蹈大赛——创意舞比赛”,提出用全新的创作理念,鼓励创意舞蹈的出新、编舞技法的突破,推动多元创新的舞蹈风潮,发掘人才和精品,成为一个汇聚和展示创意舞艺术创新成果的盛会。美术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既有连续举办六届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又有每年数十项林林总总的展览、讲座,向市民敞开了美术的大门,从“地铁有画看”到“城市画廊”,更是让美术走出殿堂,贴近百姓。摄影也实现了从沙龙摄影向多元化的转型,题材上,风光、新闻、专题、人物、静物、广告摄影百花齐放;表现手法上,纪实、创意、观念、实验摄影,针孔影像、数字影像再创造等各出其招,为摄影艺术注入创意和创新的神髓。以“客家文化节”为平台,民间文艺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杂技、曲艺崭露头角,杂技魔术从市场的摸爬滚打中受到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以“民办公助”形式扶持打造的大型杂技剧《梦幻西游》正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艺术精品迈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开创深圳文艺新局面

    深圳市文联党组近几年来,一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带领全市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致力创造一个开放、多元的创作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艺生态。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部署要求,2008年,深圳市文联结合实际,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深圳文艺事业发展这个主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更加清晰地把握文艺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态势,用发展的观念思考、统领文艺事业,大胆探讨新时期拓展文联职能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牢固树立政治使命意识,从抓具体事务转变为抓规划、重策划、抓重点、抓落实,为全市文艺事业确立了发展的主导纲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建立健全文艺精品创作的各项长效措施,以抓眼前转变为着眼长远,紧扣打造全市最大“创意联合体”的目标。积极探讨研究启动开放式文学艺术院系统工程,引入签约制、工作室制、客座制等新型创作机制,为文艺创作的长远发展开辟了新路。三是精心打造文艺品牌项目,从抓一般性活动转变为抓效应性项目。紧紧抓住有影响的大型项目如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参与打造全市性的文艺品牌项目,如“创意12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关爱行动”等,扩大了文艺对社会的覆盖面,使文艺服务大众,造福群众,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从随意性、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团队化、开放式管理。建立健全了12个文艺家协会,严格按章程和文艺发展规律去管理团队,引导创作,鼓励创新,努力使深圳文艺事业走在全国同行前列。五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借船打鱼”转变为拥有自己的独立阵地。投资5亿多元,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的深圳文学艺术中心工程有望于2009年开工;深圳文艺会堂即将投入使用;深圳艺廊发挥了核心区域的优势,每年24个不同种类的艺术展览吸引了10余万观众欣赏;流动性的城市画廊已在全市各公共场所铺开,使文艺走近了市民,服务了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圳市文联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推进文艺创作室的改革,筹建开放式文学艺术院,依托这一载体,跨越政府与市场、市内与市外、体制内与体制外、培养与引进、团体与民间五个界限,整合各方面的文艺生产要素和文艺创作资源。在文艺创作组织形式上实行文学工程创作项目签约制取得成功,知名文艺家工作室制正在启动。在文艺创作扶持形式上,发挥协会组织作用,对优秀项目和优秀作品进行跟踪、指导和深加工、再创造。

    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圳市文联通过采风创作、考察和学习、文艺交流、培训等以及赛事、展览、座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培养、推出、宣传本土文艺家,并建立深圳艺廊、电视栏目“美术欣赏”等展示平台,营造出人才、出作品的环境。关注、扶持、指导体制外艺术家和民营艺术团体创作文艺精品,凝聚全社会的文艺人才和文艺力量。在对体制外作家、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杂技等各类文艺家的组织、联络、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致力提升深圳文艺的原创能力,倡导文艺观念、题材、形式、手段的创新,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造力;建立文艺创作生活基地,推动创立评奖机制,加强文艺理论建设,促进形成文艺精品创作的长效机制。

    深圳市文联还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促进上游原创产品生产。深圳市文联努力保持和发挥文联作为人民团体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政治优势,增创文联承担一定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优势,探索建立将文联拥有的文艺资源转化为文艺事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主动适应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积极承担起文艺领域的学术性、专业性、社会性、服务性工作,努力为深圳文化产业注入高品质的文学艺术原创力量,增强文化产业的源头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比较突出的方面是参与打造大芬油画产业基地、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为促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深圳市文联在行业管理、行业服务、行业自律方面的职能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对市杂协、市曲协的工作中探索文艺家协会的新模式和行业组织新体制。组织各行业中的艺术家和文化从业者为建设和谐文化开展创作、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成立“深圳市文艺家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有效维护文艺家合法权益。

    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董小明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我们以更清醒的头脑认识了深圳文艺事业的发展形势,看到成绩,看到差距,找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实现文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使文联真正成为全市最大的“创意联合体”,不仅需要全市文艺工作者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更需要全市文联组织切实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关怀、扶持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做好党管文艺的助手,服务全市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深圳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家,与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度时艰,发挥文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的特有作用,以优秀的作品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应对危机的勇气和信心,这也是2009年深圳文艺界的首要任务。同时,认真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起好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创新中焕发活力,在协调服务中增强凝聚力,在团结奋进中扩大影响力,团结和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深圳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