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19125年4月7日 星期一

 
用雕塑记录“七君子”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21    作者:段泽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36年11月23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7位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因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被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罪名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这些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爱国人士,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线。2004年,上海福寿园为“七君子”制作了大型青铜雕像;2007年,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确定的百余个重大选题中也将其列入,并且同样是用雕塑的形式来表现。然而,对于并没有亲历“七君子事件”的创作者而言,会怎样反映和表现这一历史事件呢?

    “我是在确定方案后才知道上海七君子雕塑的,所以,我们在创作时并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孙家钵如此表示,他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雕塑《七君子事件》的创作者之一。按孙家钵的话说,历史题材的创作难就难在没有现实的生活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历史资料的搜集至关重要。

    但是,关于“七君子事件”的记录并不丰富,可以找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限,难题摆在了创作者面前。“我们想到了尝试抛弃情节性和还原历史情境这个想法。”另一位参与《七君子事件》雕塑创作的中央美院雕塑系教师王伟说。“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这个事件本身具有偶然性,如果按情节性方式表现出来反而不真实,不如只专注每个形象本身。”从完成的创作小稿看,每一个人物都是分开创作的,创作者关注的是形象而非事件,《七君子事件》就转化为表现一个历史事件中7个人物的雕塑作品。

    “推敲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是件有趣的事,这也是吸引我加入这个团队的原因。”该雕塑的又一创作者、中央美院雕塑系教师牟柏岩说。人物形象来自历史,但对于他们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角度,这也是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意义所在:不仅是记录和表现一个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立足当下反思和审视历史。曾创作过老舍、曹禺等多个著名历史人物雕塑形象的孙家钵认为,对历史人物需要从其生平、作品、传记等多个侧面全面了解,才能创作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孙家钵擅长木雕,王伟喜欢用金属创作,而牟柏岩喜好玻璃钢彩绘,3种完全不同的创作风格雕刻出来的人物如何能形成一个整体?“酒是一样的,只是装的杯子不同而已。”王伟如此形容3人创作的同与异。其实,这个3人组确切来说是一个师徒组合:孙家钵是王伟和牟柏岩的老师,大到人物的表情、动作,小到衣着服饰的纹样,不仅需要以当时的历史资料为参考,更需要资历和经验更丰富的孙家钵悉心指导和帮助。“我们离那个时代很远,没有什么记忆,很多问题都要请教孙先生。”牟柏岩说。

    不过,当3人围绕创作进行讨论时,并没有什么长幼高低和资历的约束,反而由于是师生,配合起来相当默契。孙家钵主要从整体艺术方向上把握,王伟和牟柏岩负责具体的人物形象塑造。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室,他们总是约好时间来到学生教室商量下一步创作,期间相互的认同声不绝于耳。经过师生3人的通力合作,目前《七君子事件》已进入作品放大阶段,对于这件历史人物群雕的社会反响与艺术价值,他们有着很好的期待。

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娑擃厼娴楅懝鐑樻钩閹躲儳銇�
娑擃厼娴楅懝鐑樻钩閹躲儳銇為崷鏉挎絻閿涙艾瀵虫禍顒€绔剁憲鍨厔閸栧搫澧犲ù宄板础濞岋拷11閸欐灚鈧偓闁喚绱敍锟�100009閵嗏偓閻絻鐦介敍锟�010-64025528
娣囷紕顔堥敍锟�cflac@126.com閵嗏偓閵嗏偓娴滅悂CP婢讹拷05067365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