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时代奋进图景 奏响赣鄱文艺乐章
http://www.cflac.org.cn     2009-02-13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团

    主席:刘华

    常务副主席:郜海镭

    驻会副主席:余达喜 鄢平原 曹杭

    副主席:陈俐 赖大仁 杨金星 温燕霞 邓伟民 何炳钦

创作更多反映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书记)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是江西文艺界共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我代表中国文联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文艺事业的江西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领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一代代江西人民在建设美好家园、推动历史进步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独具江西特色的璀璨文化,孕育了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汤显祖、八大山人等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他们的诗文书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剧、采茶戏、山歌、渔歌、傩舞、灯彩等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舞蹈,陶瓷、古建筑、民间工艺,以及淳厚质朴的客家民俗和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构成了江西地域文化的辉煌乐章。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江西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江西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抓住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珍惜文艺繁荣的创作环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探索,辛勤耕耘,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既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江西文坛艺苑奉献了丰硕成果,也为江西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江西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文艺创作日益繁荣,各级文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江西省文联充分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文艺品牌活动,先后推出的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谷雨诗歌节、大型民俗风情组歌《赣鄱谣》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和重点创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前,我国人民正在满怀信心地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华民族正在经历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尤其在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自觉投身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我国文艺的创新和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期待,也是伟大时代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召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正确方向,牢记根本宗旨,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衷心祝愿江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新世纪新阶段党对文艺工作的新要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基本价值导向,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增强文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衷心祝愿江西广大文艺工作者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生态等资源,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创作出更多反映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气派的优秀作品。

    衷心祝愿江西省文联努力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基本职能,积极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维权”的重要作用,努力增强文联的亲和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衷心祝愿江西省文联充分发挥艺术门类齐全、艺术人才荟萃、艺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广泛团结各方面各领域的文艺工作者,广交善交深交朋友,努力为文艺工作者多办好事实事,积极营造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把省文联建设成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和谐温馨之家”。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必然会造就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推动江西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苏荣(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是江西省文艺界共商文艺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旨在团结和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江西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第六次文代会以来,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出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前,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作活动,共同迈向文艺发展繁荣的春天。

    一要高举伟大旗帜,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化发展新理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创作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深刻认识到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繁荣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期待。文艺不发展,必将落后于时代;文艺慢发展,难以满足群众的期待。要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改革发展的洪流之中。要深刻认识到加快我省文艺事业发展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省人民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这些都是文艺工作必须关注的重点和主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深切的感受和饱满的激情去反映伟大实践、颂扬时代精神。

    二要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努力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贡献聪明才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唱响时代主旋律。要始终坚持把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贴近改革最前沿,深入发展主战场,努力创作出一大批鼓舞人心、激励人心、振奋人心的优秀作品,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始终坚持落实“三贴近”要求,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艺术营养,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用反映美好生活的精品力作回报社会。要始终坚持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大力推进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使文艺创作的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得到充分发展,创作出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的文艺精品。要始终坚持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既要不断攀登艺术高峰,追求艺术之美,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追求人格之美、品德之美,努力实现艺品与人品的统一,以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热爱,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三要高度重视文艺事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实现我省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切实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热情关心和精心推进文艺事业的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精品不断推出的良好环境。各级文联要充分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同文艺工作者的联系,竭诚为他们服务,促进文艺家的团结合作,引导和组织他们加强学习、深入生活,努力把文联和协会建设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要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不断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依法维护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要切实关心文艺人才的成长,从我省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扶持和奖励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文艺家,对独具个性的文艺家,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气度,对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文艺家,要给予特殊的扶持和关爱,提倡文人互勉,反对文人相轻,不用行政管理方法去管理文艺工作,努力在全省文艺界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造就一大批有全国影响的文艺领军人物,力争使江西文艺界出大家、出名家,真正打造一支在全国有实力、有地位的“文艺赣军”。

坚持正确导向 弘扬时代精神

刘上洋(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得圆满成功,是一次民主、团结、鼓劲、务实的大会,对于推动江西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掀起江西文化建设新高潮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六次文代会以来,省文联团结和带领全省文艺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作了一批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佳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围绕打造“文艺赣军”目标,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时代精神,努力创作出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流派的艺术精品,不断繁荣我省的文学艺术。要着力在以下6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创作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决定着文艺的性质和方向,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目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创作方向上,切实解决好一味地迎合西方口味,自觉或不自觉地宣扬西方价值观、审美观的问题;解决好热衷表现所谓的阴暗面的问题;解决好不管人民感受,一味写自己感受的问题;解决好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的问题。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反映伟大变革和社会实践,满腔热情地颂扬时代精神,讴歌人民业绩,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制止的,从而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

    二要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文学是人类心灵的艺术结晶。文学即人学,文艺作品要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必须要树立的第一个理念。文学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升华。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文学理论与创作的一个基本课题。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讲过:“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但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有普遍性。”文学不是现实生活的“照相机”和“摄影机”,应该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概括。文学是人类历史的艺术长卷。文学不但是文学,文学还可以间接地记录历史,可以间接地反映历史,甚至可以直接地反映历史。文学是引领社会前行的艺术之光。在当代中国,正是有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一代大师,才使得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广泛弘扬。当代的文艺工作者,也需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引领我们社会精神的前行,来照亮我们社会前行的脚步。我认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三要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创新是文艺永恒的动力。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学习借鉴、勇于探索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界在创作手法方面有很多创新,有的大胆创新令人耳目一新。像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以漓江两公里的水面为舞台,演出1个小时,7年的门票收入1.5个亿。纵观江西文艺,陶渊明首创我国古典田园诗体,黄庭坚革新诗歌语言开创了宋代诗风,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诗人杨万里创出清新活泼的“诚斋体”,汤显祖以《牡丹亭》开启了一个传奇时代,魏良辅革新昆山腔成为“昆曲之祖”,周德清以《中原音韵》而被冠为“曲韵之祖”,八大山人直抵心灵的大写意创作成为中国画界的一代宗师。这些名家巨匠,都为我们树起了一座座闪耀创新精神的丰碑。所以说,手法的创新非常重要。但是创新不能乱创,要符合艺术规律,要符合文艺的逻辑,不能过分地标新立异。

    四要切实端正创作态度。特别要注意克服浮躁心态。浮躁心态是当前文艺创作的大敌。古往今来,急功近利的创作没有成功的。凡是克服浮躁心态,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在创作上有所作为,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同时要克服一味追求得奖的心态。得奖当然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应该鼓励。但是,一味为了得奖,这就偏离了创作的目的和出发点。要把追求得奖,与作品的时代性、群众性结合起来,真正创作出“叫好”又“叫座”能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还要克服走捷径的心态。有的人为了一夜成名,不是下苦功夫,而是热衷于走捷径。要克服小有名气就吃老本的心态。现实当中,不少文艺家在成名以前尚能扎扎实实、勤奋耕耘、苦练内功,但有的人一有名气,就放松了创作。文学艺术界必须倡导一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的作风,要倡导“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精神。要有苦行僧的精神。文艺家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力戒浮躁,志存高远。只有先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也才能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五要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灵感。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老一辈文艺家,都是深入生活的典型。柳青为写《创业史》,在陕西一个村里住了几年,没有生活,肯定写不出好作品。现在,大家忧虑的是随着文艺现象的复杂化,文艺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一些文艺家不再深入生活寻找灵感,不再深入群众挖掘素材,不再关心群众的生存状态,不再反映百姓的心声,而是钻进高级宾馆里闭门造车,靠商业操作批量生产。应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文艺家们的表现手法是丰富了,但千万不能离群众更远,离生活更远。

    六要努力为创作提供良好的服务。文联是党领导下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与文艺界联系的桥梁纽带。文联干部一定要抱着敬仰、真诚的心态,尽最大的力量为文艺工作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各级文联组织要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指导职能,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加强调查研究,不断认识和掌握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和凝聚文艺界方方面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团结融洽、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文联及各协会要加强同文艺工作者的联系,主动和文艺家交朋友,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当然包括我们宣传部在内。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想文艺家所想,急文艺家所急,办文艺家所需,依法维护他们的权益,努力成为他们的贴心人,把文联及协会办成文艺家们的“和谐温馨之家”。

共同开创江西科学发展美好未来

王少玄(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宏伟征程中,江西省文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广泛团结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继承和发扬江西文艺的优良传统,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把握时代脉搏,敏锐捕捉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思想、新事物、新实践,创作出了一大批生动反映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江西风格和地方特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形成了文艺产品日益丰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创作队伍团结奋进的生动局面,充分发挥了文艺界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联和我们各人民团体都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各方面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省各人民团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省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文艺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鼓舞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也是我们各人民团体共同的事业。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广泛密切地联系各方面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江西红色文化,加强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时期江西人精神,为开创江西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探索文艺规律 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

郜海镭(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形势下,在加快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继2000年12月召开第六次文代会之后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

    八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必须深化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第一, 坚持“文”为首,始终把文学创作摆在文艺创造的首要地位。文联文联,“文”是根本。文学是整个文艺创造的“头道工序”。当前,我省缺乏叫得响、震撼人又叫座的电影、电视、戏曲、歌舞等作品,关键在于好小说、好剧本的匮乏,说到底还是文学底子薄。今后要重点加大文学的创作力度,营造更好的文学创作环境,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作家与文学青年,积极投身文学精品的创作,真正让“头道工序”发挥“领头”和“开路”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作家队伍建设,采取签约制、聘任制以及奖励机制等手段,激发文学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组织文学家和文学青年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去体验生活、采风创作,不仅要深入到群众的实际生活,而且要深入到群众的内心世界,充分反映人民群众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在当前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心态容易浮躁的情况下,在当今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人们从生活的隔膜、情感的疏远、关怀的缺失中更加迫切地渴求心灵的慰藉,更加依赖文艺对精神世界的滋养。因此,今后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体现人文关怀作为文艺创作的关键元素,以博大的悲悯情怀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去关注当今时代火热的生活,反映人民心底最深层的情感,用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表现人性的光辉,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第二,坚持“联”为主,始终把服务作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关键抓手。“联”是文联工作的主要抓手,是为文艺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有效途径。我们深切感到,无论是举办重大文艺活动,还是组织重大题材文艺创作;无论是举办专业文艺展演,还是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都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今后,尤其要重视“联”的作用,发挥“联”的优势,找准“联”的手段,拓展“联”的方式,切实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络与协调,努力以联络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推动我省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媒体即武器、形象即存亡”的信息时代,任何文艺活动的开展,任何文艺作品的推出,任何文艺人才的成长,离开了媒体推介都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今后,我们要特别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强化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为文艺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三,坚持“人”为本,始终把文艺人才当作繁荣文艺事业的根本。事业发展,要在得人。只有始终把发现、扶持、培养文艺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才能使文艺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在当前人民群众文艺鉴赏能力不断提高、文艺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快速更新、文艺竞争百舸争流的新形势下,江西文艺要追求“风景这边独好”,就必须善于策划重大题材文艺创作,提高文艺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凝聚大家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兵团作战”中汇聚人才,发现人才,造就人才。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坚持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的统一,坚持时代共性与张扬个性风格的统一。尊重人才,尊重劳动;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允许和谐的学术争鸣,包容文艺的创作失败;反对文艺宗派,提倡文艺流派,最大限度地调动文艺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和文艺评奖工作,引领正确的创作方向,激发文艺家的创作热情,增强文艺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

    第四,坚持“特”为贵,始终把地域特色作为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文艺作品感乎于情,贵乎于特,没有艺术个性、缺乏地域特色的作品是很难打动观众和读者的。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都是江西历史和当代特有的文化资源。近几年,我省在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的不俗表现告诉我们,始终不渝地彰显赣鄱文化特色,努力创作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应当是我们赣地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永恒追求。当前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趋势,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已是普遍需求。经济建设要抓项目,文化建设同样要抓项目。文艺生产应当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一起抓。真正让文艺产品变成大众喜爱的商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引导文艺工作者将打造江西特色文化与发掘江西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与培植江西风格的新流派结合起来,与开拓文化市场结合起来,努力开掘赣鄱文化的内涵,不断创作出更多的“赣”字号文艺作品,展现赣鄱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江西文艺新流派的独特风采,使江西文艺在全国文艺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五,坚持“精”为重,始终把精品生产作为文艺工作的第一目标。精品力作是支撑一个地方文艺的支柱,是扩大地域影响、提升文艺地位的重要载体。没有精品力作的诞生,不仅无法撑起“文艺赣军”这杆大旗,而且无法面对创造了历史文化辉煌的赣地先贤,更有负当代火热的社会生活。历史昭示我们,精品出自精神。只要我们重新拾起自信,大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把握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呼应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掌握科学发展的创新精义,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就一定能创作出烙上时代印记的精品。同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深知“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以“板凳须坐十年冷”的沉着和定力,不慕虚名,苦练内功,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使之成为闪耀时代精神的力作,在江西文艺发展史上谱写出绚烂多彩的篇章。

努力打造有实力有地位的文艺赣军——江西省第七次文代会综述

李晖

    飞雪迎春到,山花烂漫时。1月18日,南昌赣江之滨的滨江大会堂,518名江西文艺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同参加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场外寒气料峭,会场内暖意融融。随着热烈的掌声,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等领导和在昌的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协领导走上主席台就座。

    胡振民代表中国文联向大会致词。他充分肯定了江西的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江西广大文艺工作者,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创作更多的反映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气派的优秀作品。

    苏荣在会上讲话。他指出,加快我省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的召唤,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必然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举伟大旗帜,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贴近改革最前沿,深入发展主战场,努力创作出一大批鼓舞人心、激励人心、振奋人心的优秀作品。要从我省实际出发,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化素养好、富有创造才华的文学艺术家,尤其要造就一批有全国影响的文艺领军人物,力争使江西文艺界出大家、出名家,打造一支在全国有实力、有地位、德艺双馨的“文艺赣军”。

    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在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以谈心的方式,语重心长地就文艺创作,对518名代表讲了“牢牢把握创作方向、树立正确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文联要努力为创作提供良好服务”六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各级文联要努力为创作提供良好的服务,要加强同文艺工作者的联系,把文联办成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和谐温馨之家”。

    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郜海镭向大会代表作第六届文代会以来的工作报告。

    胡振民、苏荣、刘上洋的重要讲话和郜海镭的报告赢得了全体代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对苏荣提出的打造一支在全国有实力、有地位的“文艺赣军”的目标,代表们群情振奋。

    郜海镭说,由省委书记提出这个目标,是省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战略举措,对推动我省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他说,省委书记在全省文代会这样一个场合,面对518名文艺界代表,郑重提出这一目标,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为江西文艺界打出了一面旗帜、指明了奋斗方向、吹响了进军号角,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今后,文联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都要围绕和坚持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用这面旗帜、这个目标,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励创新,力争使江西文艺界焕发出一股新的生机与活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说,苏荣书记提出打造“文艺赣军”,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但是,江西文艺界是有基础的,打造“文艺赣军”是文联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认真分析全国的创作态势,寻找突破点,引入竞争机制,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实现好省委提出的目标。

    江西省文联副主席余达喜认为,要深入研究江西文艺的现状,抓住江西文艺的表征,深入挖掘江西本土文化资源,凸显江西风格、江西特点、江西气派,打造一支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艺赣军”。江西省文联副主席鄢平原说,打造“文艺赣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夯实基础,重视培养和发现人才,建立运作和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曹杭说,我们今后要像经济工作抓项目一样,在文艺创作中抓项目,找重点,求突破,要建立良好的宣传机制和长效机制以保证实现这个目标。

    江西省作协主席陈世旭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视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要在适当时候召开一次青年文艺家代表大会,把青年文艺工作者组织起来,扶持他们尽快成长,为建设“文艺赣军”夯实基础。江西省舞协主席赵小元认为,“文艺赣军”的提出,方向目标和任务都已明确,关键是要脚踏实地,抓住品牌项目,进行突破。江西省剧协主席金麟认为,要充分利用本省的历史文化优势,并利用现在经济文化大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一套良好的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机制,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江西省美协主席蔡超说,要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山水自然环境的优势做文章,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开拓创新发展的思路,打造一支创新型的“文艺赣军”。

    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梁勇用“震撼”、“振奋”和“鼓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打造有实力、有地位的“文艺赣军”宏伟目标的提出,使我们广播电视人倍感振奋和鼓舞,我们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必须进一步努力,创作更多鼓舞人心、激励人心的优秀作品。书法家王维汉说,要打造“文艺赣军”,文艺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作出自己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同时,还有赖于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因为一支高素质的文艺队伍的建设是各方面综合力量的体现。

    大会审议通过了江西省文联第六届委员工作报告和《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修改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文联领导机构。刘华当选主席,郜海镭当选常务副主席,余达喜、鄢平原、曹杭当选为驻会副主席,陈俐、赖大仁、杨金星、温燕霞、邓伟民、何炳钦当选为副主席。省文联第七届主席团还聘请俞向党等7位同志为荣誉委员。1月19日下午,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