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专家学者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注重生产性方式保护
http://www.cflac.org.cn    2009-02-13    作者: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2月10日至1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在京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齐聚论坛,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的召开,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思路。

    与专利制度保护最新智力成果不同,生产性方式保护针对的是原初智力成果,专家学者和传承人都认为,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一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的保护方式。“作为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福建省德化县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邱双炯以德化白瓷雕塑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德化白瓷雕塑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远销海外,正是因为它以‘圆’为核心思想,以与西方雕塑不一样的线条,切合了周易以‘圆’为至善至美的思想,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情调。生产性方式保护更适合德化白瓷的发展。”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曹保明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应当深入挖掘它的典型要素,解剖它所形成的结构,维护和传承其技艺风范和文化内涵的完整性和纯粹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受到损害和破坏,不少专家强调,需求决定了生产和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也不例外,生产性方式保护要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运行。中国曲协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文科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态性”,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文物的保护不一样,必须进行动态性的保护而不是博物馆式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传统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受到冲击的现实,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传承人叶启桐说,生产性方式保护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否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失去其生命力,成为干枯的标本。清华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冯立昇说:“手工艺不能与现实生活脱离,世界上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手工艺,宋元的瓷器就与唐代的瓷器不同。也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生产性,像钻木取火更多的是表演性。”他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确面临着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需要在现实实践中进一步探讨。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指出,生产性方式保护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不适当的创新很可能产生大问题,有的专业工作者盲目创新,误导了媒体、误导了观众、也误导了管理者,结果自己挖坑自己跳,把传统艺术的发展引向歧途,最终导致文化的“自杀”。要防止和杜绝这种现象。

    如何既保持传统手工技艺的“流动性”又不“流失”其技术本体和人文内涵也是专家们关注的焦点。对此,叶启桐认为,在文化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社会,蕴含着多种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代工业难以比拟的生命活力。传统技艺需要获得产业支持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先于现代工业技术并与之迥然有别的技术形态,但是一旦导入生产也是一种可以在现代文明中与现代工业生产并举共存的产业形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说,在西方一些后工业化国家,人们已经重新发现了手的价值,最精致的西装,都是手工缝制的,最有价值的玻璃,都是当场吹出来的。尽管现代工业生产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现代文明,但是传统手工业也不能弃之如敝履,我们应当在时代背景下把传统技艺振作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邱春林表示,市场经济无孔不入,我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应该主张多元化,不是工业化就一定不好,也不是手工业作坊就一定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不少项目都属于为别人进行生产的商品生产,与现代大工业其实是相通的,保护主要是基本技术和人文内涵的延伸。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面临的困境,除了技术方面的,还有制度方面的。”中国中医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说。自近代以来,我国很多学科都是在西方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长避短?我们往往是以西方标准为标准,结果越弃越糟、越避越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们自己的一套标准和规范。”柳长华的观点也引起不少与会专家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