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过度炫技不可取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21     作者:尹帆淼     来源:中国艺术报

    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为中国喝彩”钢琴音乐会上,4位小钢琴家以高超的演奏表现技炫四座,引人瞩目。在充分肯定其演奏技巧的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由于年龄和人生阅历等原因,他们的音乐感觉还有欠缺,没有发掘出音乐自身应有的意蕴,从而“凸现稚嫩”,感人不足。这让人不由想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歌《我和你》。它丝毫没有炫耀复杂的形式和技巧,而是运用极其传统而简洁的五声音阶,在沉静安详中娓娓道来,天籁般展现出中国的民族特色,也传达出了北京的热情、中国的友好、世界的和谐。在笔者看来,感人的永远是音乐,而不是技巧,在音乐的演奏、创作中,过度炫技不可取。

    其实,对音乐爱好者来说,“炫技”这个词并不让人陌生。有的音乐专辑以炫技为特色,也有的演奏家以炫技为追求。不可否认,这其中可能有商业的或调动演出气氛、渲染效果的考虑,但倘若把“炫技”放到音乐存在和艺术审美的场域中,其运用的程度的确值得商榷。

    对演奏者特别是初学者来说,拥有一手高超的技艺,确实令人称羡。这使得片面追求技巧成了当下不少琴童学习乐器的目标,也助长了音乐学习中急于求成的现象。殊不知,音乐表演不仅是技巧水平的体现,更是身心高度统一、各种素质高度综合的艺术行为。音乐应该是情感的产物。一首乐曲创作及表现的好坏,绝不仅仅是以技术的难易来衡量的。只有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用心去体会和传达音乐深层的意境、内涵,才能够打动听众。单纯、盲目地追求技术,只会使听众一时新奇,难以有持续的审美感动。从这个角度讲,技艺兼容、声情并茂,永远是音乐演奏、创作不应放弃的原则。

    警惕过度炫技,并不意味着技巧不重要。对技巧的认识,应该把它定位为音乐表现的手段而非目的。古今中外许多音乐家不仅在演奏上处处显示出精湛的技艺和上乘的功力,同时更让我们感受到超脱于技巧的真诚,让人深受感染。说到底,这是因为他们既掌握了丰富而独到的表现技法,又把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个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情感情绪和手法技巧相融相汇,相得益彰。

    在音乐的创作中,为创作而创作、为技巧而技巧的情况并不鲜见。借鉴和运用一些具有表现力的形式或技巧,使作品及其表现具有更多彩的魅力元素,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创作中过度追求技巧,盲目追求繁复的乐段形式、和声语言,增加演奏技巧,则有可能丧失感染人、震撼人的情感根基和文化内涵,进而失去原创力所赖以生发的土壤。其实,我们丝毫不必也不该唯技是求,被复杂的乐句关系或演奏手法所迷惑。一首乐曲的成功不在于过度的炫技,而在于一定的内容、意境及对其适当的表现,在于生命感发之浅深厚薄的质量及其恰当完美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讲,过度炫技不可取。

(编辑:李钊)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