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1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要 闻地 方维权行动文艺评论九州副刊书 缘艺术星河特别关注百家论艺艺海春秋世情写真
重大报道专 题钟鼓楼艺苑走笔名家访谈记者专栏报社动态刊登广告订阅报纸联系方式|报社简介|
画廊开分馆找寻发展新空间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07    作者:德加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金融危机席卷欧美各国的当下,不少国际知名画廊选择开拓新的空间与领域,拓展艺术家的市场、结识还处在经济平稳发展状态之中的中国收藏家——Pace Wildenstein画廊日前在北京798艺术区开辟的超大展馆已经引发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James Cohan画廊在上海找到了新的空间,高古轩画廊在纽约、洛杉矶、伦敦、罗马开设分馆之后,又把目光投向香港。西方主要画廊纷纷选择在此时进入中国进行授权经营,这种趋势似乎表明,画廊界进入了国际主义的新阶段。

    和海外机构如Pace Wildenstein、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阿拉里奥画廊等纷纷到国内开设分馆一样,已经在国内立足并有一定口碑的画廊,在所属的艺术区之外再开新馆已成热潮——从两年前至今,有近10家境内外画廊在原有展馆的基础上再次拓展空间。有评论者认为,这种现象就像上世纪90年代一些年轻艺术家在北京周边地区迁移、聚集来寻找创作空间的“圈地行为”。由于空间的需要和资本运作的要求,属于画廊业的“新圈地运动”已经蔚然成风。

    “事业发展好,就再加一个点。”北京韩之演当代空间负责人韩之演如此评价这一现象。但如果仅仅这么简单,今年4月,上海香格纳画廊就不会选择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开设新的空间了。香格纳画廊的张文嘉说,除了上海,北京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画廊签约的很多艺术家都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因此开设北京分馆,是为了更方便掌握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同时促进京、沪两地的艺术交流。而一年前在上海开辟新馆的北京现在画廊,其目的与香格纳不谋而和:拓展市场空间,扩大画廊及其代理艺术家的影响力。

    与跨城市进行“圈地运动”的画廊相比,在北京进行场馆拓展似乎更为热闹。作为国内最早发展起来的画廊之一,从1991年起,红门画廊就把“据点”设在了东便门的角楼上,至今未曾改变。2005年,红门画廊在798艺术区建立了分馆,用举办国内外艺术家联展、个展的形式推动艺术交流工作。而对于2002年在北京郊区北皋启用的空间,画廊负责人布朗·华莱士表示,那里有较为安静纯粹的艺术氛围,适于开展国际艺术家驻京交流计划。

    相对于“市区-798-北郊”“一路北上”的红门模式,更多身处“艺术大观园”——798艺术区的画廊更愿意在“艺术后花园”酒厂、草场地等地方拓展新天地。在很大程度上,798的画廊在延续纽约SOHO区的发展模式:一旦艺术区规模扩大,园区面临饱和危机,艺术家和部分画廊就会选择离开园区另寻出路。虽然业内并不认为占地超过22万平方米的798艺术区现存这种危机,但一些嫌“地方狭小”的画廊已经开始寻找开拓的方向:2005年在798艺术区开了新馆的台北帝门艺术中心(现名“陈绫蕙当代空间”),于近日在临近机场的北皋租下独栋建筑。“大不是目的。”陈绫蕙表示,促使她寻找新“据点”的初衷有两个:一是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华文当代艺术文献库;二是开展国际艺术家驻京计划。“想做不同的事”,是这些着手进行“疆土拓展”的画廊主们共有的想法。比如北京环碧堂画廊董事长李国胜就打算与艺术基金会合作,于明年5月完成在北京通州建立美术馆的计划。李国胜认为,北京的艺术气氛很浓厚,不同类型的画廊可以做得专业、学术,也可以做得很有商业号召力,关键要看画廊主是要延续本馆的特色,还是在特定方向上另辟新路。

    从现在已经开设新馆的画廊来看,选择后者的占到半数以上。韩之演当代空间这个在北京起步的韩资画廊,更是准备在韩国开设新馆。中央美院客座教授陆洁民将这种趋向看作当代艺术的创作、市场与空间关系的一个例证。他说,不同类型艺术创作的存在依赖于新的、不同于以往地域、环境的特定空间,这样才能令原有的艺术发展轨迹与版图发生变化。新意涌现出来,面貌各有不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才被谈起。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些画廊开发新展馆的步伐,呼应了北京、上海等地出现的艺术群落现象,但同时也在北京798、上海M50等“艺术群岛”商业气息愈积愈厚的当下,找到其它的、还未发展成熟的场所,让本馆和新馆在国际与乡土、艺术与商业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并不是如房地产式简单囤积居奇的“圈地运动”,正如韩之演所说:“新馆不是连锁式的肯德基、麦当劳,而是希望业内人士和艺术爱好者从中看到新鲜的东西”,也如陈绫蕙所说,我们没有“圈”起来,而是在寻找新的变化,期待形成新的景观。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艺术报社
中国艺术报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