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年4月6日 星期日
金融危机已经从突如其来的新闻不可避免地演变成生活的背景,人们一边默默祈祷一边默默接受。当今世界,艺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绝缘性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稳固,金融危机像一只巨大的蝴蝶,扇动翅膀的瞬间,风暴早已在拍卖行里翻滚。华辰拍卖总经理甘学军说:“金融玩家们曾经以为艺术市场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呼风唤雨的地方,但是没有想到,金融资本的进入,就像一艘航空母舰突然驶入了小海港,把一切都冲毁了。”动辄数以百亿计的资本力量突然进入了曾经默默无闻的艺术市场,把这个一直经营梦想和信心的小圈子迅速推上了迷梦的顶端,人们在欢呼的同时早已忘记了危险的来临,固执地把梦幻认作现实,然后安身其上。随着数家金融机构的倒台,沉浸在艺术迷梦中的人们才发现,潮汐褪去之后荒芜的沙滩也许才是艺术市场的本色,虽然在一瞬间,这一切显得那么难以接受。
链条形成了,一切自然而生动。金融危机从华尔街传递到拍卖行,苏富比以60%多的成交率残酷地印证着人们信心的丧失。二级市场的数据对于只关心涨跌而不计较艺术价值的买家们有着天生而致命的影响,人们开始把眼光从一级市场——画廊撤离。798这个制造梦幻的地方,也开始制造某种情绪。有的小画廊选择离开,人们不由自主地把这一切与大背景嫁接,谣言开始了,有谣传某外资大型画廊濒临倒闭,另外的画廊开始辟谣,“这一切不客观”。他们开始通过接连不断的展览印证自身的实力。谣言自然会终止,但某些画廊资金链的断裂并不会自然弥合,在金融危机的冬天里,艺术市场的洗牌无需争论。既然能够欣然接纳曾经的市场迷梦,就应该能坦然面对洗牌的疼痛。
一直关注研究艺术市场的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力说:“今年的这个结果,我们反而觉得乐观了。毕竟人们回到理性了,甚至有点恐慌。前两年才是最危险的,没有理性。”几年的时间里,人们享受着艺术品暴涨带来的快感,同时也有人冷静地期待着理性的回归。但是,逐利的本性不会自我割断血脉,只有外部环境的棒喝才能使人们清醒。于是,在信心跌落谷底的时候,人们想到了“崩盘”这个更为恐怖的字眼。实际上,今年以来艺术市场的缩水只是一次理性回归,离“崩盘”和“夭折”相差甚远。在一个经营信心的市场里,人们容易高估市场潜在的实力,同时也易于低估市场本身的承受能力。市场没有直线,充满着落差的波浪线是每个投资者的心电图。
成熟的看待市场,应该在高峰时有所警惕,也应该在低谷时发掘正面价值。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艺术市场危机,可以让人们把目光从商业价值拉回到艺术价值本身。危机不但迫使艺术机构洗牌,也必将洗去艺术家中的沙石。一批曾经跻身前列的艺术家是否有着稳固的基础?现在是提出这个问题的好时候。艺术经纪人伍劲说:“我们看得很清楚,一次一次的洗牌,每次洗掉20%的价格,最后有的艺术家只能剩到现在价格的20%。现在活跃的这些艺术家,有90%一定会被洗掉,剩下的10%会变得和欧美一线艺术家一样昂贵。”他笑言,他可以私下说出那些被洗掉的艺术家的名字,但是不会在“公开场合踢他们一脚”。如果仔细分析几年来的市场数据,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些艺术家作品市场价格怪异的上升曲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些艺术家被剔除的同时一定可以稳固存活艺术家的价值。
一段时间之后,在大背景回暖的路途中,资本仍然会挑选新鲜的艺术血液,历史似乎已经注定,当今的艺术市场不再可能与金融资本保持良好的绝缘关系,彼此的青睐和暧昧来自于各自的本心,这是一条无法挣脱的绳索。既然如此,以艺术价值判定市场价值是一个看似古典但却永远有效的方式,也许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市场显得平稳而过于漫长,无法让人们产生过山车上冲的快感,但至少不会被蹦极式的跌落吓飞了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