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庚辰在中国音协200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cflac.org.cn    2009-02-24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难忘的2008——在中国音协200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1月18日)

傅庚辰

    2008年让中国刻骨铭心,2008年让世界睁大了眼睛。先是南方的冰冻雨雪灾害,后是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再后来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神舟七号胜利飞天以及世界金融风暴,灾难与欢乐同在,挫折与胜利并存,2008年有太多太深刻的事件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对于中国音乐家协会来说,2008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协会派出了赴汶川灾区的慰问小分队,一些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积极创作表演抗震救灾的作品,积极参加“爱的奉献”捐款演出,沛东同志与地震灾区词作者的通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协会还派出赴安徽“田野的春天”、“新歌唱新疆”采风团,还到达了凤阳县小岗村,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合唱节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音乐活动,提高了音协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丰富了社会音乐生活。尤其是“交响乐百年回顾”、“优秀流行歌曲大赛”、“纪念改革开放30年”等三大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大工程是“交响乐百年回顾”。从2008年6月到12月我奔波于京外十几次,仅上海就去了四次,听了十几场交响音乐会,开了多次座谈会,感触很多很深。这次有25个交响乐团参加的展演,演出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交响乐作品,国交和深交以四管编制的大乐队演出了高难度的大型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马勒《第五交响曲》等经典作品。湖北交响乐团演出了王世光的《长江交响乐曲》,重庆交响乐团演出了本单位作曲家很有地方特色的三部新作品,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了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辽宁交响乐团演出了交响诗《红星颂》,江苏交响乐团也演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音乐会,尤其是由上交举行的交响乐百年回顾的闭幕音乐会非常成功,朱践耳、杨立青、徐景新的几部作品受到热烈欢迎,特别是中国音协委约杜鸣心为交行创作的《交响序曲》获得满堂喝彩,中场休息时我对交行行长说:“从来还没有作曲家为一个企业作交响乐,你们交行要把它珍藏起来作为镇行之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说:“这是抗击世界金融风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这部作品非常好,非常成功。”并表示要帮助解决上交的一些困难问题。但是,这次展演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全国有几十个交响乐团,贫富不齐,苦乐不均,有的乐团一年有两千万经费,而有的乐团只发38%的工资,队伍不整、乐器不全,每逢演出东拼西凑,东挪西借,没有驻团作曲家,演出的音乐会没特色,作品都是“炒冷饭”,只能演外国的或其它地区的作品,“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这种局面难以为继,今后应从乐团经费、人员编制、驻团专职作曲家三方面给以解决,这是发展中国交响乐事业所必须的基本保证。

    从创作角度来说,这次展演的大量古今中外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给我的感受也很强烈,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现代技法要中国化,原样照抄照搬现代技法硬套在中国人的头上是行不通的。这已为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所证明;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胜利,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脱离中国的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而空谈所谓现代技法,不顾听众需要而硬要拿那些人们不原意听、听不下去的东西给人民,那不是进步,而是倒退。是违反了“艺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和方向。所以现代技法要学,但要中国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给以创新。二是音乐语言要民族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着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语言、民族的欣赏习惯,用外来的东西取代是行不通的,在音乐上,语言的民族性尤其深刻,尤其鲜明,尤其浓郁这是抹煞不掉的,是难以取代的,这也为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的创作实践所证明。一些没旋律无调性的所谓现代作品最终被听众所拒绝已经屡见不鲜,甚至连现代某些技法的“发明”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发明”行不通。三是音乐结构科学化。我们在学习曲式学的时候都知道,大型曲式的套曲中有一个原则叫“对比并置”,实际上讲的就是作品要科学结构,有效地推动音乐发展,结构上要有一定的平衡,如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矛盾冲突,对立统一。既有对立,又有统一,否则全曲就会乱作一团,让人理不出头绪,无法接受。对乐曲结构的把握,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对作曲家功力的考验。创作到一定程度就要看作品的结构,结构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我们所听到的一些中外作品,甚至包括国外大师的经典之作当中也有不当之处,也并非完美无瑕,一到那种结构过于累赘、过于冗长的地方,听众便会“跑神”,甚至“坐不住”。科学发展观就是告诉人们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音乐也应当如此。

    第二大工程是“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这项工程现在尚未结束。1985年8月我受国家派遣出任波兰索波特第22届世界歌曲节评委,是中国首次担任,也是亚洲当时唯一的评委,那次歌曲节就是流行歌曲比赛,那次比赛的情景给我以强烈的震撼,我曾彻夜不眠,反复思考中国该怎么办?我思考的结果是:流行歌曲及其演唱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即使是在古典音乐发达的德国和奥地利,在青年中间也有70%-80%的人喜欢流行歌曲。所以,不是你允许它存在它就存在,不允许它存在它就不存在,关键是要正确引导,健康发展。回国后我向中央写了一个《关于第22届索波特世界歌曲节的情况报告》,对流行歌曲进行了评估,介绍了国外的情况并建议今后中国也要派出选手参加比赛。转年文化部成立了三人评选小组,我是其一,相继评选出了韦唯、毛阿敏等赴索波特、柏林参赛并获奖。由中国音协与北京电视台合作,现在北京电视台正在重播,由近百位作者、歌者和评论者参与的大型音乐电视纪实片《岁月如歌》真实的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流行歌曲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今后的发展关键在作品,作者要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创作出与时代息息相关、与生活血肉相连、与人民心心相印的好作品。作者要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电视中介绍陈哲去山西农村生活后创作出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流行歌曲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根本原因是打破禁锢,解放思想的结果。那些优秀歌曲的作者施光南、王酩等已经逝去和还健在的许多闪光的名字我们永远不应忘记。

    第三大工程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3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的巨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令世界刮目相看。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中国音协与上海、广州、深圳、人民音乐出版社等许多城市、单位地区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我也受协会的派遣或应各地之邀出席了许多音乐会,纪念会和颁奖晚会,有的演唱12首,有的演唱15首,有的演唱20首,有的演唱30首,总之,这些歌曲的共同点是唱出了时代的呼声,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作者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这些歌曲的产生与时代不可分割,它们都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产生于破除“两个凡是”之后。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归根结底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开启词曲作家心灵之窗的钥匙。早在1978年12月中旬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开创新局面”,就为文艺的繁荣作出了思想舆论准备。这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优秀歌曲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根源。去年12月22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成功地举办了“时代之声·傅庚辰作品音乐会”。这个音乐会之所以叫“时代之声”,就是因为音乐会里的大型声乐套曲《航天之歌》、《小平之歌》等作品都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

    无独有偶,这台音乐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毛泽东的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是毛主席60年前写的一首诗,毛主席这首诗的后四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去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毛泽东的诗词和胡锦涛的讲话,虽然时隔60年,但二者的心意息息相通,真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两位领导人都在提醒我们,告诫我们,在成功面前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因为我们的面前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在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音乐事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五·四”以来新文化的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文化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文化繁荣,以及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这一切的融合,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的文艺政策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

    当前的中国社会音乐生活,蓬勃发展,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活动,和即将展开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活动,以及未来第七届金钟奖的举行,必将把社会音乐生活推向新的高潮,必将把我们的音乐事业推上新的高峰,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团结一心,艰苦努力,迎接中国音乐的新辉煌!

    让我们再回首:难忘的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