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彰显爽朗性情——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作品选登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02     作者:     来源:

笔墨彰显爽朗性情

——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作品选登

    11月18日上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联合举办的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在首都图书馆隆重开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振民以及书画名家沈鹏、欧阳中石、李铎、张海、范曾、韩美林等为展览题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北京市委副秘书长李福祥,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吕浩才,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北京书协名誉主席宣祥鎏,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书协主席林岫,北京书协副主席田伯平、张书范、郁志桐、李有来、彭利铭、汪良,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等出席开幕式。120幅书画作品用笔墨线条语言述说着文学的故事,给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带来一股新风。近千名文艺界人士观看展览。本刊将有关领导对此展的题贺文章及部分黎晶作品一同刊出,以飨读者。——编者

《黎晶书画与文学》序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周铁农

    我们应该为中国的书法界庆幸,因为在这个步伐雄伟的行列中又出现了一位引人注目的时代新骄——他就是黎晶。

    在发现他的书法作品之前,我知道他诗词写得很好,很有诗人郭小川之魄,他的诗词集《荒原劲草》、《拥抱风浪》确似春风扑面,给人清新,给人力量,给人震撼。近几年来十几部小说的创作让他冲进了知名作家的行列,长篇小说《殉猎》、中篇小说《信访局长》等搬上银屏,走进了广播。2007年,中篇小说《男儿河》又获长江文艺·完美(中国)文学奖。当我沉浸在黎晶“心路”轨迹的航程里,他的百幅书法和绘画作品不由得让我重新审视,这场从北大荒回游到北京的梦。

    黎晶的书法和他的诗词一样激情燃烧,极具时代感!作品大气磅礴,气势逼人而让人驻足。作品风格别具,意境深邃而让人跳跃!他用他鲜活的个性、独有的人生感觉,反映社会,反映民声,反映事物运动的过程,产生共鸣的振动,实在让我欣慰!在一幅幅点线结合的变化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字,是图,是意,是理。是用线条的语言讲述文学的故事,并首创了书法艺术文学性理论。我感悟了他“无字书屋”斋室到“五脑人”名号的由来,我感悟了“书从读后纸无字,兰到精时香有声”的真正含义。

    我和黎晶相识已是十几年前,我作为黑龙江省副省长到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市视察工作,遇到了这位风华正茂、年轻得让人咋舌的市委书记。一席交谈,我深深地称赞黑龙江省委的慧眼,起用了这位百姓称之为“火山杨”的北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我们成了朋友。政声鹊起的他,文学艺术已崭露头角,我听过他作词的市歌“神奇的火山杨”,见过南泉公园内的书法石刻“弃石丢病”,那里已引起众人留影为念了。

    黎晶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毫不夸张地说,这本身就是一幅艺术积累的长卷,我们从他厚厚的简历铸就的深深痕迹里,确认了他自己的评述:“自然经历的区域性跨度大,工作经历的行业性跨度大,学习经历的门类跨度大。”是啊!丰富的人生,就是一部哲学史,一部情感史,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这就是为什么他能把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如此巧妙地融入政治、经济。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它们都应该属于大文化的范畴。我知道他每年都被邀请于大学、机关、部队讲上十几堂课。所到之处,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无论农村的基层干部,还是部队的干部战士,场场掌声雷动。我想,这才是他书法作品的真正内涵。这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

    黎晶的书法作品又是他典型性格的再现。字如其人,他气质纯正,性格刚毅,坦荡率真。因为他在黑龙江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在他的身上无处不流淌着兴安岭白桦林的浆液,无处不散发着三江平原诱人泥土的芳香。他太个性化了,文学和艺术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个性。只有用个性的方式去反映共性,才能称之为艺术。

    这是评价黎晶的最最重要之处。

    黎晶幼承家学,深受庭训。也可以说他出身名门望族,父亲黎世豪是北京已故的老书法家,大外祖父是指挥过“七七”事变、打响抗战第一枪的著名抗日将领冯治安上将,全军英模、炮兵少校苏宁烈士是黎晶的两姨弟兄,这些都为他的书法艺术注入了非凡的影响。

    我在他的身上和作品里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希望。没有民族特征的文化,就无法跻身于世界之林。我对黎晶寄以很高的希望,他具有这样的潜力。如果能顺势发展下去,我相信,在中国书法艺术之林中,定能成长为一株高大的乔木。

在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  赵长青

    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今天在首都图书馆隆重开幕,我代表中国书协向黎晶先生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向光临此次展览开幕式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敬意!

    黎晶先生作为中国书协理事,始终不渝地探索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之路,发掘书法艺术的深厚涵养,发现美、展现美,为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做着不懈地努力。作为北京市文联的一名领导,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又肩负着指导首都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促进文艺繁荣的社会职责,他在加强个人修养、增强艺术素质方面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通过欣赏他的书画作品,我们看出,黎晶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他用极富激情、极具个性的笔触书写了时代华章。这些作品代表着他丰厚的人生积淀,渗透着他对人生的美好追求。

    由于黎晶先生在文化艺术上的全面才能,致使他的书法作品有极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笔墨贯注自由思维,线条中流淌才情。黎晶先生试图将文学内涵和文人气质用书法的形式表达出来,据我所知,他的这种尝试在当代书坛还是不多见的。因此黎晶先生创作的作品有一份人生沧桑的厚重感,有一种摄人心魄的感召力。黎晶先生字如其人,气魄豪迈、坦荡率真。恰逢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盛世,我相信,黎晶先生必将乘此良机,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再创佳绩!

致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的贺信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抗抗

    首先,我真诚地祝贺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于这样一个果实累累的丰收季节,在首都图书馆隆重开幕。

    我和黎晶是北大荒的老知青战友。初识黎晶,他还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担任市委书记。我去那个地方采访,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和我见面。当我知道他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时,尤感亲切。记得当时我认真拜读了他的诗歌,他对生活充沛的激情,他身上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市里谱写歌曲,被广为传唱,他是三江平原留守的知青干部中,一位德才兼备的佼佼者。

    他回到北京工作后,曾有一段时间,被繁杂的政务所累,但我知道在黎晶的心里,一直都难舍文学和艺术的梦想。后来他调到北京市文联担任领导工作,真是令人惊喜和欣喜。我曾戏言说这是“名至实归”。黎晶主动“回归”文化界之后,他对文学的痴迷挚爱,有了安放的场所;他的艺术才华,有了施展的广阔空间。短短几年,黎晶文思喷发,如蛟龙入海,发表了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他的作品具有丰富扎实的生活根基,具有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在文学界颇得好评。

    现在,我们又将全面欣赏他的书画艺术作品。这同样是黎晶多年厚积薄发、勤奋努力的心血结晶。特别难得和可贵的是,作为一位成熟优秀的领导干部,黎晶在为文学艺术工作倾其心力之余,亲自体验艺术创作的艰难,在实践中感受艺术创作的规律。黎晶舞文弄墨不误“正业”,他的业余之业,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这次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开幕之际,我想起了黎晶曾经生活工作多年的五大连池。那是多年前火山爆发之后,形成的五个水系相连,而形状、水情、地质、风光各异,各具特色的火山堰塞湖。请允许我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把黎晶称作一个多才多艺的“五大连池”——他身兼数职:一为领导、二写小说、三作诗文、四舞水墨、五擅书法。齐了。五大连池的琼浆玉液,赐予他日月天地精华,创造出一个晶莹而坚实的黎晶。也许,黎晶应该感谢神奇的五大连池,为他的艺术灵感,输入了源源不绝的优质矿泉。

    天佑黎晶。祝他的艺术成就,如同黎明的朝霞一般绚丽多姿。

黎晶书法印象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  徐庆平

    欣闻中国作协和中国书协联合主办的黎晶书画与文学作品展即将举行,黎晶书法集即将付梓,在此我谨向黎晶同志表示最为诚挚的祝贺!

    认识黎晶缘于工作间的往来,他豪爽的性格、诗人的热情、出色的组织能力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艺术家的纽带与桥梁,作为北京市文联领导的黎晶,肩负推动首都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任。他面对繁重的公务,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面对艺术家则满怀热情,关心备至;对文艺爱好者给予积极鼓励,热心帮助。他曾多次应邀到我院为研究生举办讲座,与大家畅谈对书法与诗歌的感悟,深得大家的好评。

    在交往中,我惊奇地感到他在文化艺术上的全面才能,尤其令我感动的是他从幼时保持至今的对于艺术的挚爱。古语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文化艺术的乐之,其实正是审美习惯的体现,它既反映着素养,也体现着才能。我们看到,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黎晶,从塞外到京城,从知青到领导,跻身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工作领域的他,始终那样从容淡定、坦荡率真。所谓“书如其人”,黎晶正是用心灵的轨迹来传达对书法的体认,用满腔的真情来呼唤艺术的自由。他的书作脱尽矫揉造作,表现出凝重而飘逸、自然而生动的气质,在看似行云流水的挥洒中不乏含蓄蕴藉的风致。那线条间的律动,把书家豪迈的激情与凌云般的豪气淋漓尽致地诉诸笔端,让人感佩。我和黎晶同志曾经就书法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他对书法创作如何与文学的结合有他作为诗人的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书法应该考虑书写文字的文学内容,和它们对形式的要求,调动尽可能多的形式语言要素,加强个性化的情感表现。在这方面,他也做了自己的实践。他诸体皆能,师从古法而不泥,善于汲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在点线结构、布局章法、墨色行气中大胆探索,集夸张和变化等诸多现代艺术元素为一体,融画意于书法,新意迭出,展现自我,自然地彰显出个性的追求。

    与普通的书法家不同,黎晶还是优秀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2004年以来,他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的不断问世,成为文坛上一道风景。他活跃敏捷的文学才思、灵动飘逸的诗人气质和激情澎湃的创作心态成为滋养他书法艺术无尽追求的源泉和动力。文字本是书法和文学的共同母体,借助文字,黎晶试图把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完善地结合起来。他以书法为载体,在笔情墨趣之中表现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诉说着文学的故事,实践着写字向写意再到写理的诗意升华。因此在笔墨技法之外,我们更能看到黎晶书法的书卷气,它的内涵和人文感召力。

    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黎晶正处在艺术创作的盛期,相信以他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创作热情,一定会有更多佳作问世,收获更多硕果。

感谢词

黎晶

    各位领导、嘉宾、同道、亲爱的朋友们:

    万分地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多年来关注、支持、帮助、爱护我的朋友们!有了这些,就有了我精神世界的追求,才有了今天我的展览向社会的汇报。 

    人生坐标是可移动的,不同人生线段应该有不同的辉煌点。十分庆幸,当我的年龄快要步入甲子,人生追求和爱好又回归了少年的起点。但是,人生哲理是不可改变的,那就是勤奋、拼博、积极向上的精神。我感悟到了文学和艺术让生命长青,让有限的生命线段,无限的成长。

    我爱好文学,近五年来,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十二部中篇,四部短篇小说的创作,完成了两部诗歌集和一个歌曲专辑。我用一百多万字倾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我爱好书法艺术,我把她同多年的从政、从商、从文经历融通之后,总结感悟出书法艺术是文学的表现方式,是用线条的语言向人们讲述文学的故事,那么从书法艺术层面讲,也可以讲述为书法艺术中的文学性。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书法理论探讨,即书法艺术的三段论:写字、写意、写理的书学学说。同时,在中国书法艺术和民族文化关系上,提出了“大树说”和“森林说”,俯视与仰视的关系。我把这些探讨都融进了今天的作品中,和大家交流,供大家批评。

    我从不敢讲自己是画家,只是书法创作和文学创作之余,小试两笔,从中找一找书画同源的味道。互为作用罢了,拿出来见笑。

    十二个艺术门类的母体是文学。音乐用旋律,舞蹈用肢体,美术用画面,电影电视用声像。而书法表现文学只能用线条、墨色、章法,她向公众体释放的是一种文学的信息,释放与接受是一种对称。有人说我是怪才,小说、散文、诗歌、歌词、书法、绘画、演唱、朗诵以及政论和经济文学。我认为这些都可归于文化的大范畴,互为作用。当然,最难表现文学的当属书法。

    感谢中国书法家协会我的家,感谢中国作家协会我的家,我愿在两家中各牵出一条红线,把他们系在一起,把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作为己任,用一粟而入沧海。

    最后,感谢朋友们,感谢媒体的朋友们,感谢首都图书馆的帮助,谢谢!

关于黎晶作品展能治感冒及其他

著名作家  陈祖芬

    2008年11月18日,最低温度零下3度,最高温度5度。平时我喜欢里边穿短袖T恤然后加长袖加外衣。这样在暖气足的地方可以只穿短袖。但今天我感冒,不敢再穿短袖T恤,而且裹上大围巾,来到首都图书馆。

    走到一层展厅,一眼望去,是蒸腾的人。人摞着人,声叠着声。就好像刚刚揭开的满满一笼馒头,蒸腾着热气。正巧看见溜边站着的一位地球人都知道的演员,就记得他那生动的广告:牙齿倍儿棒,吃嘛嘛儿香。

    于是更觉得这个空间里又是“倍儿棒”,又是“嘛儿香”地热气腾腾。

    我很快取下围巾脱了大衣,还是热。有人喊住我:“小叮当!”这是我在北京文工团时的外号。文工团的人过多少年还是叫我小叮当,只是我不知多少年都没有遇到文工团的人了。一声“小叮当”叫我立刻产生一种时空交错感。我的感觉里,21世纪的今天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错起来,“蒙太奇”起来,几个闪回中,看到的却不是我自己,而是一个叫黎晶的高个子。

    走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大体穿过相似的衣服,用过相似的语言,有过相似的经历。我那时常常在北京农村。北京知青黎晶,去了黑龙江农村。现在是农村城市化,那时是城市农村化。现在农村人进城做工,那时城里人下乡务农。即使谢冰心,即使钱钟书,哪个不都得“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是曾经唱得很响的一支歌。歌词里的“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显然不包括城市。所以,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知识青年,一律到农村去。

    黎晶在黑龙江,当农工、当木匠、当司机、当警察,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过,真正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安分守己”的。我以前有篇文章,题目叫《世界属于不安分守己的人》。好像是写我国台湾的流行歌曲组合小虎队的。小虎队不安分那是顺理成章,知青黎晶在黑土地上“不安分”,实在是内在蕴积的热情和才情,不能不喷发。他在农场办起了他的个人连环画展,在农场汇演上朗诵他的《汽车工人之歌》。直到后来他的歌曲由戴玉强、刘斌、佟铁鑫、于文华演唱,直到后来,2008年底他的诗词、歌曲朗诵会即将演出。

    直到后来,2008年11月18日,我在首图一层的黎晶书画文学作品展上,不知该朝哪边去。我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作品,更没有想到来了这么多的人。我要是眼睛看着哪幅书法直直往前走,就可能撞上个人;我要是留心地在左右两人的中间插过去,又可能是被前边的人挡住了。今晨电视里在告诫市民降温,偏偏还有这么多人在9:30开幕前就早早地到了。或许北京今天降温是因为高温都集中到这儿了?

    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没穿短袖T恤?我已经热得快“汗滴禾下土”了。对了,感冒好像好了?没想到黎晶作品展能治感冒。

    再看这大厅里的人,可能都像洗了桑拿般地精神。李金斗精精神神地好像这就要为黎晶说段相声。刘兰芳清清灵灵地好像就要话说黎晶。还有那笑逐颜开的黎晶作品展开幕式的主持人笑林。

    这个作品展的主办方是中国书协和中国作协。但是来宾的色彩缤缤纷纷,有网络电视的,拍卖集团的,有脑后扎一大把马尾的时尚男子,有脚蹬高靴身披大氅的摩登达人,有好像从黎晶的歌曲中走来的青年。

    对,青年!很令我吃惊的是,老有那么多年轻人缠着他,要和他合影,要向他提问,要拍摄他,要采访他。倒好像黎晶是他们的哥们。也是,黎晶的心或许比年轻人更年轻呢。

    展厅有一幅画,无题,编号069。画上是两条鱼,那大眼睛那么自信而欣喜,而笑着。那鱼鳍,竟是飞扬的,如一排起飞的翅膀,又如一排扬起的风帆。鱼一边奋力起飞,一边眼睛里满是笑意,嘴笑得那么大!

    笑,并起飞着。这是很难达到的境界。然而这两条鱼做到了。

    然而黎晶做到了。

    我实在太喜欢这幅画!人生最快意的,莫过于此了。还有一幅画,编号038,就一只鹅。鹅的大眼睛里,好像看到了很多东西,有很多思想,这么明净的眼睛和这么丰富的思想,这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呢?这思的鹅和那笑的鱼,叫我不忍离去!

    我想,或许,这是黎晶的自画像?

    我和黎晶虽然认识的时间不算太短,但见面的次数很少,并不了解的。只是这鹅那鱼,叫我初识黎晶。

    黎晶的作品“大爱无疆”、“大雪无痕”、“大道无门”,等等等等,看他那毛笔的运动,似乎感觉到一种抑扬顿挫,好像是在朗诵,在吟唱,在歌咏。黎晶好像只有四处出击,才能喷发他内心的激情。他来北京文联5年,在坐班之余写了《殉猎》、《男儿河》等百万来字的小说,我弄不清他得过多少奖,我只看到他右手指上连写一百万字写出的一个鼓鼓的茧。这个茧,像一个印章,真正黎晶的印章。因为现在不用电脑写作的人,想必年龄不小,年龄不小的人,不大可能这么像飙车那样高速写作。

    黎晶能。有茧作证。

    黎晶的身边,总是滚雪球似的围着很多人。不过,越过一层层的人墙看过去,总能看到他。他那一米八几的个头,还是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他那格子衬衫外,是一件条绒的休闲西服,在美国就管这种西服叫SPORT,运动。他一直是动态的。以前在黑龙江被挑选去打篮球,后来当了五大连池的市委书记,后来回京到延庆到门头沟,后来到市文联,于是他的诗、歌、书、画、小说这“五大连池”便像当年的五座火山一样喷发了。

    感谢我们这个年代吧!

    走出首都图书馆,打的上了东三环。前方本是我最熟悉的景观:艾维克大厦、赢嘉中心、招商局大厦、中央电视台、国贸中心、嘉里中心、财富中心、京广中心。今天看去,这一幢幢楼全是一米八几的高个子。如果说一米八几是人群里的高个子,那么楼群里的高个子也可称作一米八几。这些一米八几的中心、大厦,是和一米八几的黎晶先后拔地而起的,都是改革开放年代生长起来的大高个子,一个个出人头地叫人不能小视,长得全都像祖国母亲,像2008年的中国。

    回到家不由写下这些文字,是我自己也没想到的。或许,因为黎晶作品展治好了我的感冒?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