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1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3:58:09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要 闻地 方维权行动文艺评论九州副刊书 缘艺术星河特别关注百家论艺艺海春秋世情写真
重大报道专 题钟鼓楼艺苑走笔名家访谈记者专栏报社动态刊登广告订阅报纸联系方式|报社简介|
《西哈诺》:法国故事的日式诠释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1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生都活在戏剧里。”这是“日本国宝级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对其72年人生历程的自我定位,同时也可看作是话剧《西哈诺》中男主角悲情人生的形象概括。在日前刚刚开幕的第31届世界戏剧节上,铃木忠志携话剧名作《西哈诺》献演宁城前线大剧院,这不仅是本届戏剧节37场演出中最先登场的剧目,也是该剧在中国的首度亮相。在两天的演出里,日本话剧悲情唯美的艺术魅力和铃木忠志对多民族艺术高超而具创新性的拼接手法令观众大开眼界。

    《西哈诺》改编自著名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埃德蒙·罗斯坦的同名诗体戏剧。勇敢善战又文采超群的剑客兼诗人西哈诺深爱着表妹罗珊娜,却始终不敢表白,反而帮助战友克里斯蒂安写情书争取到了罗珊娜的爱情。但战争夺去了克里斯蒂安的生命,罗珊娜住进了修道院。西哈诺受伤,临终前忍痛为罗珊娜深情朗诵他代克里斯蒂安所写的最后一封信,罗珊娜才恍悟真正深爱自己的情书作者是西哈诺。然而,面对罗珊娜的质问,西哈诺却否认了自己的感情,最终怀抱秘密死去。在铃木的处理下,将爱情与才华借克里斯蒂安之身“还魂”的西哈诺,就像是这出爱情悲剧的导演,他的爱只活在他所执导的“戏剧”里,为了保持“戏剧”的完整,他宁可在临死前放弃获得爱情的可能也不肯让“戏”中之爱走入现实。结尾部分,在漫天飘洒的樱花雨中,西哈诺的灵魂驻足凝望罗珊娜的窗口,就像导演驻足凝望落幕的舞台一样落寞而满足,以哀艳、清寂为特点的日式美学在这一刻得到最完美的诠释。法国的故事、意大利的音乐、日本的背景和表演——《西哈诺》可谓融多重文化元素为一体,铃木忠志以高超的拼接手法将这些元素完美统一于幽玄洗练的日式戏剧风格之下,将爱情与欲望、语言与身体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深刻的人生思考。在此,必须提到的是铃木忠志独创的“铃木演员训练法”,它融合能剧、歌舞伎等日本传统戏剧的肢体语言特点,将表演技巧和情感重心回归下半身,以腰部发力,使身体保持内缩的紧绷的状态,突出双脚和地面接触时的感觉。同时,在演员的发声方式上,都要求保持声音浑厚、穿透力十足,使观众感受到能量的爆发。

    据悉,该剧在日本上演后一直备受好评,中国戏剧界曾多次力邀到国内演出,直到本届世界戏剧节终于成行。对于《西哈诺》与中国观众的初次见面,铃木忠志非常重视,他表示,希望能够把该剧最好的状态呈现给中国的观众。直到正式演出前一晚,他还在近乎苛刻地调整灯光和演员状态。而这种严谨正是铃木忠志对待戏剧的一贯态度。“我的一生都活在戏剧里,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所以更要拼命。”铃木忠志说。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艺术报社
中国艺术报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