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处西南边陲,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海南的书法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1世纪以来,提出了“建立书法之乡,以书法带动海南文化”的思路与目标,书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作为中国书协副主席、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书协主席,吴东民的人生经历和书法成就可以说见证了海南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他也因此被评为海南建省20年来做出突出贡献十大艺术家之一。日前,记者在椰风海韵的海南采访了他。
社会是个人成长的土壤
建省办特区之前的海南是广东的一个行政区,万宁是一个县级市,吴东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地方”。从小就对书法和绘画异常感兴趣的吴东民在小学书法课堂上打下了学习书法的基础,萌发了学习书法的执着。上世纪60年代初的海南很落后,万宁更是连字帖都没有。“我有一个同学的哥哥是‘老三届’,他有颜真卿的《礼勤碑》、苏轼的《寒食帖》,还有柳公权、欧阳询的字帖。我就向他借了一本。同学说,今天晚上借给你,明天早上就要还回来。当时又没有复印机、照相机,怎么把它留下来呢?我就在油灯底下用很薄的纸把这本字帖临了下来。”
这也是吴东民学习书法的开始。当时他是班上的活跃分子,就以黑板报为平台,边写边画,上到小学五六年级,就有一定基础了。之后念初中、高中,上山下乡,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他做过很多工作,当过知青、宣传干事,做过木工、车工、修理工,放映过电影,但从未间断临碑摹帖,研习书法。
1978年,22岁的吴东民赶上了改革开放,调到工会工作,获得了更大的锻炼机会。“个人的成长要有社会的大气候,社会是个人成长的土壤。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就只能永远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吴东民说,教育的改革让他有机会到大学深造,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此获得艺术和事业的大发展。
“文化沙漠”已经很不一样
吴东民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但他谈论自己的故事并不多,更多的时候,他关注的是海南书法从改革开放以来一步一步发展的历程。
尽管地处边陲,海南的书法历史并不算短。唐宋时期,苏轼等一批贬谪官员促使了中原书风在海南的传承。苏轼离开海南前几天所书《渡海帖》是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之后的数百年间,先后出现了白玉蟾、海瑞、张岳崧、潘存、钟芳、祝嘉等名家,一些有名或者无名的摩崖石刻也堪称海南书法的珍贵遗存。
但由于地缘因素,海南书法总的来讲与内陆地区尚存差距。经过3年的筹备,海南书协于1992年成立。“当时海南总人口才有五六百万,研习书法的人就更少。海南书协成立之初,省级会员只有67个,全国会员3个。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在有省级会员580个,全国会员75个,1人获得中国书协二十周年纪念奖,3人获得省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各县市书协、乡镇书协、机关书协也先后成立,和10余年前相比可以说是取得很大的进步了。”
正是因为海南书法事业的起点低、底子薄,所以才需要加紧时间多办活动,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推动书法创作发展。吴东民说,通过活动,可以发现人才、挖掘人才;通过活动,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人的生命在于运动,协会的生命也同样如此。1992年海南书协成立以来,举办了展览活动60多项,这其中,既有与国内一些省市合作举办的书法联展,如泛珠江三角洲“9+2”联展、海南山东书法联展、中南五省书法联展等,也有与香港、澳门、台湾组织的多次书法交流,并积极开展了中外艺术交流,先后组织了中新美联展、新马中联展等,扩大了海南书法的影响。
吴东民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以后,有全国各地的人来到海南,为海南书法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对书法还比较淡漠,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营造氛围,不断创造条件,慢慢培养起来浓郁的书法氛围,现在还涌现出很多少数民族书法家。“以前海南老是被笑说是‘文化沙漠’,但现在已经很不一样了。”
要让书法和生活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就开始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书法,作为一种根植于日常生活之中的高雅艺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吴东民看中的正是书法的这种群众性和日常性:“书法的群众基础好,老百姓容易接受,不管职位高低,只要是搞书法的,人们就可以坐在一起探讨,就容易达到情感的沟通,它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一个人只要爱好书法就可以进入这一项活动,通过努力有所成就,一些单位和学校就愿意调用过去,从这个层面说,书法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因此,自1992年以来,每逢重大节日,海南书协都会组织书法家到农村为群众送温暖、送欢乐,主动为老百姓写春联,深受群众欢迎。成立乡镇书协以后,他们先后举办了两届10个乡镇书协的联展,并评出5个书法之乡和1个书法之村。这种农民书法活动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针对书法的群众性,吴东民说,现在乡镇和农村对书法的兴趣很高,也迫切需要专业书法家的指导;组织书法进农村的活动,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成就,也能增加书协的向心力。
海南书法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则是书法进校园活动。比起成为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的京剧进课堂,吴东民觉得书法进校园更加切实。“京剧有地域上的局限,而且唱戏还需要一定的资质;而书法则不同,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在海南,已经评出了两个书法校园,学书法的氛围特别浓,经常自发地搞书法活动,并举办了3届青少年书法大赛。“普及书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后继有人,要让小学生知道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不但能写好字,还可以让孩子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人物;从文字学上了解汉字的来源演变,为将来了解国学打下基础;陶冶情操,养成细心、耐心的品质,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通过书法,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代代书法家身上就能体现出来。我们也希望当代的少年儿童能通过书法,让自己今后的生活更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