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125年5月7日 星期三

10:54:36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要 闻地 方维权行动文艺评论九州副刊书 缘艺术星河特别关注百家论艺艺海春秋世情写真
重大报道专 题钟鼓楼艺苑走笔名家访谈记者专栏报社动态刊登广告订阅报纸联系方式|报社简介|
费妮的梦幻版画
http://www.cflac.org.cn    2009-02-13    作者:小熊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些艺术家用色彩来创作,有些用形状,有些则会通过灵动的运动瞬间去表达,而法国艺术家费妮(Leoner Fini)在她漫长而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中试图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在北京艺术漫步画廊所推出的20世纪欧洲艺术大师专题陈列,达到一种梦幻的平衡。1907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她主要受前拉斐尔派及奥布里·比尔兹利的影响,开始创作。在1931年移居巴黎后,她开始了真正的艺术家生涯。20世纪30年代正是超现实主义在欧洲如火如荼之时,她和那些同被归属于超现实主义者的达利、恩斯特、多萝西·坦宁、凯·塞奇一起,活跃在巴黎艺坛。同时,作为舞台设计师和插图画家,她给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设计服装,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画插图。费妮的艺术历程颇似酷爱用版画进行戏剧舞台设计的毕加索、用具有独创性的视觉符号进行时装设计的达利,但与曾经一起举办画展的这些艺术大师所不同的是,费妮的绘画语言虽带有超现实主义元素,但同时具备当时很多艺术家所没有的神秘气质,让人联想到莫罗对于圣经和古代神话题材的演绎。

    费妮画笔下的世界,无论是版画的戏剧场景,书籍的故事插图,还是油画创作,都带有创作者对女性世界和女性问题的思考,由于表现的是当时“典型”的超现实主义者们所忽略掉的女性题材,所以她的作品中的人物绝大部分被女性所主宰。例如她创作的版画《女巫》,表现了一个女巫骑着扫帚飞上天空的情景,而她背上的猫,亦是费妮钟爱的绘画对象。在淡色纸板上,费妮用铜板盐酸腐蚀法来勾描女孩的面孔和营造细节,使得女孩在人和动物之间似是而非地融化与飘浮,造成梦境一般的效果;同时,在对于戏剧场景的描绘里,费妮没有把戏剧的背景交待出来,而是只刻画了两个人物,服饰的花边、帽子以及衣服上的高光,都是用二次腐蚀法刻画完成的。艺术家在淡蓝底色上,多层次的白色高光鲜明而具有透明感,弱化了戏剧冲突中人物的紧张情绪,凸现了画面的唯美气质。在她的版画中,色彩简洁,多用纸本底色,辅以黑、白色的细节勾勒,在人物的运动中表现他们的处境、情绪与画面的空间关系,而题材则采用超现实主义惯常的并置手法:猫、猫头鹰、面具、羽毛、狮身人面等,都是她钟爱的题材,她把这些元素运用到创作中,并与女性人物相并置,用马格里特所常用的换位法打破逻辑和现实的观念,达到梦境一般的超现实情境。费妮的艺术语言是虚化的,更多地带有梦幻的色彩,她所设置的场景虽不“现实”但也很容易被观者所接受,这使她成为一个不那么“超现实主义”而能被后来的很多女性主义评论家所注意和言说的“特殊”艺术家。

    费妮在二战后超现实主义热潮回落、世界艺术中心转移到纽约之时移居美国,继续着她的梦幻创作,1996年死于美国。而早在她去世10年前,美国艺评家Catherine就用“她的作品是镜子上的裂痕、浑沌时的梦幻”来总结她的艺术特色,这恐怕是对善于结合色彩、运动造型和情感表达来营造梦境色彩的费妮相当精准的评价了。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艺术报社
中国艺术报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