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19125年4月6日 星期日

 
建构美术馆的亚洲平台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21    作者: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这个不断全球化的世界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亚洲正在强大。对美国来说,亚洲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全球经济动荡、以美术馆机构为代表的整个文化艺术领域面临新的策略挑战时,美国亚洲美术馆馆长许杰近日在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主办的美术馆发展策略国际研讨会上所说的这番话,使来自全球各大国立美术馆、大学美术馆和博物馆学专家产生共鸣。与会者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亚洲成为国际经济中的要角,文化领域呈现出特殊的亚洲现象;而亚洲各国自那时大规模建设的美术馆,应在立足本土文化定位的前提下,共同打造亚洲平台,以利进一步发展;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的美术馆系统,也在尝试与亚洲力量联手,为全球范围内“流动的亚洲策略”布局谋篇。

    多样展事回应亚洲现象

    谈及“亚洲概念”,台湾“国立美术馆”馆长薛保瑕认为,它是一个糅合了地理概念、历史经验和文化情境的集合名词,其内部的分殊性远大于同构性,因此文化的沟通需要更多开放性的对话机制和交流平台。承担着此种平台作用的美术馆,在自身定位中需要以自身文化、历史情境所衍生的经验作为设定主体坐标的主要参考值。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说,亚洲各美术馆的展事、收藏、演绎活动如能从本土文化肌体出发,提出问题,回应对亚洲现象的文化思考,则能为本土城市文化注入新的流动血液,血液与肌体的融合互生,则能生长出新的文化。

    基于此,在亚太艺术圈以亚洲为思考点的展演、市场、研讨、艺术史研究方兴未艾的同时,不少亚洲美术馆于近年开始立足全球化的文化条件进行项目拓展,以期获得本土公众的文化认同。台湾“国立美术馆”策划的展览“家——2008台湾美术展”,通过对“家”这个儒家文化人际架构的基本概念进行伦理传统与主体意识的再思。薛保瑕说,当今亚洲各国面临着固有价值传统在资本全球化浪潮下逐渐崩解并趋于单一价值的趋向,展览则在通过作品对这一趋向进行探讨,以反省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的人文意义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因而得到观众的强烈反响。据东京国立新美术馆馆长林田英树观察,日本观众对永久收藏的展示缺乏兴趣,于是新美术馆自2007年1月开放以来,将展示重点放在关于亚洲各国艺术的特展上,一年时间内吸引了310万观众。对旨在成为东京生活地标的新美术馆而言,美术馆的良性发展是一个健康城市环境的重要元素。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在他介绍的2008年上海双年展期间,美术馆所进行的马克杯彩绘、寄托心灵卡片的时空邮局等艺术项目,正是呼应了上海公众的文化诉求,因而获得了展事的公益性、全民性和全面性。

    同样因展事、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呼应了亚洲现象的还有近年来以“亚洲”为核心衍生出的如“快城快客”、“夜城·幻城”、“与后殖民说再见”等双年展、三年展。无论是展览设计、项目运作,还是主题铺设,各大美术馆机构都在当今艺术生产、艺术市场、文化传播三者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新艺术生态结构中,通过强调具有创造性和协作性的美术馆展览,提升美术馆的吸引力,加速亚洲现象的流动性。

    构筑共同的亚洲平台

    《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弗里德曼曾说:互联网等新信息科技和经济模式一体化,产生了全球化的新的趋平化时代。在此趋平平台上,虽然有将世界多元文化同质化的可能性,但它也有更大的潜能,促使文化的多元性。他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地方的全球化”。王璜生认为,“地方的全球化”是在一个能够被共享的价值框架中的多元文化的共构关系,其关键词是共享和同构;而对美术馆而言,面对变化和流动的亚洲现象,需要我们将关注焦点转向美学价值的主体核心,以确立自身方位,并透过积极认识自我的特殊情境与相互尊重的对话来建立彼此理解与分享的联结网络,从而打破原有世界美术馆体系的格局,以亚洲策略为突破口,发出亚洲美术馆自己的声音。

    与会专家表示,这种联结网络或曰平台的构筑,基于的是各国美术馆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王璜生说,每个文化主体构成了不同的文化存在场,只有通过文化场的沟通、共构,才能形成共有的文化平台。林田英树说,美术馆是提高人们艺术意识的重要机构,但新美术馆只有不到2%的观众是处于艺术意识培养重要时期的小学生、中学生,如何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乐趣,是新美术馆在不断举办特展、开拓国际合作领域时思考的问题。

    针对林田英树等馆长的疑问,英国国家画廊副馆长大卫·杰弗的回答是:关注当代艺术——“保持当代艺术和早期艺术收藏之间的共同对话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如此才能保证收藏活动的鲜活性。”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执行馆长丽贝卡·伊丽莎白·桑德说,自1880年以来,普大美术馆就开始关注亚洲特别是日本艺术,最近30年,中国画和书法受到广泛瞩目,而现在,普大正在积极着手收藏中国当代的摄影、绘画、版画作品。“美术馆应当注重使当代艺术融入美术馆活动,让观众通过展览,对自己心目中那些不太熟悉的艺术家的印象产生变化;展览不是贬低了他们对艺术史的贡献,而是为了将我们对这些贡献的理解更丰富和复杂化。如果说以前的美术馆记录的是过去如何影响现在,那么未来的美术馆要在共同的文化平台上更关注记录、思考当下是如何影响未来的。”——用展览活动回应日趋明显的亚洲现象,同时在共同构筑的亚洲平台上广泛加强合作与交流,亚洲概念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美术馆的亚洲策略,从而如王璜生所言:历史点点滴滴地蔓延和生长,亚洲文化因此能够由众多的不同质的、有文化理想和品质的、有全球化视野的美术馆所产生的行为共构。

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娑擃厼娴楅弬鍥ь劅閼圭儤婀抽悾宀冧粓閸氬牅绱�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娑擃厼娴楅懝鐑樻钩閹躲儳銇�
娑擃厼娴楅懝鐑樻钩閹躲儳銇為崷鏉挎絻閿涙艾瀵虫禍顒€绔剁憲鍨厔閸栧搫澧犲ù宄板础濞岋拷11閸欐灚鈧偓闁喚绱敍锟�100009閵嗏偓閻絻鐦介敍锟�010-64025528
娣囷紕顔堥敍锟�cflac@126.com閵嗏偓閵嗏偓娴滅悂CP婢讹拷05067365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