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日中午11点,安徽凤阳小岗村,除了村口气派的牌楼和广场,街道上并没有什么人。
30年前带头在承包土地协议上按下红手印的严宏昌家,女主人段红霞站在路边的树丛后迎接我们。
院子里晒着今年刚收的稻子,院墙下和堂屋、侧屋也堆满了几十口袋稻子。严家人说,今年收了几万斤的粮食。摄影家汪强告诉我们,在严宏昌心里,不管社会怎么变化,粮食是第一位的,所以这位名扬天下的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一直很重视自家的粮食种植。
严家堂屋的摆设很简陋,稍显破烂的案桌上摆满的各种照片、证件、奖章,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资料、《土地承包法》第二版,则显示着主人的不同凡响。
严宏昌的大儿子严余山走进屋里,他正在忙着一家节能减排产品工厂的开设。“就看能获得多少资助了,我们拥有产品的知识产权,这种产品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严余山20岁外出打工,8年后回到家乡开始开设工厂,虽然数次失败,但矢志不渝。多年在外的经历使他的眼界很开阔,对小岗村的发展有很深入的思考。
主人严宏昌进屋了,他显得很沉默。儿子交给他一份发展大棚桃的计划书,告诉他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下午要来开会,让他就这个计划发一下言。严宏昌没有多说话,默默地看那份计划书。30年来,他参加过各种会议,多次想在小岗办工厂,也曾经自家办过瓶盖厂,虽然屡经挫折,要发展的念头却从未在脑子里消失过。
作家温跃渊拿出带来的《三联生活周刊》给严宏昌,《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在严家住了一个星期,对他们家做了一个专题报道。杂志社给他们寄了一份样刊,但他没看到。让温跃渊给他买,温在合肥只找到两份。严说村里最近组织去山东考察了一下蔬菜大棚,但他认为蔬菜大棚可能不适合小岗。
严家摆上丰盛的农家午饭。但女主人们并没有来与我们一起吃饭。
桌上,严余山谈了小岗以前的情况和今后的设想,他对小岗的现状并不满意。小岗最近也组织了一些人去华西村和大寨考察,想寻找到小岗的进一步发展之路。
饭后,严氏父子开始认真地看《三联生活周刊》。其间女主人进来说一家媒体联系要来采访。这么多年来,特别是今年,严家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媒体的采访。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在逗孙子时,严宏昌露出了轻松和幸福的笑容。
从严家出来,我们沿着一条混凝土路——友谊路穿过小岗村,村里现在主要是白墙砖瓦房,有统一的规划,刚建三年,很多人家窗都还没有装。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有了几家农家乐。经过30年来不断的调整合并,小岗村的规模不断扩大,由十多户变为上百户。到今年3月,小岗村又与邻近的严岗、石马两村合并,成立了新的小岗行政村,共有849户,3800多村民。
村头大包干纪念馆的停车场上,高高挂着今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与村民亲切交谈的照片。
村头田野里,一百多座黑色的大棚,这是小岗村谋求致富的双孢菇大棚。2006年5月,苗娟等几名大学生来到小岗创业,带头种植起了大棚蘑菇,带动村民发展了双孢蘑菇179个大棚。现在小岗成立了利民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里几位村民正在清洗刚采摘的蘑菇,这些蘑菇将运往南京。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所有大棚产蘑菇将达80万斤,2元一斤,销售收入将达160万元左右。
村委会主任沈浩和副村长关友江以及凤阳县的领导来到合作社前,等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到来。沈浩是从安徽省财政厅下来的干部。在土地包干到户以后的20多年里,因为各种原因,小岗村并没有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比起一些富裕的农村,小岗的发展显得有些缓慢,被形容为是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寄托着上级厚望和小岗村民期盼的沈浩,2004年2月走马上任小岗村村委第一书记。上任后,他以实干的作风,争取资金,带领村民做了很多实事:给村里修建公路;新建大包干纪念馆;解决村民用水和看电视困难,解决困难户住房困难问题;新建小岗村农贸市场;帮助学校解决困难,为村里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和奖励;改变村貌,设立村招待所、卫生院;为村民就医提供保障;组织村民讨论小岗的发展思路,带领村民外出取经,改变旧思想,树立新观念;大力招商引资,调整农业结构,为农副产品的销路献计献策……这位过年过节都很少回合肥那很舒适的家,而是一头钻进村里五保户、特困户家里的村官,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爱戴,不久前,小岗村又出现了一份98人签名按手印的“请愿书”,这是写给各级领导的小岗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联名信,请求留下沈浩。今年3月小岗村第七届村民选举大会,沈浩当选为新的一任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在沈浩带着村民制定的小岗村发展规划里,设计了“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12年,实现全村基础设施健全,文教设施配套,供水设施完善,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环卫设施齐全,路、水、电、有线电视和电话“五通”。力争实现小岗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使小岗成为工业强村、旅游大村、生态美村。
沈浩指着蘑菇大棚西面的一片土地说,那里马上将开始发展蔬菜大棚。
小岗村荣誉村民:报告文学作家温跃渊
严宏昌等18位村民30年前的壮举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当时中国“左”的路线还在,而围绕包干到户从上到下的各种争论还很激烈,安徽农民闯出的这条路子的命运还不甚明朗。但是,安徽省文艺家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新生事物的重要意义,他们积极前往皖东农村,用自己的创作为农民的创举鼓与呼。其中,一位报告文学作家和一位摄影家与小岗村结下了不解情缘,30年不间断,关注小岗村的每一步变迁,与村民结下深厚的友谊,小岗村已经成了他们的另一个家。
带领我们前往小岗的就是报告文学作家温跃渊。年近70的温跃渊,走进严宏昌家就好像是走进了自己的家。他的著作《小岗纪事》就堆放在严宏昌夫妇简陋的卧室里。
1981年2月,温跃渊接到江苏《钟山》杂志主编刘坪的约稿任务,曾在安徽滁县地区当过政委的刘坪对凤阳农村的“大包干”很有感情,当时江苏连着滁县地界的地方都插着牌子,上书:坚决抵制单干风!刘坪想通过刊发反映凤阳“大包干”真相的作品来推动一下江苏的改革。于是,温跃渊来到了凤阳,在当时的县委书记陈庭元的陪同下,跑遍了进行“大包干”的农村。2月18日,他第一次到小岗采访,小岗“大包干”前后的巨大变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3月初,温跃渊的报告文学《凤凰展翅》脱稿,这是最早、最长、最全面地介绍凤阳农村改革的第一部中篇报告文学。随后,温跃渊再次前往小岗,严宏昌他们讲述“大包干”到户的经历深深震撼了温跃渊,他决定单独写一写小岗村,这就是后来的《风雨小岗村》,详细描绘了小岗村在“大包干”前后的命运变迁。这篇报告文学与新华社记者张万舒同期写给《瞭望》杂志的《中国,有这样一个村庄》,是最早报道小岗村的文字,《风雨小岗村》还是最早描写小岗人冒死按下18个红手印故事的作品。此后,温跃渊以自己的拳拳之心,关注着小岗,小岗人的悲喜忧乐成了他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源头和题材,他成了写小岗、写凤阳农村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10年前,他的报告文学集《小岗纪事》出版,不仅记录了小岗村民改革开放之初的勇敢创造,也记录了小岗在后来20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曲折。
近10年来,温跃渊更是频频前往小岗,小岗村发展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他的心。他为小岗的每一种新面貌高兴,为小岗人探索的每一次失败而沮丧,为小岗村民之间的矛盾忧心,充当调解人。严宏昌有什么事,也常常找他参考谋划。
在前往小岗的路上,温跃渊把他的新著《小岗三十年》的书样拿给我们看,这里面收录着他对如今尚健在的12位“大包干”带头人家事变化的叙说,也有对整个小岗村新变化的展现和欣喜。温跃渊说,这本书出版后他想把首发式放在小岗,把书也全部捐给小岗,“这本书一来可以为小岗提供一份详细的资料,方便外来的游客了解小岗,二来出版社给该书定价35元一本,将印刷一万册,销售收入归小岗村所得,算是我们捐给小岗一笔资金,资助小岗发展”。
历史也没有忘记温跃渊,在小岗大包干纪念馆里有一块展牌,把他和张万舒誉为“反映大包干历史事实的第一人”。在我们与严宏昌父子交谈的时候,温跃渊悄悄前往村委会,在那里,沈浩把“小岗村荣誉村民”的证书授给了他。
小岗村的“宣传部长”:摄影家汪强
在严宏昌家吃过午饭,我们正与严宏昌和严余山聊着,一位40多岁的男人挎着相机包进来,非常熟络地问严氏父子:老温呢?他就是我们小岗之行要重点采访的另一位艺术家,30年来一直把自己的镜头对着小岗村、被誉为小岗村“宣传部长”的摄影家汪强。严宏昌家墙上的照片几乎都是他拍摄的。
1976年夏,18岁的汪强以摄影报道员身份,随滁县地区文工团的艺术家,到凤阳县小溪河区燃灯公社寻访民间老花鼓女,收集、挖掘、拍摄凤阳花鼓民间艺术,多次从小岗村的田野上走过,并目睹了1978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的景象。
1979年春夏,汪强以滁县地区电影公司宣传干部的身份来到小岗村所在的小溪河区梨园公社,帮助指导乡间电影放映队的电影宣传工作。他得知小岗生产队偷偷地把土地包干到户,生产丰收了,却引起争议。好奇心驱使汪强想去小岗看一看,通往小岗的路坑坑洼洼,草房破陋,家家户户正在忙着收粮。严俊昌、严宏昌等农民满面春风,喜上眉梢,心有余悸地打量着汪强。友善地接触交流后,汪强从荒瘠的土地上看出了希望,便用随身的两部海鸥照相机记录下这里农民丰收的真实情景,成为永恒的资料。
1980年5月,凤阳“大包干”的做法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时值《滁州报》筹备复刊,汪强又被抽调到报社当记者;此时对“大包干”是边干,边看;宣传报道只是初级阶段,并非大张旗鼓,仍是看着风向,走一走看一看。但汪强已经意识到这场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他开始产生一个念头:忠实记录当前农村发生的一切变化,是否发表见报放在次要位置。此后,汪强以记者身份不断地奔波在凤阳县东西两头,记录“大包干”到组、到户的进展变化。小岗是汪强常去的村庄,慢慢地从无意到有心,直至后来一发不可收。1981年之后,国内外记者不断蜂涌而至,大规模地向国内外传播报道“大包干”成功经验,匆匆采访一次就走了。而汪强认为自己作为当地记者,跟踪记录报道责无旁贷,他依托自己贴近生活的独特优势,长期坚守,不停地记录着小岗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以人文关注的视角记录着18户“大包干”带头人家中的喜怒哀乐,以及新生代的茁壮成长。在汪强的感觉里,小岗人奋进徘徊坎坷路,悲欢离合皆是歌。这些年汪强已记不清去过小岗多少次,拍摄的图片也无法数清。连续29年,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6000多幅反映皖东地区及凤阳农村改革的摄影作品,约有600多幅作品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及影赛上获奖。《大包干从他们手中诞生》系列组照及《凤阳巨变》44幅照片于1984年、1995年两次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并展览,入选《镜头写春秋共和国50年瞬间精华》大型新闻纪实史料画册并获奖。1990年汪强在北京办过“汪强说凤阳”摄影纪实展览,万里、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出席参观了影展。1998年底,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在合肥举办过“小岗大路”汪强摄影展。2008年春,长三角媒体联盟为汪强主办了“汪强与小岗30年”专题展示会。今年12月20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联举办的“汪强摄影纪实小岗30年”大型展览将在合肥开幕。
在向我们的介绍中,汪强句句透着对小岗的爱。作为小岗的“宣传部长”,汪强不仅记录着、宣传着小岗,也处处参与着小岗的变革,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把自己的奖金捐给小岗小学。
30年跟踪拍摄,其中不少珍贵镜头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汪强这样表述自己的30年小岗情缘:“光影当随时代,摄影记录历史变迁,影像展示社会人生,是新闻工作者、摄影人的历史责任。我有幸跟上时代步伐记录下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源头——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30年的变迁发展,能为这样一个既典型又普通的村庄作一部影像史记,以此来折射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缩影,留存永恒,虽历经艰辛,但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