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摄影大展:展示民生记忆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9    作者: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景式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由中国摄协和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摄影报社承办的“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摄影大展,12月16日在北京开幕。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总参谋长孙凤山,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文联机关有关部室负责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为展览开幕剪彩。

    本次大展由“民生记忆30年”、“城镇记忆30年”、“家庭记忆30年”三部分组成,共展出摄影作品近800幅。这些展示生活本真面目的摄影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改革开放30年来的许多日常生活状态,记录了长安镇这个地处东南沿海、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小镇的点滴细节,另外还展出了13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跨度达30年的家人留影。从民生记忆、城镇记忆再到家庭记忆,平凡的影像里映照的是每个人经历过的生活记忆,巧妙的策划中显现的是一种新颖的展览构建方式。其中,“民生记忆30年”部分从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到2000年代,舍弃了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甚至关键历史瞬间,将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30年变革脉络,用一个个来自于普通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甚至公众中的平凡瞬间加以诠释与展现。“城镇记忆30年”部分展出的反映长安镇历史变迁、生活面貌的影像,更多是取自当地人的家庭相簿,把私人的影像资源作为公共记忆唤起的介质,于是便有了那些翔实鲜活的高度细节化的城镇影像。“家庭记忆30年”部分则是从家庭这一微观社会细胞的现实存在进入,让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13个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简单留影转成了公共影像来呈现,从中便可以理出社会发展的清晰脉络。

    本次展览采用了与公众、与观者更贴近的一种展览模式。展览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这个闹市区的繁华商业街举办,正是让经典影像与公众实现互动,让影像通过更多公众的观看来产生力量的尝试。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项面向公众开放的主题摄影展览,本次大展还结合王府井步行街环境进行独到的视觉设计,使优秀摄影作品得以更好呈现。整个展览的走向由南向北,先展民生,再呈家庭,最后以城镇收官,通过色系区分。民生记忆设置成祥和的红色系,家庭记忆运用了鲜明的苹果绿色调,城镇的展览则以温暖的黄色呈现。一人多高的展架,错落有致的图片,讲述着你我熟悉的故事。同时,展区内15幅精选作品喷绘在600平米的巨大展板上,气势宏大,这些唤醒记忆、引发共鸣的影像冲击视觉、震撼人心。

    精彩的内容、新颖的形式,自然深深吸引了王府井大街上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人们。这些用百姓视角还原细微、质朴生活的影像唤起了每个人内心关于那个年代、那段岁月、那些人物、那些情景、那些故事的不同记忆。而如果将这些记忆的溪流连缀、汇集起来,便可看到改革开放这条不断向前奔腾的大河的波澜壮阔。时值隆冬,大街上的人们无不行色匆匆,但是走到这些作品前时,几乎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看过作品后感慨地说,看过这些作品,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确实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30年。一群小学生则好奇地在反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前指指点点,感慨那些情景与今天的生活是如此不同。一位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参展作品前久久驻足,他说,这些作品唤起了他对童年、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也坚定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展览开幕式的赵泽富、宗立峰夫妇则站在自家的影像资料展板前,热情地向观众介绍这些作品拍摄的背后故事,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也为他们的作品的名字《我家的喜事说不完》做了最直观和贴切的注脚。

    开幕当天,由展览内容汇编而成的3本同名平装书也同时首发。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