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百家讲坛》收视率“高台跳水”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对这个一度是央视科教频道招牌栏目的争论。其实,无论《百家讲坛》收视率已从高居榜首跌落到10名开外的统计数字是否权威,这个栏目的吸引力已经出现大幅度滑坡却是不争的事实。寻找不到合适的新人走上讲台,重新“召回”的学术明星也风光不再,走进高校“海选”寻找新面孔却遭遇冷场……这一切都说明,这个栏目确实已经面临创办以来又一轮严峻的考验。
梳理一下报刊、网络上的评论,就会发现人们对《百家讲坛》的“病因”有两方面的认识:从内容上看,《百家讲坛》的话题局限性太明显,总是围绕着帝王将相、权臣宦官打转转,好像宫廷文化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全部。秦可卿的原型竟是落难公主,和珅玩弄权术聚敛财富,这些话题作为主讲者个人的研究兴趣之所在,无疑都是正常的。但当这些话题集中在《百家讲坛》这一栏目时,就可以看出,制作者的策划思路不无刻意用宫闱秘闻的展示来制造噱头吸引观众之嫌疑,而不是去精心打造栏目本身的文化含量,去提升能保证这一品牌持续发展的文化品位。这一思路虽然会在一定时间内引来众多猎奇的目光,但对一个定位于文化传播的电视栏目来说,却也带来先天的缺陷,注定不能把短期的轰动效应加以保持。因为一个电视栏目既然主打“历史牌”、“文化牌”,那么如果一味热衷于“揭秘”,只会让观众对这种低端的策划思路和雷同的节目主题产生审美疲劳,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尽管后来栏目引入了诸如“孟姜女千里寻夫”等民族民间故事,但终因学术厚度不足而效果大打折扣。从形式上看,《百家讲坛》栏目自诞生以来,始终是单一的栏目布景模式,而且由于内容的贫瘠,主讲人不得不以夸张的肢体表演、对历史夸张离奇的“最新发现”来代替。其实,已经有热心观众提出建议,如引入观众参与环节,改变单调沉闷的现场气氛;增加主持人,和主讲人形成对话;每期节目设多名主讲,使得主讲之间真正出现“百家争鸣”的态势,等等。
《百家讲坛》的命运也是当前诸多文化类栏目的缩影,一个没有文化追求的文化类栏目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其实,即使是观众、网友众多的苛责,从侧面来看,也反映了观众对历史的求知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反映了文化类的电视节目还有着可观的群众基础。由此,制作者应该看到,观众的需求也显然不是像自己设想的那样,只去关注那些低层次的话题,更多观众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有着高层次的文化主题和高质量的制作水准的节目。而这,也正是制作者所应该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